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角鼓历史与特色简介 民族乐器八角鼓图片及演奏方法介绍(2)
admin 网络演奏
演奏时,将鼓面竖置,以左手拇指、食指、中指伸在鼓框内,无名指、小指托鼓,右手各指 弹击鼓面而发音,音色清脆,优美动听。演奏技巧丰富,过去有“挝鼓十法”“击鼓五法”之说,常用的有坐、弹、垫、轮、搓、磕、分弹、簸等。民间有口诀曰:“怀中抱月 不许偏,四平八稳忌耸肩。摇鼓腕抖臂别动,打垫轮搓应合弦。”演唱中只用坐法,每拍一响,簸(摇)法常用于曲调的托腔部分,弹、垫、轮、搓、磕等技法用在岔曲和音乐的前奏、 间奏部分。并可用左手拇指、食指弹击鼓皮的背面。尤其是弹击鼓面与摇震鼓身相结合发出的音响,更具特色。
八角鼓的鼓框是木制的,蒙蟒皮。鼓的七边的木框上各开一孔,每孔间装有两个很小的钹形铜片,其余一边的木框上装有两根穗子。演奏时,左手执鼓,鼓面竖立,右手用指弹指搓等方法演奏;有时也用左手食指弹击鼓的背面。这种鼓是北方曲艺音乐单弦牌子曲的主要伴奏乐器。八角鼓规格尺寸有异,常见者鼓面对角长16.5厘米——19厘米,鼓框高4.8厘米——5.5厘米,单面蒙以蟒皮、驴皮或马皮,以小鳞蟒皮为佳。四周边缘亦镶嵌骨片作为装饰。在鼓的七面边框木板中间,均开有海棠花瓣形的透孔,中间用铜钉各穿一对铜制小钹。另一面框板上装有一个小铜环,系以鹅黄色或大红色丝绳花结,下垂两束丝制鹅黄色或大红色长穗为饰,表示谷生两穗,象征丰收。外观小巧玲珑,制作精细,除可作为乐器演奏外,还有着较高的艺术欣赏价值。演唱形式八角鼓自干隆末年以后,盛行于满族旗籍子弟中间,多组织票房,编词演唱以为自娱。
全班
八角鼓的全班应包括:鼓,柳,彩三种。鼓是八角鼓,柳是小曲,彩是戏法。由来
“八角鼓,响叮当,八面大旗插四方。大旗下,兵成行,我的爱根在正黄。黄盔黄甲黄战袍,黄鞍黄马黄铃铛。……”
满族是一个古老的游牧民族,早在2000多年前就生息在中国东北长白山、黑龙江之间的广大地区;而后又扩
及河北、山东、内蒙古等省、区和北京、西安等城市。勇敢剽悍的满族人民,创造了丰富的音乐文化。民歌题材广泛,形式多样。宗教祭祀歌舞,历史悠久,气氛热烈。民间乐器几乎全部是萨满祭祀时用的响器,唯有八角鼓用于演唱伴奏和歌舞表演。
流传
明代沈榜《宛署杂记》中记载:“刘雄八角鼓绝:刘初善击鼓,轻重疾徐,随人意作声,或以杂丝竹管弦之间,节奏曲合,更能助其清响云”。当时的八角鼓演奏技艺水平很高,刘雄被誉为都城八绝之一。随着1644年清王朝在北京定都,大批满人入关,在清干隆年间(公元1736年—1795年),八角鼓已作为鼓书、单弦等曲艺的伴奏乐器,并有专业艺人演唱,曾盛行于宫廷和北京、天津、东北各地。清代中叶,北京的八角鼓曲种沿运河南下传入山东,在聊城、临清、济宁等地,又演变成为“山东八角鼓”。发展
