彝族大三弦历史与特色简介 民族乐器彝族大三弦图片及演奏方法介绍
佚名 网络彝族大三弦由共鸣筒、琴头、琴杆、弦轴、琴马、缚弦和琴弦等部分构成(图),规格尺寸不一,琴身全长多为130厘米——140厘米,民间特大的大三弦,琴身全长可达180厘米——200厘米。彝族有着悠久的文化传统,民间很早就有了歌舞活动。每逢彝族火把节、插花节和三月会等传统节日,人们都要身着盛装,欢聚在一起载歌载舞。男子手持小三弦边弹边跳,女子则边舞边双手拍掌和用脚踏地。
中文名: 彝族大三弦
时 间: 1921年
基 础: 筒形小三弦
改进者: 段显王
传统历史
早期的跳乐,彝语又称“阿博毕”,为拍掌跳之意,舞蹈节奏舒缓,动作轻盈舒展,男女边弹边唱边舞,伴奏乐器除小三弦外,还有笛子、三胡、月琴和木叶等,多在村寨以内选择场地进行。民国以后,伴奏跳乐的葫芦小三弦改为木制筒形小三弦。1921年,弥勒县凤凰村阿细青年段显王在筒形小三弦的基础上,制作出第一代大三弦。
1930年,西山烂泥箐村小伙张崇仁制作出第二代大三弦,从此用大三弦伴奏跳乐,传遍阿细的每个村寨。此后,彝族民间艺人石凤林等,又对大三弦进行了改革规范,才成为现在广为流行的彝族大三弦。
1946年夏,西南联大部分师生到路南组织了圭山彝族舞蹈队,并到昆明演出,使民间歌舞《阿细跳乐》首次登上城市音乐舞台。如今这种欢快的跳乐(跳月),彝语又称“嘎斯毕”,为欢乐跳之意,已成为彝族民间传统舞蹈,即闻名全国的“阿细跳月”。节日的夜晚,明月高悬,在彝家寨外的空场上,青年男女围成圆圈,中间燃起高大的火堆,小伙子一边弹着大三弦一边同姑娘对舞。主要动作有跑三步、停两拍、向前一抬脚和原地跳转等,舞步刚健,动作敏捷,旋律优美,节奏明快,整个舞蹈充满热情欢乐的气氛 。 [1]
结构特征
大三弦由共鸣筒、琴头、琴杆、弦轴、琴马、缚弦和琴弦等部分构成(图),规格尺寸不一,琴身全长多为130厘米——140厘米,民间特大的大三弦,琴身全长可达180厘米——200厘米。
琴筒呈圆筒形,体积硕大,筒长30厘米——40厘米、筒径25厘米——35厘米,民间特大的大三弦,筒长达70厘米——80厘米、筒径60厘米——70厘米。
筒腔用椿木、松木、杉木、桐木或其它木质较轻的木材制作,既可用一整段原木掏挖出腔体,也可用多块木板拼接胶粘而成,在横置的琴筒上下开有穿入琴杆的方孔,
筒前口蒙以羊皮为面,筒后口敞口,不设音窗。
琴头、琴杆使用一整块稍硬的木材制作,当地多用冬瓜木或攀枝花木等。
琴头造型古朴,上部下窄上宽,顶端呈卷书状并向后弧形弯曲,正面中央常刻以红五星、镶嵌圆形木雕或闪光小圆镜为饰。琴头下部中间开有通底弦槽,两侧设有三个弦轴(左一右二)。
弦轴使用红椿木、黄檀木或黄杨木等质地细密、比琴杆坚硬的木料制作,轴体外表刻有麻花形或直条瓣纹为饰。
琴杆为半圆形柱状体,上窄下宽、前平 后圆,正面为按弦指板,不设品位,上端设有山口与琴头相接,下端插入琴筒方孔中。有些精品大三弦,常在琴杆正面胶以一块硬木指板,多用乌木、紫檀木、红木或红椿木,指板厚 1.2厘米——1.5厘米,既不过多增加大三弦的重量,又使琴杆耐磨和不易变形。
琴马用硬木或老竹制成,为长条形实心马,横截面呈等腰三角形,置于琴筒膜面中央偏上部 位。
张三条丝弦或牛筋弦,弦下端系于缚弦的弦孔中,缚弦用金属薄片制成,其上还串挂有若干小铁片或小铁环,弹奏之时,可随跳乐动作发出有节奏的哗哗声响。琴身的弦槽和尾柱之间,系有一根绸布制彩条背带。在弦槽的上方,还拴挂有一朵用薄绸挽制的大红花为饰。
收藏
