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古琴百科

频道主页

古琴艺术与中医养生

佚名  网络 

  古琴,又称七弦琴,为琴棋书画四艺之首,是华夏民族最古老的乐器之一,相传为伏羲所造。古琴历史源远流长,文化底蕴博大精深,它那清幽脱俗的声音早已和悠久的中国文化,尤其是和独具特色的中国哲学,美学,伦理学及其他人文思想融合在一起。古琴有别于其他乐器,它是自古文人用来陶冶性情的专有的圣洁之器,文人用它来抒发情怀寄托理想,会友时互通心趣,独处时修身养性,琴远远超越了音乐的意义,成为中国文化和理想人格的象征。“七条弦上五音寒,此艺知音自古难”,它不是大众的表演艺术,不在于“他娱”的表演意图,而是以“自娱”养生之修行为主旨,它的目的更在于“养生”、“修德”等。《左传·昭公元年》载:“君子之近琴瑟,以仪节也,非以韬心也”。宋朱长文《琴史》也说:“君子之于琴也,非徒取其声音而已,达则于以观政焉,穷则于以守命焉”,认为琴的主要功用是教化和修身。因此,古琴艺术一般不称“琴艺”,而尊为“琴学”。

  传统的养生理论也是建立在中国古代哲学基础之上,它的形成和发展与数千年光辉灿烂的传统文化密切相关,更有丰富多彩的养生方法流传至今。而“医为艺海第一门”,祖国医学其实也含有部分技艺的特质。中医养生理论以“天人相应”、“形神合一”的整体观念为出发点,特别强调人与自然环境及社会环境的协调,以及心理与生理的协调统一。《素问·上古天真论》说:“上古之人,其知道者,法于阴阳,和于术数,食饮有节,起居有常,不妄作劳,故能形与神俱,而尽终其天年,度百岁乃去”。这里的“道”就是养生之道。养生保健讲究和谐适度,遵循自然及生命过程的变化规律,注意调节,“阴平阳秘, 精神乃治”,身体阴阳平衡,守其中正,保其冲和,则可健康长寿。在养生活动中,精神养生被称之为“千古养生第一法”,是全部养生之道的核心,《素问·上古天真论》说:“恬淡虚无,真气从之,精神内守,病安从来”,提倡清静养神,淡泊宁静,平和少欲。

古琴艺术与中医养生

  琴学理论和中医养生观可谓颇有相通之处,同源于包容性及强的中国古代哲学。例如,从道法自然,天人合一的整体观上看,古琴的外表就蕴含了天文地理、社会关系之种种,乃天地宇宙之缩影,古琴的创制包含了天地、人事、阴阳、律历等道理。蔡邕《琴操》云:“琴长三尺六寸六分,象三百六十日也;广六寸,象六合也。文上曰池,下曰滨。池,水也,言其平;下曰滨,滨,宾也,言其服也。前广后狭,象尊卑也。上圆下方,法天地。五弦宫也,象五行也。大弦者,君也,宽和而遇;小弦者,臣也,清廉而不乱。文王武王加二弦,合君臣恩也。宫为君,商为臣,角为民,征为事,羽为物”。

  在古琴的演奏中,也讲究主体精神状态与客观环境的交融,还体现在主体的身心统一,心手相应,甚至达到物我两忘的境界。而在中医理论中,天人合一的整体观更是辨证论治的前提。中医把人体看成是自然界的一部分,人与自然界存在着有机联系,《素问·气交变大论》说:“夫道者,上知天文,下知地理,中知人事。”“善言天者,必应于人。善言古者,必验于今。善言气者,必彰于物。善言应者,因天地之化。善言化言变者,通神明之理。”只有把天道、地道、人道相互结合起来,进行综合观察,才能正确地把握医道。

