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琴美文[如水的人生]琴学知识
佚名 网络中国古代文人总喜欢“寄情山水”,所谓山水,即是文人的世界观、人生观的体现。中国的美学以“天人合一”为基本精神和哲学基础。因此,在这些艺术作品中,虽然描绘的是山、水、风、物,但这些东西其实都是对人物的风格、品行、甚至道德水准的外在表现。 山即是我,水也是我。这就是中国美学的“借物言志” “借物咏怀”。
所谓“仁者乐山、智者乐水” 就是这种审美观的直接体现,它说明山代表了“仁” 的精神,而水代表了智慧。因此很多古琴曲都以水为题,那是一种人生智慧的体现。那么,水,体现的是什么样的智慧,什么样的道德观呢?
老子和庄子都喜欢以水来论道,老子对水的推崇是毫无疑问的,老子的道是指宇宙的大规律,也是世间一切的运行准则。他认为水是一种几乎可以和道完全融合的东西。《道德经》第八,云:“上善若水,水善利万物而不争,处众人之所恶,故几乎道。居善地,心善渊,与善天,言善信,政善治,事善能,动善时。夫唯不争,故无尤”。
“不争”,是老子哲学的中心思想之一。因此,他希望人类的思想和行为要最大限度地向水靠近,中间的七个“善”字,说得非常清楚:居住要象水那样随遇而安,心胸要象水一样深不见底,交往要象水一样顺其自然,言谈话语要象水一样真诚重信,管理要象水一样有条有理——,办事要象水一样发挥能力,行动要象水一样抓住时机。而所有这一切,都是在“不争”中做到。就是因为“不争”,所以才不会有过失—“夫唯不争,故无尤”。做到这一点,称作“上善”,乃最高境界。
水,有时候是涓涓溪流,有时候是激浪奔涌的江河,有时候它是浩瀚无边的大海, 它有着万千的变化。琴曲《流水》。这是一首非常形象化的乐曲, 我们可以在音乐声中感受水流的鲜明的动态。
《庄子》里面有一句话, “人莫鉴于流水,而鉴于止水”。 ——正在流动的水,是无法照出任何相貌的;但是静止的水,却像是一面镜子,能够虚心坦白地接受一切事物。这就是所谓“明镜止水”,就是形容能够以宁静坦诚的心情面对任何事物的一种心性境界。音乐也是一样,当我们静心凝神的时候,才能真正体会它的意义,也就是体会那“弦外之音”。如庄子说的水清而不杂,这时候的水,表现的是一种淡然的境界,正如古琴的音乐,去掉了复杂的声音,留给人们的是内敛而淡泊的心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