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琴曲《归去来辞》介绍
佚名 网络好吧,说《归去来辞》自然得先从陶渊明说起。陶渊明在后世的文坛是个标杆性人物,他的超然隐逸为历代文人墨客所称颂乃至肖仿,身后之名远贵于生前。陶渊明出身官宦人家,虽然是个没落官宦,但书香门第还是当得起的,所以自幼博览群书,也颇有经天纬地之志。
奈何第一当时是门第观念很重,非王谢堂前,难以入仕取得象样的官职,这一点从当时的著名八卦小报《世说新语》可见一斑,上面记录的尽是当代名流的花边新闻,而所谓名流,基本是世家,象陶渊明这样的庶民不得出镜;第二当时天师道也即五斗米道横行,侵染皇族贵族,不入道者也很难在政坛立足,陶渊明留下的“不为五斗米折腰”的典故讲的就是不愿向一个信奉五斗米道的督邮低头的事。
因这两个原由,加上他本人个性高傲而卓然,几次就官,都很难融入官场,更别提升官了。终于,陶渊明认清形势,趁着妹妹的丧事,辞官而去,从此远离官场,回归田园。
这是《归去来辞》创作的大背景。
由此来看,陶渊明的隐逸,其实是不得己而为这,这也就是为什么全诗尤其是首尾两段,读起来有那些一丝淡淡的无奈,甚至不情愿,又不得不自我宽解和自我说服的味道。另一方面,陶渊明除却儒家的治国平天下思想,又深受老庄的影响,向往自由恬淡的家庭生活,所以,一旦“乃瞻衡宇”,骨子里的五柳先生的那种超脱不羁、任真自得便占了上风,不由得“载欣载奔”,投向田园生活。
和很多历史文化名人一样,陶渊明生前穷困潦倒,死后荣宠万世。在他所生活的当世,他少为人知,不过就是他身边的亲友同乡尊他、敬他、接济他一家的生活,他死后几十年,南朝梁昭明太子给他做传,这根标杆才慢慢树起来,最终成为后世文人遁世的楷模。
陶渊明曾祖晋朝大司马陶侃,也算是了不起的人物,但到了陶渊明父亲,这一支已经没落,连名字都没有留下,史书说陶渊明的父亲生性恬淡,貌似也做个小官,但很不经意。陶渊明年方八岁,父亲就去世了,他与妹妹随着母亲到外公家生活,外公家也是书香门第,所以陶渊明倒是自幼饱读诗书,儒、道兼修,这也就造成他身兼入世与出世两种志趣的原因。
不过,总体来说,他所生活的时代是中国历史上最讲究门第的时代,陶渊明出生前后,王谢名人正玩着高雅的兰亭聚会,等闲的人是进不到那个圈子的。何以表现这种门第的森严呢?据说有一个皇帝的宠臣(出身普通家族)想在朝中与王姓贵族并坐,虽然皇帝是个昏君加暴君,但在这件事上居然不能替自己的宠臣做主,只能说:你自己去问吧。结果新宠的要求被老牌贵族断然拒绝,碰了一鼻子灰回来。由此可见普通士族任你是怎么样的天才地才都是很难混进核心政治圈的。这也从一个方面解释了后世大大有名的陶渊明何以竟未被收录在当世最著名的八卦小报《世说新语》中。
陶渊明从本性上讲大概是随了他的父亲的淡薄名利。另一方面,以我的私下揣摩,他八岁丧父,与母亲寄于外公的蓠下求生活,这种经历,对一个少年的成长影响必然是极大的,很有可能这段经历使他尝尽了人情冷暖,又使他缺少与人正常交流、交往的锻炼,最终造就了他一方面想入世换个功成名就,另一方面又难以入世与世人同流,所以,误入尘网中,一去三十年却一无斩获,不得不退居田园,以逃遁那些他所不擅长的世俗往来。
从很多文献中可以看到他的特立独行,比如朋友来访他会喝到“我醉欲眠君且去”,这种场景,写在诗文里是种洒脱和真性情的浪漫,但不妨想一想,落在现实中,有多少正常人能消受这种气质。其在官场无法适应也就很正常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