  再如,从阴阳五行的哲学原理来看,所谓“圣人制琴以阴阳相配,故有中和之声……”,琴面拟天,为阳,琴腹拟地,为阴;制琴木材有阴木、阳木之分,松透者为阳,坚实者为阴。阴阳学说更是中医学的重要理论基础和指导思想,运用于养生活动的各个方面。《素问·四气调神大论》云:“夫四时阴阳者,万物之根本也。所以圣人春夏养阳,秋冬养阴,以从其根,故与万物沉浮于生长之门。”“故阴阳四时者,万物之终始也,死生之本也,逆之则灾害生,从之则苛疾不起,是谓得道。道者,圣人行之,愚者佩(违背)之。从阴阳则生,逆之则死。从之则治,逆之则乱。反顺为逆,是谓内格。”也说明调和阴阳是养生的根本。琴有角、征、宫、商、羽五音,应木、火、土、金、水五行。而人体五脏肝、心、脾、肺、肾也与此相应,并且把五脏的功能活动及人的五志(怒、喜、思、忧、恐)和五音的外在变化联系起来。《素问·阴阳应象大论》王冰注:“角谓木音,调而直也;角乱则忧,其民怨;征谓火音,和而美也;征乱则衰,其事勤;宫谓土音,大而和也;宫乱则荒,其君骄;商为金音,轻而劲也;商乱则陂,其宫坏;羽为水音,沉而深也;羽乱则危,其财匮”。从而产生了音乐疗法,利用五行的相生相克疗疾养生。由此可见,琴学和医道实有异曲同工之妙

  寓乐于教,琴能养德

  养生贵在养心,而养心首要养德。古代学者早就提出“仁者寿”的理论。孔子在《中庸》中指出“修身以道,修道以仁”,“大德必得其寿”,古代医家也认为养德、养生没多少区别,《医先》提出:“养德、养生无二术”。《遵生八笺》也强调:“君子心悟躬行,则养德、养生兼得之矣”。因为人的健康与德操大有关联,《孙真人卫生歌》说得好:“世人欲识卫生道,喜乐有常嗔怒少,心诚意正思虑除,顺理修身去烦恼”,这是修身养性的至理。孙思邈还说:“百行周备,虽绝药饵,足以遐年;德行不充,纵服玉液金丹,未能延寿”,指出养德的重要性。

  “琴者,禁也,所以禁止淫邪,正人心也”,自古以来音乐与“德”就有密不可分的联系。古人十分重视乐的教育作用,《礼记·乐记》中记载:“德者,性之端也,乐者,德之华也”,“乐也者,圣人之乐也,而可以善民心,其感人深,其移风移俗,故先王著其教焉。”指出音乐是道德操守的精华。健康的音乐具有良好的作用,能够改善人的品德操守,能够深刻激发人的情感,起到移风易俗的作用。蔡邕的《琴操》记载:“昔伏羲作琴,以御邪僻,防心淫,以修身理性,反其天真。”桓谭《新论·琴道》云:“琴七丝足以通万物而考至乱也。八音之中惟弦为最,而琴为之首。琴之言禁也,君子守以自禁也。大声不振华而流漫,细声不湮灭而不闻。八音广博,琴德最优”。古琴,向来是礼乐教化的工具。

  古人认为,琴具有天地之元音,内蕴中和之德性,足以和人意气,感人善心,颐养正心而灭淫气。琴曲淡和微妙,音色深沉、浑厚、古朴、淡雅,唐人薛易简在《琴诀》中说古琴音乐“可以观风教,可以摄心魂,可以辨喜怒,可以悦情思,可以静神虑,可以壮胆勇,可以绝尘俗,可以格鬼神”。因此,无论弹琴或是听琴,都能培养人高尚情操,陶冶性情、提升修养、增进道德,使人外而有礼,内而和乐。《史记·乐书》云:“音正而行正”,通过琴乐感通精神,影响行为,端正人心,从而达到养德养生之目的,的确有一定道理。

