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嘎历史与特色简介 民族乐器阿嘎图片及演奏方法介绍
admin 网络藏族乐器——阿嘎
阿嘎,藏族落击体鸣乐器。流行于西藏自治区各地。
这是一种夯形乐器,在一块扁圆形的石块中,插入一根长木棒而成(图)。石径12厘米——18 厘米,石厚2厘米——4厘米,木棒长130厘米——150厘米,木棒直径需与石孔相配合。
阿嘎是建筑工人建房时的劳动工具。在西藏地区,不论建造房屋的平顶屋面或室内地面,均 要由一种特殊的粘土——阿嘎土夯砸而成。夯土多由女工操作,妇女们手持阿嘎,在铺有阿嘎土的地上边砸、边歌、边舞。先是将干阿嘎土砸碎、砸紧,这时的歌舞称“阿谐”,然后再浇水砸平、砸实,这时的歌舞称“勒姆谐”,无论是干砸还是湿砸,女工们都要右手持阿嘎,有节奏地一边歌舞一边砸夯。
20世纪50年代以来,藏族文艺工作者将这种民间劳动歌舞搬上文艺舞台,创作了生活气息浓郁的《阿嘎舞》。阿嘎既是演奏的乐器,又是舞蹈的道具。
中文名: 阿嘎
解 释: 藏族落击体鸣乐器
流行地区: 西藏自治区各地
制作方法: 扁圆形的石块中,插入一根长木棒
什么是“阿嘎
在水泥及混凝土等现代建材产生之前,内地的古代建筑普遍采用砖、瓦、石灰等作为主要的砌筑材料。由于西藏高原缺氧的自然环境,烧制砖瓦极其不易,而且,西藏独特的地理环境也很难找到达标的建筑石灰,所以,采用本地区特有天然土质材料“阿嘎”土作为建筑用材便成为藏民族古老建筑工艺中传承至今的独有创举。
在藏式建筑中的地位
以西藏寺庙为代表的藏式传统建筑,是采用土、石、木为主要材料构筑的建筑群。在建造过程中,大量使用了本地的矿土材料,例如砌筑用的黄土、内墙抹面的巴嘎土、地面(屋顶)夯打用的“阿嘎”土。这些材料皆属就地取材、因地制宜,既充分利用了本地区特有的自然资源,又满足了建筑实际功能的需要。
以“阿嘎”为主要原料构筑的建筑地面与屋面,适应了当地的气候条件,也逐步形成了特有的地域性民族建筑风格,展示了独具高原特色的人文景观。“阿嘎”材质和制作的优劣在体现藏传佛教文化的典型特征的同时,也成为了显示地位尊贵的一种等级象征。
产地与材料特性
“阿嘎”属于土石相兼的微晶灰岩,产于西藏地区一些半土半石的山包中,储藏部位在山体上部的1——2米厚层中。拉萨附近的曲水、林周、达孜等县,山南地区的扎囊县等均有储藏与开采。但根据目前所使用的效果与对产地材料检测显示,山南扎囊县生成的“阿嘎”材料成份比例(硅与钙)较为合理,用此材料施工后的建筑面层也较为坚固、美观。尽管路途较远,但位于拉萨市区的布达拉宫、大昭寺等一些重要的传统建筑在历史上均采用此处的“阿嘎”。
“阿嘎”的一般使用方法
“阿嘎”的一般使用方法在“阿嘎”的传统工艺中有一整套的操作程序。首先将开采的阿嘎土块捣成不等的颗粒,按从粗到细的顺序边浇水边进行夯打,直至表面平整与光洁,然后涂抹天然胶类及油脂增加表层的抗水性能。在日常保养时,经常使用羊羔皮蘸酥油进行擦拭,使夯制的表面光洁如初。
藏族人民在长期的劳动中养成了一种伴随劳动唱歌的习惯。农民收割、播种、耕地、除草;牧民放牧、挤奶、打酥油;建筑工匠砌石、背土、铲土等劳动无不伴随着歌声或舞蹈。在“阿嘎”打制过程中,极需要劳动集体的协调与配合,歌声能使繁重而机械的体力劳动变得轻松、活泼,既提高劳动效率,又能使劳动者本身保持良好的精神状态,减轻体力的消耗。所以打“阿嘎”时所进行的伴唱伴舞形式便成为特有的人文景观。解放后一些专业文艺团体还把根据这一形式题材改编的歌舞搬上文艺舞台,享誉中外。
打“阿嘎”时的歌曲大多取材当地民歌,类似于内地的劳动号子。歌词内容极其丰富、幽默,有颂歌、情歌、有景物抒发、有讥讽生活趣事等多种题材。其中多以参加劳动人员的生息地的民间词曲为主,所以在工作中有时会出现不同村子或不同乡镇之间的施工者们难以默契配合的情形。
“阿嘎”材料性能的改进
近时期以来,由于世界气候的变暖,也影响到了西藏高原。降雨量的逐年增多使这些取材于天然土质材料的传统建筑遭受到前所未有的损坏与考验。建筑普遍渗漏的现象,不仅对建筑主体结构安全造成了威胁,也对建筑内部的壁画、椽木及装饰构成了潜在的隐患。
经过5年多的实验与实践,人们在采用现有科技手段,对天然材料进行科学分析的基础上,针对其材料本身物理性能与耐水性的不足加以适当的组合、改进,以满足现有建筑材料所应具备的化学与物理性能。在总结传统施工工艺的前题下,人们将材料的选用、加工、混配、夯制、整修等一系列配套工艺加以科学的规范,制定相应的质量实施标准,在藏式传统建筑的维修中,遵循“修旧如旧”的文物保护原则,使这一古老的传统技艺在满足现实需求的同时得以传承延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