晃铃历史与特色简介 民族乐器晃铃图片及演奏方法介绍
admin 网络晃铃,满语“轰务”(Hongwu),亦称“铜铃”、“神铃”,《钦定满洲祭神祭天典礼》中称之为“铃杆”。 所谓“神”是无形的,但在萨满的视界中,又是有形的---用音响“造型”。因而,许多神祇都是带着神铃下界的,即铃的声响象征神的降临,如吉林石姓萨满请下“玛克吉瞒尼”时,这位神灵“手提着神铃,光亮如托立,摇晃着戏耍着,金色神铃,诵唱着神歌进来了。”
中文名: 晃铃
别 称: 铜铃,神铃
使用者: 萨满
作 用: 祈祷
简介
晃铃的具体形制在本世纪初的一些地方志书中,就有记载。按《呼兰府志》所记的晃铃,其形制为“以木为之,长二尺有半,杆首缀铜铃数枚”。《依兰县志》记载的晃铃,其形制为“以柞木细棍二根作成,长三尺,每棍梢系铜铃五”。可见,晃铃是由两大部分组成:铃杆、铃铛。这种形制的晃铃,至今仍然在满族民间的萨满跳神活动中流行。
晃铃一般不单独使用,常与腰铃配合演奏。它有两种基本的使用方式,一是将铃铛拴结在铃杆上,用手执木杆摇晃作响;另是将铃铛从铃杆上取下来直接用手摇动作响。其演奏方法,或用手摇铃杆作响,称“晃铃”,这是它的基本奏法;或用手执杆顿地作响,称“顿铃”;或用手掌击铃杆使之振动作响,称“振铃”。《中国少数民族乐器志》和《中国乐器》中,将两种不同使用方式的晃铃分列为两个独立的辞条:“萨满铃”和“轰勿”。按其所释之义,“萨满铃”的形制与本文所释晃铃的第一种使用方式(将铃铛拴结在铃杆上演奏)相同,而“轰勿”的形制则与本文所释晃铃的第二种使用方式(将铃铛从铃杆上解下来演奏)相同。据笔者考证,无论是史志的记载(如《呼兰府志》、《依兰县志》等史志的记述)还是田野作业所见(如宁古塔富察哈拉等萨满的晃铃),满族萨满跳神使用的“轰勿”,都是由铃”与“杆”两大部分构成的乐器。所以,上述两书中的所谓“萨满铃”应是“轰勿”,即本文所释的晃铃;而该书中所谓的“轰勿”,实际上只是它的另一种使用方式,倘若特指“轰勿”这件萨满乐器,则是错误的。
形制特征
晃铃的形制在二十世纪初的地方志书中就有记载。按《呼兰府志》所记,其形制为“以木为之,长二尺有半,杆首缀铜铃数枚”。《依兰县志》记载的晃铃“以柞木细棍二根作成,长三尺,每棍梢系铜铃五”。可见,晃铃是由两大部分组成:木杆、铃铛。
1.木杆
富察哈拉晃铃的木杆长96cm,上粗下细,直径1.5-2cm。吴扎哈拉轰勿的木杆比较短,杆长66.5cm,直径4cm。《钦定满洲祭神祭天典礼》所载晃铃,其杆长约115.2 cm(清尺3尺6寸);直径2.24 cm(清尺7分)。由此可见,满族萨满使用的轰勿的木杆并无定制。其长短因地而异,常用桦木、松木、柞木等制作。
2.铃铛
铸铜制。球状、中空,内含若干弹丸。富察哈拉晃铃的铃铛大小不等,大铃直径3.8cm,厚4cm;小铃直径3.2cm,厚2.5cm。铃分两组用一根皮绳拴结在桦木杆子上端,一组由3 个铃铛组成(1大2小);另一组由4个铃铛组成(1大3小)。铃身铸有饕餮花纹。吴扎哈拉晃铃的铃铛不分大小,直径4cm,厚3cm。铃分两组用铁环镶嵌在杆子上端,每组由二个铃铛组成,并加进一个小铁环;铁环由一根锻成四棱形的铁条弯制而成,演奏时铁环与铜铃碰撞而响。
演奏方法
演奏时,奏者可执一束或双手各执一束晃铃上下、前后或左右摇奏。用于民间隆重集会、器乐合奏或萨满歌舞伴奏。达斡尔族和蒙古族表演萨满歌舞时,将铜铃分别缀于萨满服上,舞者边跳边唱,铜铃也随之有节奏地哗哗作响。有时铜铃与缀在萨满服上的铜镜相碰,音色格外脆亮。
地区
满、达斡尔、蒙古等族摇击体鸣乐器。满语称轰勿。流行于辽宁、吉林、黑龙江三省和内蒙古自治区东部各地。
材制
铃体铜制,呈椭圆形,长径2.5厘米、短径2厘米,表面粗糙。下部开有哑铃形出音孔,孔长2厘米,中段宽0.2厘米,两端宽0.4厘米。铃内装一铁制圆形小珠。铃上端设有圆环,用细皮条或细线绳将四五枚小铃系成一束(图)而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