  中正平和,琴能养性

  养性,指的是调理人的性情、情绪。养生自然包括养性,养生与养性是统一的,养性是手段,养生是目的。性情的修养水准很大程度上决定了生理健康。我国古代医学和养生理论十分重视精神健康,认为精神是人身的主宰,《灵枢·邪客》云:“心者,五脏六腑之大主也,精神之所舍也”。不良的情绪会影响人的身心健康,《素问·举痛论》认为:“余知百病生于气也,怒则气上,喜则气缓,悲则气消,恐则气下,寒则气收,炅则气泄,惊则气乱,劳则气耗,思则气结”。孙思邈在《千金要方·养性序》中提到:“善养性者,则治未病之病,是其义也”。因此,历代医家把调养精神作为养生的根本之法,强调修性安心,情绪不卑不亢,不偏不倚,中和适度,保持一个平和的心态,使意志和精神不为外物的荣辱所干扰,使得五脏安宁,形神合一,从而达到养生的目的。

  琴者,心也。清代曹庭栋在《养生随笔》里明确指出“琴能养性”,白居易的琴诗《五弦弹》吟到:“一弹一唱再三叹,曲淡节稀声不多。融融泄泄召元气,听之不觉心平和”。古琴“中正平和、清微淡远”的艺术风格和传统养生观不谋而合,尤其“和”一字更是以琴养性的主题。明末著名琴家徐上瀛在《溪山琴况》里说道:“稽古至圣心通造化,德协神人,理一身之性情,以理天下人之性情,于是制之为琴。其所首重者,和也。和之始,先以正调品弦、循徽叶声,辨之在听,此所谓以和感,以和应也。和也者,其众音之款会,而优柔平中之橐龠乎?”明代医家张景岳也在《类经附翼·律原》中说:“乐者,天地之和气也。律吕者,乐之声音也。盖人有性情则有诗辞,有诗辞则有歌咏,歌咏生则被之五音而为乐,音乐生必调之律吕而和声”,“律乃天地之正气,人之中声也。律由声出,音以声生”。“和”当为古琴艺术重要的内涵,又正合医家调摄精神的养生原理。

  和谐优美的琴曲正如《新论·琴道》里所说的:“大声不震华而流漫,细声不淹灭而不闻”,即低而不晦,高而不亢,大声不烈,小声不灭,清而不历,平而匪和,温润醇雅,中声为节,以养生气,《吕氏春秋》称之为“适音”。该书的《侈乐篇》说:“乐之有情,譬之若肌肤形体之有情性也,有情性则必有性养矣”,指出通过“适音”调节人的情性而养生。因为古琴曲大多由非韵律性段落构成,重意不重形,琴曲发展手法和结构完全由乐曲的内容和思想感情的发展来决定,起、承、转、合随意发挥,不注重小节,给人一种前后一体,贯成一气的自然推进之感。因此,琴音在听觉上不引起律动感,速度适中而有节制。与韵律性音乐易使人“惑志”、“丧业”不同,其一旦在听觉上被认同,便有一种冲和无碍,真气运行,神清气爽的感觉,使得五脏相合、血气和平,这正是古琴中正平和、自成风骨的艺术特点。

  畅情舒郁,琴能养疾

  未病先防,即病防变。俗话说“三分病七分养”,调养的意思是调整自己的生活和精神,形成对治疗疾病有利的内、外环境,保持最佳身体状态和精神状况,从而达到养生的目的。调养疾病是传统养生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此不赘言。

  琴者,情也。琴能养疾首先表现在琴能调畅人的情志,抒发情感,令人消愁解闷,心绪安宁,胸襟开阔,乐观豁达,对情志性疾病的调养十分有益。并且琴中五音对应人身五脏,“宫”与“脾”相通,助脾健运;“商”与“肺”相通,舒达气机;“角”与“肝”相通,解郁制怒;“征”与“心”相通,通调血脉;“羽”与“肾”相通,养神宁志。宋欧阳修在《送杨置序》中记载了他曾郁郁不得志,幽忧不平, 患上情绪病,后来通过琴声疗疾而痊愈,并把此法介绍给朋友杨置。其中谈到:“予尝有幽忧之疾,退而闲居,不能治也。既而学琴于友人孙道滋,受宫声数引,久而乐之,不知疾之在其体也。夫疾,生乎忧者也。药之毒者能攻其疾之聚,不若声之至者能和其心之所不平。心而平,不和者和,则疾之忘也, 宜哉。夫琴之为技小矣,及其至也…听之以耳,应之以手,取其和者,道其堙郁,写其忧思,则感人之际亦有至者矣。…予友杨君…以多疾之体,有不平之心,居异宜之俗,其能郁郁以久乎?然欲平其心以养其疾,于琴亦将有得焉。故多作《琴说》以赠其行…”。说明疾病的产生与忧郁的情绪有关,药物只能化解病痛,而琴声却能使内心平和,从而达到治本的效果。