八角鼓盛行于清代的曲艺曲种。以演唱者所用的击节乐器八角鼓而得名。八角鼓的起源,传说不一。始见于清康熙李声振《百戏竹枝词》中记载:“八角鼓,形八角,手击之以节歌,都门有之。”《中国地方戏曲集成。内蒙古自治区卷》的序言记载,内蒙古满族八角鼓老艺人说:“八角鼓原是满族在关外牧居时的民间艺术。满族人民常在行围射猎之暇,以八角鼓自歌自娱。”又说:“八角鼓原系一种坐腔岔曲形式”,形成于“清康熙、干隆时期”,“干隆、嘉庆以后,己无专业艺人,仅由八旗子弟做非营业性的演出,清唱于厅堂筵席之前。”北京地区八角鼓艺人的传说,见崇彝《道咸以来朝野杂记》:“文小槎者,外火器营人。曾从征西域及大、小两金川。奏凯归途,自制马上曲,即今八角鼓中所唱之单弦杂排(牌)子及岔曲之祖也。其先本曰小槎曲,简称为槎曲,后讹为岔曲,又曰脆唱,皆相沿之讹也。此皆闻之老年票友所传,当大致不差也。”《升平署岔曲》一书的引言所记略同,只是“文小槎”之名作“宝小岔”。
八角鼓在清代嘉庆、道光以后,由于旗籍士兵在各地驻屯,和各地旗籍官吏的爱好,流传到很多地区。相传凡漕运、盐运所经的城镇,都有八角鼓传唱。现代在山东流行的聊城八角鼓,吉林由满族八角鼓发展而成的新城戏,都与八角鼓有直接的渊原关系。另外,河南的大调曲子、甘肃的兰州鼓子、青海平弦等曲种,在曲体结构、曲词格律等方面也与八角鼓有共同之处。
八角鼓早期用于古代满族曲艺“八角鼓”中,本世纪50年代,这种曲艺在曲牌的基础上发展为“满戏”。如今,八角鼓主要用于北京、天津、东北地区及河北各地的说唱音乐“鼓书”和“单弦”(也称“单弦牌子曲”或“八角鼓”)中,由演唱者本人手持八角鼓敲击节奏,另由伴奏者弹三弦。
角色
拆唱八角鼓有正、丑两种角色。根据故事内容人物的多少,由二至五人分包赶角,一般以三人演唱的节目为多,弹弦的也唱一二个角色。演唱时,仅由丑角一人化妆。既以丑角为主,也就在唱词以外穿插了很多插科打诨的说白成分。这些插科打诨,大半与故事内容无干,只是抓哏凑趣的噱头,游离于剧情之外,供听众取笑而已。
形式
旗籍子弟演唱的八角鼓包括5种演唱形式。
①岔曲。
②群曲,由多人齐唱、轮唱,有鼓、板、锣、钹和弦乐伴奏。刘振卿《八角鼓遗闻》记述满族票友宗承芝说:清干隆四十一年,阿桂征服金川凯旋后,将干隆皇帝所制之《大有年》、《万民乐》、 《龙马吟》等满语军歌译为汉文,以八角鼓曲调谱曲,用苗族、瑶族等少数民族乐器金川鼓、大铜铙、铜钹、小锣等击节,使军士合奏而歌。清代多由子弟栗友应邀在亲友的喜庆堂会上演唱,民国以后已渐衰落。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有的曲艺团体曾对这种形式加以改革,由多人亦歌亦舞来演唱,称为“单弦联唱”。
③拆唱八角鼓,由演员分饰正、丑脚色,根据曲词内容及人物的多少,由3——5人分包赶角,一般以3人演唱的节目为多。因其演唱近于戏曲,俗称“八角鼓带小戏”。这种演唱形式兴起于干隆、嘉庆之间,嘉庆三年刊行的戴全德《浔阳诗稿》中有一支小曲,专咏拆唱八角鼓的演唱情况。演唱时以丑脚为主,曲词中穿插很多插科打诨的说白,近于相声的逗哏,徒供听众取笑,趣昧不高,已渐衰落。
④单弦。
⑤双头人,演唱内容与单弦相同。清代对演员自弹自唱的形式多称为单弦,而以一人持八角鼓击节演唱,另一人操三弦伴奏者称为双头人,或说双头人是由两人共操一担三弦,一人按弦,一人弹拨,同时轮唱曲词的形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