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闷笛历史与特色简介 民族乐器小闷笛图片及演奏方法介绍(2)
admin 网络传统曲目
常即兴吹奏,传统独奏曲有《出工调》、《过山调》、《阿苏则》、《顺宁调》、《沙街调》、《马樱花》等。
演奏场合
彝族人民特别喜欢在阳春三月吹奏闷笛,以便在欢畅的乐声中开始春播生产。届时 ,山林间百花争艳,田野里笛声飞扬。闷笛常与竹笛、三弦和木叶等乐器组合在一起进行合 奏,还经常为歌唱伴奏,出现在彝家唱山歌、对调子的场合里。在彝族青年男女恋爱和“打 歌”时,小闷笛是形影不离的“红娘”。它由男性演奏,小伙子就是用闷笛来约会心爱的姑 娘的。在恋爱生活中,男青年用笛声向自己的情侣倾吐内心的隐秘,抒发纯真的爱慕之情, 许多美满婚姻就是伴随着笛声缔结的。民间艺人常把要表达的词意用小闷笛描述出来,把情 感溶于吹奏的乐曲之中,所以在许多不便用语言表达的场合里,小闷笛就成了彝家的代言人。
改革
改革小闷笛,20世纪80年代初,云南省楚雄彝族自治州歌舞团,开始了对小闷笛的发掘和研究工作,创作了闷笛独奏曲《彝家乐》和《乌蒙的春天》等。1980年9月,在全国少数民族文艺会演中,小闷笛加入到彝族小乐队,演奏了器乐合奏《接亲路上》,并在其中担任领奏,充分发挥了它欢快优美的山歌特色,增加了民间喜庆的热烈气氛,收到较 好的艺术效果,获得音乐界的好评。作为色彩性乐器,它还多次用于民族乐队和中西混合乐 队以及为合唱、领唱伴奏的乐队中,从不同角度显示了它的鲜明特色和艺术魅力。
1982年,在北京中国艺术研究院音乐研究所和北京管乐器厂支持和帮助下,对小闷笛进行了改革探索,先后制成了五孔(前四后一)小闷笛(音域g1—e3)和加键七孔( 前六后一)小闷笛(音域f1—f3)。加键七孔小闷笛,增加了两个按键,解决了单手演奏手指不够用的困难,在管身下部增开了一个笛膜孔,提高了低音的明亮度,哨与管身之间增 加了调音管,并在管尾设置了辅助持笛的笛勾。改革闷笛既保持了民间闷笛的音色、音量、 传统的单手持笛演奏方法和闷、放、扇、合的演奏技巧,又保证了音准、使音域扩大到两个八度,并能转调,使之成为富有彝族特色的独奏乐器,并用于民族乐队合奏。在1982年云南 省首届“聂耳音乐周”民族器乐演奏会上,用加键七孔闷笛演奏了李汉杰编创的独奏曲《秋收的喜悦》收到较为理想的艺术效果。
1986年,云南省楚雄彝族自治州歌舞团,又改革制成八孔小闷笛。管身用凤尾竹制成,管长12.5厘米、内径0.7厘米,管身开有八个(前六后二)圆形按音孔 ,背孔分别为第四和第七孔,正面第八孔距上端管口1.5厘米,在管尾还设置了带拉环的塑料制滑动架,演奏中可用小指钩住拉环,完成闷、放动作。这种闷笛在保持民间闷笛原有音色和闷、放等传统技巧的基础上,可以双手持笛演奏,音域扩展了纯四度,显著提高了乐器的表现力。
专辑问世编
云南民族文化音像出版社出版发行了国内首张小闷笛器乐曲VCD专辑。
云南土地辽阔、民族众多,堪称一座民族乐器蕴藏无比丰富的艺术宝库。彝族小闷笛则是这座宝库中的一件珍品,其形状仅有一支香烟大小,原为楚雄、大理彝族群众中长期流行的双簧类吹管乐器,其形成年代已不可考。
1980年起就开始发掘研究小闷笛这种云南彝族特有的少数民族乐器,同年,并将它推向全国。在不断的艺术实践中,发现了小闷笛的长处,同时也发现一些短处。从1982年开始,着手于小闷笛的改良工作,不但拓宽了它的音域,还增强了它发音的稳定性并融入了管乐演奏的技巧,创作出一批用小闷笛演奏的器乐曲。除此之外,还发掘改良了哔噜、芦管等多种云南少数民族乐器,并将它们介绍到美国、德国、法国、日本、新加坡等8个国家和地区,为增强云南民族文化大省的多样性和丰富性添加了几朵奇葩。
这张名为《闷笛欢歌》的器乐曲专辑,以闷笛为主打乐器,同时佐以牛角筚篥、补热、巴乌等6种各具特色的云南少数民族乐器,共同演绎出白、彝、傣、佤、藏、景颇等云南少数民族的绚丽风情。专辑共收录了13首乐曲,除了《小河淌水》 、《绣荷包》、《放马山歌》、《蝴蝶泉边》、《月光下的凤尾竹》等云南经典民歌外,还包括《阿哥阿妹跳起来》、《彝山春早》等新创的器乐曲。整张专辑展示了云南少数民族器乐鲜为人知的珍贵资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