  琴能养疾其次还表现在弹琴可使人精神专一,杂念皆消,从而心静神凝,精气内敛,同时还能活动手指,增强手指功能,可谓是动静结合,心身双修。名士嵇康既是著名琴家又是养生家,他的传世名作《养生论》提出“清虚静泰”的养生观,主张老庄的“无为”思想,“蒸以灵芝,润以醴泉,晞以朝阳,绥以五弦”使精神“无为自得,体妙心玄”,神、意、心、身皆静,物我两忘,可使真气运行无滞,外无六淫之侵害,内无七情之干扰,有助于疾病的康复。白居易晚年得风疾,古琴亦是他的心灵安慰,他写到:“本性好丝桐,尘机闻已空。一声来耳里,万事离心中。清畅堪消疾,恬和好养蒙。尤宜听三乐,安慰白头翁”。

  抚琴静中有动,心静而手指在运动,使用指甲和指尖弄弦。按照中医理论,指甲是经络的末梢;指尖,也是十二经络中一些主要经络的终点末梢。弹琴中不断地按摩和运动这些末梢,可以促进血液循环,调和血脉,古琴不但治疗了欧阳修的幽忧之疾,还使他的手指拘挛得到治疗。他在《琴枕说》中写到:“昨因患两手中指拘挛,医者言唯数运动以导其气之滞者,谓唯弹琴为可”,他弹琴月余,便恢复了手指的灵活。由此可见,弹琴静中有动,动中求静,做到精气神三者统一的艺术理念和中医理论强调对精气神三者的调摄,使得“调阴与阳,精气乃充,合神与气,使神内藏”的养生目的是一致的。

术、法、道/古琴文选

术、法、道/古琴文选

古琴百科

琴遁集 古琴八法名实辨 挑(上)

琴遁集 古琴八法名实辨 挑(上)

古琴教程

陈长林古琴谱《神化引》

陈长林古琴谱《神化引》

古琴曲谱

古琴各部件都有自己独特的名称,他们有什么特别的含义吗?

古琴各部件都有自己独特的名称,他们有什么特别的含义吗?

古琴入门

古琴曲传谱略考之《平沙落雁》

古琴曲传谱略考之《平沙落雁》

古琴百科

为什么弹古琴的人,气质与众不同?

为什么弹古琴的人,气质与众不同?

古琴百科

古琴单弦弹法《背锁》古琴减字查询

古琴单弦弹法《背锁》古琴减字查询

古琴教程

古琴教学视频下载 | 杨青·从零起步学古琴视频教程全集免费下载

古琴教学视频下载 | 杨青·从零起步学古琴视频教程全集免费下载

古琴下载

古琴故事《寻琴记 寻找焦尾》

古琴故事《寻琴记 寻找焦尾》

古琴百科

古琴难检难查减字查询《双弹》古琴减字大全

古琴难检难查减字查询《双弹》古琴减字大全

古琴教程

教你轻松学古琴

教你轻松学古琴

古琴教程

古琴《广陵散》减字摘要:双拂滚一二

古琴《广陵散》减字摘要:双拂滚一二

古琴教程

当代古琴大师《陈长林》介绍

当代古琴大师《陈长林》介绍

古琴名家

古琴有七条弦,他们的名称都是什么?

古琴有七条弦,他们的名称都是什么?

