铓锣历史与特色简介 民族乐器铓锣图片及演奏方法介绍
admin 网络铓锣、铓又称冬锣。因锣脐突起呈乳状(半球形),而又有乳锣、奶锣、包包锣之称。 是傣、景 颇、佤、阿昌、哈尼、德昂、布朗、拉祜、傈僳、独龙、基诺、怒、彝、纳西、回、布依、 土家、壮、苗、毛南、汉等族和克木人常用的敲击体鸣乐器。景颇族称崩,佤族称罗碰、格 龙孟,德昂 族称孟、巩蒙,独龙族称笼、冬等等。
中文名: 铓锣
分 类: 敲击体鸣乐器
别 称 :铓、冬锣、乳锣、奶锣、包包锣
流行民族: 云南少数民族
乐器
云南少数民族打击乐器。铜制。体圆面平,形与一般锣同,但中有乳头凸起,用木槌敲击,圆润低沉,音色别致。主要流行于傣族、崩龙族及景颇族中,常由四面或五面编为一组,大小不一,挂在架上敲击演奏。
出处
云南傣族民歌《地上的天堂》:“ 傣家人欢聚在澜沧江畔,铓锣敲得震天响。”《中国民间故事选·小木匠》:“他愤然的转回宫廷,敲起无数面铓锣。”
介绍
分布
广泛流行于云南、广西、四川、湖南、湖北、贵州等 省区和全国各地。铓的流传地域广阔,除我国西南广大地区盛行外,还遍及东南亚各国、菲律宾,甚至印度尼西亚诸岛。
外形声音
通体用青铜铸成,圆盘形,中心突起呈半球形乳状,铓面不平坦,边缘部分也有一圈突起,铓边比其它锣稍宽。铓体大小不一,规格较多。常见的铓一般可分为大、中、小三种。 大铓面径40厘米、边宽6厘米、乳脐直径7厘米、乳高5厘米;中铓面径30厘米、边宽5厘米、乳脐直径6.5厘米、乳高4厘米;小铓面径20厘米、边宽3.5厘米、乳径6厘米、乳高3厘米。铓面边缘突起高度0.5厘米——1厘米,铓边一侧钻孔系绳。此外,最小的铓,面径仅9厘米、边宽1厘米,音高可达a2;最大的铓,面径72厘米、边宽14 厘米,音低可到F或G。
北京中国艺术研究院音乐研究所的中国乐器博物馆收藏有几十面铓,最小者面径15厘米、边宽3厘米;最大者面径67厘米、边宽11厘米。其中两面铓已被载入《中国乐器图鉴》大型画册中。20世纪50年代 ,在云南省蒙自县的壮族和彝族民间,曾发现凹乳式异型铓,即中心的乳脐向内凹陷,敲击方向也随之改变。铓的质量以圆度准确、厚度和弧度均匀、表面光洁、音色明亮者为佳。
分布区域
演奏方法
演奏时,左手提铓绳,右手执棰敲击铓面中心乳脐最高处。大铓发音浑厚含蓄,犹如远处钟声;中铓发音柔和明亮;小铓发音清脆响亮,宛如铜铃作响。铓棰为一木制短棒,接一较大圆形木块为棰头,外缠布条或胶布而成。
背景
来历
景颇民间这样传说:景颇族每年都要举行“目瑙纵戈”盛会,届时,数十里景颇山寨的男女老少都身着节日盛装,欢聚一起纵情歌舞。最初跳“目瑙纵戈”只有增疆( 用树干制作的大长鼓)伴奏,非常单调。一位景颇老人在傣族寨子里看见了铓,便用水牛换 了几面带回景颇山,到跳“目瑙纵戈”时就用铓和增疆一起伴奏,人们精神振奋热烈欢舞, 有时还通宵达旦。此后,铓就成了景颇人离不开的乐器了。
传说
