牛腿琴历史与特色简介 民族乐器牛腿琴图片及演奏方法介绍(2)
佚名 网络地位
在侗族人民的文化生活中,牛腿琴占有重要地位,是牛腿琴歌、侗族大歌和叙事歌离不开的伴奏乐器,应用十分广泛。牛腿琴歌侗族称作嘎郭各、嘎给以、嘎腊(拉嗓子歌)或嘎昂(室内歌)等,曲调较短,结构简单,速度悠缓,是侗族未婚男女青年“行歌坐妹”、倾吐爱情的一种主要方式。叙事歌侗语称嘎窘,多为民间歌手自拉自唱,伴奏随歌进行,不时夹有间奏,曲调优美,节奏平稳,有如小河淌水潺流不息、娓娓动听,真可谓歌者入神,听者有兴。较著名的牛腿琴民间艺人有:贵州黎平的石国兴、广西三江的罗胜金等。
每当夜幕降临侗族的美丽家乡,在月明风清之时,就会从村寨传出缕缕轻盈悦耳的牛腿琴声,这是哪位罗汉(未婚小伙子)在向姑娘倾吐爱情?听,姑娘那抒情的牛腿琴情歌也伴着乐声飞向远方。在侗族,未婚青年专门用于求爱的乐器,要算是那种小巧玲珑的牛腿琴了,在榕江乐里一带,几乎每个罗汉都有一支。当青年男女初恋时,小伙子要在半夜登着独木楼梯,爬到意中人住的阁楼窗外,拉起小牛腿琴向姑娘求爱,这琴声既不能惊醒父母,又要唤醒恋人。在这种特定的场合下,小牛腿琴的演奏,缔结了许多美满姻缘。
改革
改革牛腿琴,侗族弓拉弦鸣乐器。流行于贵州省榕江、从江、黎平和广西壮族自治区三江、融水等地。
20世纪50年代以来,侗族民间艺人和音乐工作者,在继承牛腿琴传统特色的基础上,针对音量小、音质差等缺陷,进行了不断的改革。首先扩大共鸣箱,面板由平面改为拱形,面板上的音孔也相应扩大;将活动音柱改为圆形木制固定音柱,支于面、背板之间,并择以最佳位置;增设了指板,便于换把按弦;先后采用丝弦和钢丝弦,提高了音质;改用长马尾弓演奏等。扩大了音量和音域,使琴声清脆铿锵,音色明亮动听。有的还在牛腿琴的尾部置以弯形金属架,演奏时可挟于奏者腋下,使琴身得以固定,既减轻了左手负担,又丰富和发展了演奏技巧。
贵州省榕江县文化馆廖群全制作的改革牛腿琴,选用“倒立木”为制琴木料,除进行上述改革外,将琴背中心厚度定为2.5厘米,琴头由长方形改为牛蹄形,弦槽由前面开改为后开,弦轴柄端增加牛角装饰,便于调弦,音孔由圆形改为牛尾形,使牛腿琴“牛”的特点更为突出,音量显著增大,音色更加圆润优美。适用于独奏、合奏或为民间歌舞伴 奏。受到侗族人民的欢迎和好评,已在附近几个县文工团采用。
博物馆存放
在北京中国艺术研究院音乐研究所的中国乐器博物馆里,珍藏着两支牛腿琴,琴体都用一整块杉木制成,琴形完全相同,全长分别为49厘米和52厘米。共鸣箱呈长瓢形,蒙桐木面板。其中一支琴箱长22厘米、最宽处8.2厘米、最厚处5厘米,面板中部右侧开一圆形音孔,直径1厘米。琴头方柱形,平顶无饰,弦槽后开,左右两侧各设一轴。弦轴硬木制,圆锥形,轴长10厘米,轴柄刻有直条瓣纹。琴颈窄而长,前平后圆,上窄下宽,下部与琴箱接为一体。面板中间置竹制桥形琴马。张两条丝弦,琴弦由琴头正面弦孔穿出,下端系于皮制缚弦上。细竹系以马尾为弓。此琴通体髹以兰色油漆,制于1958年,出自贵州黎平民间艺人之手,已被载入《中国乐器图鉴》大型画册中。
低音牛腿琴
低音牛腿琴,侗族新型弓拉弦鸣乐器。我国音乐工作者设计研制,已用于北京、广西等地专业音乐团体和音乐演出中。
20世纪60年代初,中央民族歌舞团李寄民与北京乐器厂合作,在侗族民间拉弦乐器牛腿琴的原形基础上,共同设计制作出低音牛腿琴,成为我国民族乐队中的低音拉弦乐器。其特点是:共鸣箱硕大,设四轴、四弦,并有按音指板,琴弓于弦外运弓演奏,除琴的外观具有民族乐器形式外,琴弦、琴马,琴弓均与低音提琴相同,除可拉奏外,也可拨弦弹奏。这种低音拉弦乐器,有着良好的音响效果,已用于中央民族歌舞团乐队中。
制作
90年代初,广西艺术学院孔宪钊在李海生老师的协助下,研制成功的低音牛腿琴颇富民族特色。它除了有效弦长、琴箱空气容积借鉴了低音提琴的设计以外,琴的外形与民间牛腿琴极相似。琴身用一整段木料先挖凿出腹腔,即侧板、背板连为一体,其上再蒙以拱形云杉面板(较低音提琴面板稍薄)而成,面板中部两侧开有两个对称的砍刀形音孔。琴头雕刻以牛头为饰,正面下方开弦槽,两侧设有四个弦轴(左右各二),采用低音提琴金属螺旋轴。琴颈较短,上端设有弦枕,正面胶有硬木按弦指板,采用低音提琴弦,琴马形状为广西花山崖画图案,系弦板呈葫芦形,使用与二胡弓相仿的竹杆马尾弓在弦外拉奏,也可拨弦弹奏。其定弦和奏法均与低音提琴相同。此琴首次参加1993年3月在广西南宁举行的“93广西国际民歌节”的演出,它作为伴奏民族风情乐舞的低音拉弦乐器获得好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