古琴入门

全国高手修复古琴

全国高手修复古琴

古琴百科

李见初古琴演奏《梅花三弄/陈晔/扬琴》九霄琴舍两周年古琴音乐会

李见初古琴演奏《梅花三弄/陈晔/扬琴》九霄琴舍两周年古琴音乐会

古琴演奏视频

明代传世古琴《中和.潞王式》简介

明代传世古琴《中和.潞王式》简介

古琴赏析

岭南琴派创始人简介

岭南琴派创始人简介

古琴名家

宋代传世古琴《南风.变体连珠式》档案

宋代传世古琴《南风.变体连珠式》档案

古琴赏析

古琴谱[古琴套曲/牡丹亭·二惊梦]简谱+减字谱

古琴谱[古琴套曲/牡丹亭·二惊梦]简谱+减字谱

古琴曲谱

古琴谱[山居吟]简谱+减字谱

古琴谱[山居吟]简谱+减字谱

古琴曲谱

古琴指法:听古琴大家讲吟猱

古琴指法:听古琴大家讲吟猱

古琴指法

古琴五音静心冥想疗愈内涵

古琴五音静心冥想疗愈内涵

古琴百科

虞山派古琴介绍

虞山派古琴介绍

古琴名家

明代传世古琴《轻雷.仲尼式》档案

明代传世古琴《轻雷.仲尼式》档案

古琴赏析

古琴大师《张友》简介

古琴大师《张友》简介

古琴名家

小孩几岁学古琴比较好?

小孩几岁学古琴比较好?

古琴入门

明代传世古琴《奔雷.仲尼式》介绍

明代传世古琴《奔雷.仲尼式》介绍

古琴赏析

古琴考级乐谱《长门怨》七级曲目

古琴考级乐谱《长门怨》七级曲目

古琴曲谱

会打架子鼓,那你了解架子鼓吗?

会打架子鼓,那你了解架子鼓吗?

古琴百科

古琴难检难查减字查询《唤》古琴减字大全

古琴难检难查减字查询《唤》古琴减字大全

古琴教程

古琴曲《孔子读易》乐谱及简介

古琴曲《孔子读易》乐谱及简介

古琴曲谱

古琴减字谱对照表《略吟》古琴减字谱解

古琴减字谱对照表《略吟》古琴减字谱解

古琴教程

当代古琴大师《陈阅聪》介绍

当代古琴大师《陈阅聪》介绍

古琴名家

古琴左手弹法《逗》古琴减字查询

古琴左手弹法《逗》古琴减字查询

古琴教程

古琴单弦弹法《半扶》古琴减字查询

古琴单弦弹法《半扶》古琴减字查询

古琴教程

古琴齐奏《古风操》梓又古琴馆学员

古琴齐奏《古风操》梓又古琴馆学员

古琴演奏视频

关于大圣遗音琴

关于大圣遗音琴

古琴赏析

古琴散弦弹法《同起》古琴指法减字

古琴散弦弹法《同起》古琴指法减字

古琴教程

古琴右手指法《风送轻云势》手势图文详解

古琴右手指法《风送轻云势》手势图文详解

古琴指法

古琴数弦弹法《大间勾》古琴指法减字

古琴数弦弹法《大间勾》古琴指法减字

古琴教程

古琴是中国传统文化中最具代表性的乐器

古琴是中国传统文化中最具代表性的乐器

古琴百科

古琴表面油漆和胎漆,你是怎么区分的?

古琴表面油漆和胎漆,你是怎么区分的?

古琴选购

适合古琴初学者教材《触摸琴史》简介 古琴入门教材介绍

适合古琴初学者教材《触摸琴史》简介 古琴入门教材介绍

古琴百科

古琴54种指法介绍

古琴54种指法介绍

古琴指法

五声音阶的结构特点是什么?

五声音阶的结构特点是什么?

古琴入门

古琴谱[佳人曲/电影十面埋伏插曲]简谱+减字谱

古琴谱[佳人曲/电影十面埋伏插曲]简谱+减字谱

古琴曲谱

古琴通用谱字减字《调终》古琴指法减字

古琴通用谱字减字《调终》古琴指法减字

古琴教程

古琴右手指法《神龟出水势》手势图文详解

古琴右手指法《神龟出水势》手势图文详解

古琴指法

当代古琴人物《朱默涵》介绍

当代古琴人物《朱默涵》介绍

古琴名家

古琴名家《周公》档案

古琴名家《周公》档案

古琴名家

古琴的选购与鉴别技巧

古琴的选购与鉴别技巧

古琴选购

古琴谱大全[醉渔唱晚/卫仲乐演奏版]五线谱+减字谱

古琴谱大全[醉渔唱晚/卫仲乐演奏版]五线谱+减字谱

古琴曲谱

从零开始学古琴 | 65 古琴调音器的使用 | 新爱琴

从零开始学古琴 | 65 古琴调音器的使用 | 新爱琴

古琴视频教学

古琴流传了这么久,他在形制上有什么变化?