传说在很早以前,在云南金平的勐拉坝子,住着一户穷苦的傣族人家,年轻的女主人名叫南娥,勤劳、聪慧。一天傍晚,突然飞来一只美丽的孔雀,翅膀上悬着一面金色的圆盆,它在贫瘠的土地上轻敲了一下圆盆,随即发出“铓—汞”的音响,只见青草丛生、万物复苏、百鸟欢唱。南娥断定圆盆准是宝贝,第二天她跪请孔雀留下圆盆、创建家园、为民造福。孔雀答应了南娥的要求,对她说:“这圆盆叫铓,来自孔雀国,只要敲它一下,要什么有什么。”孔雀敲响铓、跳起舞,顷刻间,沙漠变绿洲,岸边起竹楼,楼下拴牛马 ,荒山长出了槟榔 。随后,孔雀把铓赠给南娥,便展翅远飞了。从此,勐拉坝变得美丽富饶起来,傣家纷纷迁来在此安居乐业。是孔雀和铓给傣家带来了幸福和欢乐,直到今天,每逢年节喜庆之日,傣家人就情不自禁地把铓敲响,跳起欢乐的孔雀舞。
表演形式
铓常用于西安鼓乐等器乐合奏、昆曲、晋剧、川剧等地方戏曲伴奏,有时也参加民族乐队演奏。在西南少数民族地区,则用于节日庆祝、民间器乐合奏、傣戏、壮剧和各族民间歌舞伴奏及体育表演活动中。常常和象脚鼓(或其它鼓)、钹组合在一起使用,数量不定,音高不限,少则是一大铓一小搭配,大的称母铓,小的称公铓,母铓奏强拍,公铓奏弱拍。如同时使用多铓,奏高音可密集,奏低音要稀疏。铓也用于生产活动中,在集体围猎时,可助威壮胆;马帮在深山密林时,可惊吓野兽、岔道不迷路; 放牧前,各户放出牲口,牧归时,各家牵回牧畜。此外,在宗教祭祀活动中,铓是通神的法器,遇年节庆典、聚会议事、火警灾情时,又是聚众传讯的乐器。
哈尼族铓锣舞是哈尼族在传统节日“昂玛突”(哈尼族以农历十月为岁首,是一年中最隆重的节日,相当于汉族的春节,所以叫“十月年”)上跳的一种祭祀舞蹈,舞蹈雄浑豪放,气势轩昂,质朴劲健,热情洒脱,表现出了哈尼人大山一样的性格,森林一样的情怀。铓锣舞产生于哈尼族以狩措为生的古代。锣声除进行联络和邀约猎手外,有时也可以轻轻地敲击起到吸引猎物的作用,若是单身或人少而碰到猛兽时,急风暴雨似的击打又可以起到口下跑野兽防身自卫的作用。
特别是哈尼人祈祷风调雨顺、万事吉祥的传统“祭竜”仪式,更是离不开铓锣,他们总是将铓锣舞贯穿始终。每逢重大节日期间,哈尼人均在山寨中设立铓锣场,唱起缅怀祖先业绩的“哈巴”叙事长歌,跳起粗犷雄浑,反映哈尼人远古社会生活以及开凿梯田艰辛的铓锣舞。舞时,首先由经过推选出来的德高望重德长者主持开鼓仪式,在铓锣上敬酒,持铓绕桌三圈,向四方行礼,再重敲铓锣三下以示开始。之后,舞者持铓背锣,边敲边舞,围成圆圈,击锣者在外围,舞铓者在中心。舞时身体重心下移,腿部不断屈伸,身体上下起伏变化。
哈尼族铓锣舞源于生产生活,又为生产生活服务,是哈尼族农耕文化的艺术表现形式之一,是一种由原始宗教祭祀活动发展到现代舞台艺术的表现。铓锣舞是哈尼族古老文化的重要遗产之一,它不但是哈尼族舞蹈的精华,而且对研究哈尼族历史以及繁荣今天的民族舞蹈艺术具有重要的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