琴遁集 古琴右手合声法议 锁
佚名 网络锁
《乌丝栏指法》论“长鏁”,谓:“……相接作之,似书人作屈律,皆用大指承食指,食指鏁之”。“屈律”者,弯曲不直,又有“圈”意,宋人又称“屈挛”,元杂剧中多见之。“鏁”右边旁“巢”字上三曲笔即是。皮日休为黄巢作谶诗“果头三屈律”,即影射“巢”字。故“鏁”即大食相承而屈伸,于弦上弧行往来三声为一组,取“巢”字头上三笔为记。故其本字当为“鏁”。
又作“锁”或“琐”。“琐”玉声也,“锁”金声也。可状其铿锵细碎。
“锁”古法只用食指。“陈拙指法”谓:“……若不侧腕,则琐不行,绊住指法……”。盖侧腕则入弦浅,取其易于往来而疾速。后世加入中指相助,易于连作,便无须侧腕。
运指时,自腕至稍,宜节节宛转,如鞭索舒卷,则声不干燥。初学可用“抹、勾、剔”迭作之,取声使力较为简易平均。如“抹、勾、剔、抹、挑”亦常用,盖“抹挑”为单指入出弦最疾捷之法,又以“挑”之甲声为终,则以急促清亮胜,此“挑”用臂推过亦好。急作时抹勾相逐而下,剔抹上下并作,则连贯。又须看前后指法,安排出入,接远弦则用出为末声,接近弦则用入为末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