古琴流传了这么久,他在形制上有什么变化?

古琴入门

东坡夜寻的故事

东坡夜寻的故事

古琴百科

古琴隔位取音《进猱》古琴减字查询

古琴隔位取音《进猱》古琴减字查询

古琴教程

当代古琴人物《张蔚君》介绍

当代古琴人物《张蔚君》介绍

古琴名家

龚一古琴独奏《长门怨》视频欣赏

龚一古琴独奏《长门怨》视频欣赏

古琴演奏视频

宋代传世古琴《潇湘水云.仲尼式》档案

宋代传世古琴《潇湘水云.仲尼式》档案

古琴赏析

古琴启蒙知识问答

古琴启蒙知识问答

古琴入门

神农式古琴《龚一藏正吟琴》高清图片及简介

神农式古琴《龚一藏正吟琴》高清图片及简介

古琴赏析

宋代传世古琴《鹤舞龙翔.连珠式》档案

宋代传世古琴《鹤舞龙翔.连珠式》档案

古琴赏析

传统古琴谱《天风环佩》管平湖

传统古琴谱《天风环佩》管平湖

古琴曲谱

什么叫做“无本色韵”?

什么叫做“无本色韵”?

古琴入门

古琴考级乐谱《神人畅》四级曲目

古琴考级乐谱《神人畅》四级曲目

古琴曲谱

古琴左手指法《苍龙入海势》手势图文详解

古琴左手指法《苍龙入海势》手势图文详解

古琴指法

宋代传世古琴《片秋.仲尼式》档案

宋代传世古琴《片秋.仲尼式》档案

古琴赏析

古琴谱[平沙落雁/许光毅记谱]简谱+减字谱

古琴谱[平沙落雁/许光毅记谱]简谱+减字谱

古琴曲谱

古琴都有哪些部件组成?叫什么名称?

古琴都有哪些部件组成?叫什么名称?

古琴入门

古琴《广陵散》减字摘要:就中外出指搯起

古琴《广陵散》减字摘要:就中外出指搯起

古琴教程

琴声十六法/一曰轻 要点浅释

琴声十六法/一曰轻 要点浅释

古琴教程

琴歌《古怨》

琴歌《古怨》

古琴百科

明代传世古琴《壑雷.落霞式》简介

明代传世古琴《壑雷.落霞式》简介

古琴赏析

古琴曲慨古吟简介

古琴曲慨古吟简介

古琴百科

古琴与书房文化

古琴与书房文化

古琴百科

当代古琴人物《刘善教》介绍

当代古琴人物《刘善教》介绍

古琴名家

唐代传世古琴《大圣遗音.伏羲式》档案

唐代传世古琴《大圣遗音.伏羲式》档案

古琴赏析

古琴初级《基本指法》教学视频

古琴初级《基本指法》教学视频

古琴视频教学

琴遁集 古琴指法姿势 八法名实辨 抹

琴遁集 古琴指法姿势 八法名实辨 抹

古琴教程

当代古琴人物《王鹏》介绍

当代古琴人物《王鹏》介绍

古琴名家

管平湖古琴谱《良宵引》

管平湖古琴谱《良宵引》

古琴曲谱

浦城派古琴创始人及代表曲目简介

浦城派古琴创始人及代表曲目简介

古琴百科

古筝琴弦的钢丝扭曲对声音有影响吗?

古筝琴弦的钢丝扭曲对声音有影响吗?

