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琴五音静心冥想疗愈内涵
佚名 网络古琴除了修身养性之外,还有一个重要的功能,就是疗愈和养生。《黄帝内经》里最神秘的内容就是那些音律和五行的关系。
中国古代的大学者们太懂音乐了,把乐音当命,知道每个声音都事关重大的关系到阴阳的磁场。
每个调,每根弦,都关系到五行,风水和节气,生怕乐律错了就会要了命。
比如羽调过忧了,生湿寒;徵调太厉了,生燥上火。每个音都有魔鬼的一面,尤其是那些升降音,很有乱情的危险。
升降音象征着不确定的声音,而不确定的因素就是歧途。因此翻烂了能找到的琴谱,有变音的乐曲少之又少,大部分的曲子都遵守着五音之正。
几千年来,古琴不仅滋养了中国人的性情,更为祖国医学的发展提供了巨大的理论和实践支撑。下面,带着大家详细了解古琴的疗愈和养生功能。
01 五音与五行 我们都知道,五行是中国哲学的一种系统观,广泛用于中医、堪舆、命理、相术和占卜等方面。
《尚书·洪范》记载:“五行:一曰水,二曰火,三曰木,四曰金,五曰土。
水曰润下,火曰炎上,木曰曲直(弯曲,舒张),金曰从革(成分致密,善分割),土爰稼穑(意指播种收获)。润下作咸,炎上作苦,曲直作酸,从革作辛,稼穑作甘。”
五音又称五声。它是中国最古老的音阶,即宫、商、角、徵、羽。而五音和五行之间,具有一一对应的关系。
《灵枢·邪客》中把宫、商、角jue、徵zhǐ、羽五音,与五脏相配:
脾应宫,其声漫而缓;肺应商,其声促以清;肝应角,其声呼以长;心应徵,其声雄以明;肾应羽,其声沉以细,此为五脏正音。
02 古琴的疗愈和养生 古琴最初只有五根弦,分别为宫、商、角jue、徵zhǐ、羽,后来文王和武王分别加一根,是为今天的七弦琴。
古琴的五音疗法,就是根据中医传统的阴阳五行理论和五音对应,用角、徵、宫、商、羽五种不同的音调的音乐来治疗疾病。
在两千年前,中医的经典著作《黄帝内经》就提出了“五音疗疾”的观点。《黄帝内经·灵枢·邪客》中云:“天有五音,人有五脏;天有六律,人有六腑。此人与天地相参。”
中医认为,五音,即角、徵、宫、商、羽,对应五行(木、火、土、金、水),并与人的五脏和五种情志相连。
如宫调式乐曲,悠扬沉静、淳厚庄重,有如“土”般宽厚结实,可入脾;商调式乐曲,高亢悲壮、铿锵雄伟,具有“金”之特性,可入肺
角调式乐曲,朝气蓬勃,生机盎然,具有“木”之特性,可入肝;徵调式乐曲,热烈欢快、活泼轻松,具有“火”之特性,可人心;
羽调式音乐,凄切哀怨,苍凉柔润,如行云流水,具有“水”之特性,可入肾。
中医的“五音疗疾”就是根据五种调式音乐的特性与五脏五行的关系来选择曲目,以调和情志,调理脏腑,平衡阴阳,达到保持机体气机动态平衡、维护人体健康的目的。
当今社会纷繁复杂,物质生活的丰富加速了人们的生活节奏。
在这样一个高速发展的社会当中,人们身体的健康状况受到环境和速食主义生活方式的影响,亚健康成为很多人生活的常态。
《黄帝内经》云:“不治已病治未病。”古琴清心、静心、养心的治疗思想就是对人体疾病最大的预防,同时也提示着人们一个健康的生活方式是最为重要的。
那么,那些琴曲对应五脏呢。
宫调式:乐曲的风格主要是悠扬沉静、温厚庄重,给人以浓重厚实的感觉。
根据五音通五脏的理论,宫音入脾,对脾胃系统作用比较明显,促进消化系统,滋补气血,旺盛食欲,同时能够安定情绪,稳定神经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