在北京中国艺术研究院音乐研究所的中国乐器博物馆里,陈列着一件较大的彝族大三弦。琴身全长165厘米,共鸣筒用多块松木板拼粘制作,呈圆筒形,筒长36.3厘米、筒径34.6厘米,筒前口蒙以羊皮为面,筒后口敞口、无音窗。琴头、琴杆用楸木制作。琴头上部宽大,向后稍弯呈卷书形,琴头下部开通底弦槽,两侧设有三个大檀木弦轴(左一右二),轴体外表刻有麻花形瓣纹为饰。琴杆上窄下宽,是在楸木底板上胶以红木指板而成,上设骨制山口。木制实心琴马,张以三条牛筋弦,不设缚弦,琴弦下端直接拴系于尾柱上。此琴选料细致,工艺精良,堪称佳作。已被载入大型画册《中国乐器图鉴》中。
演奏
演奏时,将背带挂于颈项,琴杆横于腹前,琴筒置于腰胯右侧,琴头斜向左上方。左手虎口扶持琴杆,用食指、中指、无名指并拢后只按外弦,右手执拨片弹弦发音。拨片用硬木或老竹制作,中间较窄而扁,两端稍宽、呈坡形、均可用于弹奏。特大的大三弦无法背弹,就悬挂于大树枝杈或架子上拨奏。大三弦常按五度、四度关系或四度、五度关系定弦,如定弦为 :c、g、c1或d、g、d1,偶尔也有按三度、四度关系定弦者,如定弦为:e、g、c1等 。发音低沉,音量洪大,音色浑厚。左手不换把位,只按外弦上方三度音,并由此音与中弦、里弦的空弦音组成节奏旋律。
扫弦是演奏中常用的技法,以增强节奏感和欢快气氛。彝族大三弦可用于器乐合奏和歌舞伴奏。1980年9月,全国少数民族文艺会演期间,经过改革的大三弦,参加了彝族民间器乐《接亲路上》的合奏,它那浑厚而低沉的音响,不仅成为乐队音响的基础,而且还与其它彝族民间传统乐器浑然一体。在彝族民间传统歌舞“跳乐”伴奏 中,要同时使用多件大三弦,乐队中还有中三弦、小三弦、四弦、月琴、勒胡、小鼓、钹、锣、和金钱棍等一起参加演奏。乐曲有:《迎春舞曲》和《阿细青年舞》等。
代表地
陆良县
曲靖市陆良县小百户镇打鼓村彝族撒尼人的大三弦舞世代流传,无具体起源时代可查。彝族大三弦舞主要是人们在节庆时和劳动之余跳的一种集体舞。小伙子们在天黑后挎上三弦,见景生情,边弹边唱,在寨中邀请舞伴。人们听到传出的琴声和掌声后,就会跑来公房内跳舞。若遇娶亲嫁女,会通宵达旦跳舞,“听见笛子三弦响,人人脚杆都会痒”。
跳大三弦舞时人数不限。男女两排对舞,男的拨弦引笛,女的击掌拍迎,队形变化复杂,以圆圈和方队为主。速度有快有慢,蹬脚有韧劲,收脚有弹力,蹬脚快,收脚慢,干净稳健,一进一退,起落有致,节拍鲜明,节奏感强。舞者随着音乐快慢和哨音的长短,可变化不同的舞步。主要套路有“弹跳步”、“跑跳步”、“转自跳”、“十字档”、“弹脚转身跳”、“摆臂转圈”等。舞蹈的主要特点是沉、稳、颤、顿、朴实、矫健、豪放。
彝族大三弦舞在当地流传广,不拘形式,不限时间,不分民族,深受当地人民的喜爱。该舞民族特点浓郁,有一定的艺术性观赏性,适合广场大型文娱活动,也适合舞台演出。目前,打鼓村的男女老少大都会吹竹笛和弹月琴、大三弦、四弦琴,敲羊皮鼓等乐器,都会跳大三弦舞。主要传承方式是父母的口传身授和村中众多的歌舞活动。全村97户365人拥有4支文艺宣传队共160个青年队员,长期在本村内外活动,多次受邀参加省、市、县举办的文艺活动并荣获各种奖项。
石林县
大三弦舞的历史流源无文字记载,从流传地区和舞蹈形式来看,大三弦舞是彝族撒尼人、阿细人相互交流的产物。石林彝族自治县与弥勒县山水相连,石林的撒尼人和弥勒的阿细人就像亲兄弟,在长期共同劳动、生活过程中,相互学习彼此的文化和歌舞艺术,形成了一个独特的舞蹈体系并发展至今。
石林彝族撒尼大三弦舞是表现生产、生活及欢乐情绪的自娱自乐性集体舞蹈。节奏为5/4拍,男子身背大三弦跟随笛子的伴奏,自弹舞动,女子在大三弦的伴奏下徒手舞蹈或拍掌起舞。男女面对面,可列成排,可围成圈,少则几人,多则成百上千人。大三弦舞节奏明快,粗犷豪放,铿锵有力,现在也成为舞台表演节目。
大三弦舞在石林县圭山乡、维则乡、亩竹箐乡、北大村乡等彝族撒尼人村寨十分流行,具有广泛的群众基础,有一定的艺术性和观赏性,具有突出的民族风格和地方特点,影响较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