古琴维护保养

古琴节奏谱字《慢》古琴减字查询

古琴节奏谱字《慢》古琴减字查询

古琴教程

正确练习古琴

正确练习古琴

古琴教程

吴文光·虞山吴门琴韵《吴文光·古琴名曲·梅花三弄》专辑WAV音乐下载

吴文光·虞山吴门琴韵《吴文光·古琴名曲·梅花三弄》专辑WAV音乐下载

古琴下载

古琴流派与传承[虞山派]

古琴流派与传承[虞山派]

古琴百科

古琴曲《风雷引》乐谱及简介

古琴曲《风雷引》乐谱及简介

古琴曲谱

古琴购买攻略

古琴购买攻略

古琴选购

当代古琴人物《裴金宝》介绍

当代古琴人物《裴金宝》介绍

古琴名家

清代传世古琴《山水清音.仲尼式》简介

清代传世古琴《山水清音.仲尼式》简介

古琴赏析

古琴难检难查减字查询《连涓》古琴减字大全

古琴难检难查减字查询《连涓》古琴减字大全

古琴教程

古琴隔位取音《分开》古琴减字查询

古琴隔位取音《分开》古琴减字查询

古琴教程

常听人说“大音希声,大象无形”。这句话该如何解释?

常听人说“大音希声,大象无形”。这句话该如何解释?

古琴入门

宋代传世古琴《玉壶冰.神农式》档案

宋代传世古琴《玉壶冰.神农式》档案

古琴赏析

古琴隔位取音《对起》古琴减字查询

古琴隔位取音《对起》古琴减字查询

古琴教程

古琴可以自学吗?

古琴可以自学吗?

古琴入门

古琴独奏《泛沧浪》视频欣赏

古琴独奏《泛沧浪》视频欣赏

古琴演奏视频

当代古琴人物《李凤云》介绍

当代古琴人物《李凤云》介绍

古琴名家

古琴曲《长清》乐谱及简介

古琴曲《长清》乐谱及简介

古琴曲谱

古琴的制作与鉴别技巧

古琴的制作与鉴别技巧

古琴教程

什么是古琴的正调?

什么是古琴的正调?

古琴入门

古琴的十个基本知识点

古琴的十个基本知识点

古琴入门

吴景略古琴谱《胡笳十八拍》

吴景略古琴谱《胡笳十八拍》

古琴曲谱

古琴曲《梅花三弄》乐谱及简介

古琴曲《梅花三弄》乐谱及简介

古琴曲谱

古琴文化经久不衰的原因

古琴文化经久不衰的原因

古琴百科

成公亮古琴曲《龙朔操》研究

成公亮古琴曲《龙朔操》研究

古琴百科

请问弹古琴时手和指甲的保护要注意什么?

请问弹古琴时手和指甲的保护要注意什么?

古琴入门

古琴节奏

古琴节奏

古琴百科

虞山琴派的渊源及流变考略

虞山琴派的渊源及流变考略

古琴百科

论音节/徐立孙

论音节/徐立孙

古琴百科

古琴的常用材质

古琴的常用材质

古琴百科

日本人眼中的中国古琴

日本人眼中的中国古琴

古琴百科

古琴流派与传承[梅庵派]

古琴流派与传承[梅庵派]

古琴百科

一对新人在古琴曲《凤求凰》中行汉式婚礼

一对新人在古琴曲《凤求凰》中行汉式婚礼

古琴百科

吴钊老师谈古琴的传承

吴钊老师谈古琴的传承

古琴百科

离骚《神奇秘谱》管平湖

离骚《神奇秘谱》管平湖

古琴百科

钢琴 吉他 长笛 电子琴 架子鼓 萨克斯 手风琴 口琴 陶笛 小提琴 单簧管 ukulele 小号 双簧管 圆号 长号 电钢琴 电吉他 贝司 风笛 口风琴 马林巴 竖琴 大提琴 竖笛
古筝 二胡 笛子 洞箫 古琴 中阮 葫芦丝 琵琶 巴乌 尺八 唢呐 板胡 高胡 京胡 柳琴 三弦 扬琴 月琴 马头琴
曲谱大全 戏曲学习 交响乐 歌剧学习 乐理知识 乐器种类 名家名曲 音乐百科 著名乐团 乐器考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