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螺历史与特色简介 民族乐器海螺图片及演奏方法介绍
admin 网络海螺,古称贝、蠡,是藏、蒙古、满、纳西、傣、京、汉等族唇振气鸣乐器。藏语称董、措董、董嘎尔。蒙古族称冻思。傣语称海三。汉语称梵贝、法螺、螺号、玉螺、玉蠡等。海螺是佛教法器之一,流行于佛教寺院和全国各地,尤以西藏、内蒙古、青海、四川、云南、甘肃、广东、广西、福建、辽宁、吉林等省区最为盛行。
中文名: 海螺
外文名: dharma-sankha(梵语)
别称: 梵贝、法螺
乐器类型: 唇振气鸣乐器
历史
海螺的使用起源很早,最初用作古代战场上的军号,后被佛教所吸收成为法螺。据考,法螺在佛教中也有两千五百余年的悠久历史。据佛典记载,世尊释迦牟尼在成佛前的一次潜心修行时,有一外道邪魔扰乱,恰在此时帝释天赶到,他吹响手中的法螺,外道闻声顿时落荒而逃。后来,释迦牟尼佛在鹿野苑初转法轮时,帝释天又向佛祖献上了一只白色右旋法螺。今天在藏传佛教寺院壁画和唐卡上,我们仍然可以看到手捧法螺的帝释天侍立于佛祖下方,这标示着法螺与佛教久远的历史渊源。
海螺源于印度、东南亚诸国,随佛教传入我国。
佛教经典多有记载,鸠摩罗什(343年—413年)译《妙法莲花经》卷一中提到“吹大法螺”,方便品中有:“若使人作乐,击鼓吹角贝,箫笛琴箜篌,琵琶铙铜钹,如是众妙音,尽持以供养”。求那跋陀罗(394年—468年)译《大法鼓经》上卷也有:“吹大法蠡。”佛教传入西藏后,在寺院中即使用了海螺。
南北朝时,海螺已在我国北方民间广泛流传。
北魏时期(386年—534年)云岗石窟雕刻中已有吹螺的伎乐形像。
隋唐时期,海螺用于九、十部乐的西凉、龟兹、天竺、扶南、高丽诸乐中。《旧唐书·音乐志》载:“贝,蠡也,容可数升,并吹之以节乐,亦出南蛮。”
唐贞元十七年(公元801年),南方骠国(今缅甸)所献乐器有玉螺,所献乐曲大都与佛教有密切关系。唐代大诗人白居易《骠国乐》诗中有:“玉螺一吹椎髻耸,铜鼓一击文身踊”之句。宋代《乐书》“梵贝”条有:“贝,蠡之大者也。今之梵乐用之以和铜钹,释氏所谓法螺。”明代王圻《三才图会》:“即以螺之大者,吹作波之音,盖仿佛于笳而为之者。”
海螺除在佛教寺院用作法器外,还用于古代北方少数民族军事、劳动和娱乐生活中。据西藏古代文献记载,当筒钦尚未出现以前,在藏传佛教寺院中是以法螺为主要吹奏乐器的,后来,筒钦便取代了法螺的地位。
近代,海螺在佛教寺院中,仅用于诵经间歇时演奏和羌姆表演。
构造
现代海螺采用海水中天然长成的大海螺壳制作,螺壳呈螺旋状。大小不一,一般全长25厘米——33厘米。多选用颜色清白或有花条纹的海螺为佳,磨穿螺尖作吹嘴,并将吹嘴做成圆锥形或直筒形,外径2厘米——3厘米,中心吹孔较细,孔径只有1厘米,有的在螺的两端钻孔、穿以细皮绳,平时不吹奏时可斜挂于胸前或腋下。
其尾部有螺纹,代表佛陀的三条颈纹,亦代表佛语;螺纹有左旋和右旋之分,逆时针方向旋转称右旋螺,反之即为左旋螺。按照科学逻辑分析,海螺的螺纹方向应与海潮运动、科氏力等有关,并非绝对天然生成。在大多数情况下,左旋海螺极多而右旋海螺极少,因此佛教赋予了右旋海螺特殊的意义,认为是吉祥圆满的象征。
法螺有装饰和不装饰两种形式。其中不装饰法螺为海螺之原生态,一般用于佛前供奉。装饰法螺于螺体多处进行装饰:一处在海螺的尾端,用金银或铜镶成规则的圆口,以便于吹奏;再一处是螺身,以金银或铜片进行包裹,金属外表錾刻花纹图案并镶嵌宝石,其中最具代表者为镶嵌法螺,即螺身镶嵌的金属片宛如一个硕大而美丽的翅膀;另一处在螺口,亦以金银或铜片进行包裹,金属外表錾刻花纹图案并镶嵌宝石。装饰法螺一般作为佛教法会中的吹奏法器,起到礼佛集众、庄严法会气氛的作用。
收藏
西藏拉萨布达拉宫珍藏的一支银翅法螺,全长57.7厘米,翅长38.2厘米、翅宽23厘米,吹嘴长11厘米、直径4.2厘米、孔径1.8厘米,堪称法螺之最。
西藏萨迦县萨迦寺珍藏有一支完好的元代海螺,相传为元代皇帝钦赐。
北京中国艺术研究院音乐研究所中国乐器博物馆收藏海螺多支,螺体多为白色,带有棕色、黄色条纹或斑纹,全长30厘米左右,螺口为不规则椭圆形,长径14厘米——16厘米、短径4厘米——11厘米。其中有一支极为珍贵的清代贝,全长35厘米,为干隆年间(1736年—1795年)所制,取天然生长的清白色海螺,镶嵌以铜制吹嘴,螺身镶嵌翅形铜片为饰,一面镂刻精美花纹,一面刻有“干隆御制”四字。这些海螺已被载入《中国乐器图鉴》大型画册中。
演奏方法
吹奏时,左手持握螺口,两唇紧贴吹嘴送气,发音作呜呜声。每支海螺可发出一个基本稳定的长音,因螺身大小不同,发出的音高也各异,一般在小字组至小字一组之间。海螺的音色与螺纹的粗细和多少有直接关系,一般说来,螺纹细、少者音色较明亮,反之音色较深厚。除作为法器用于佛教寺院外,在藏区尼姑庵里,要用吹贝祭奠死者。汉族地区也广为流传,在浙东民间器乐合奏舟山锣鼓中,海螺作为色彩性乐器使用。在广东、广西、福建等沿海地区,民间常以吹奏海螺召集群众聚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