诸城派古琴的起源
佚名 网络诸城位于山东半岛东南部,地兼齐鲁,带山负海,既崇文教,亦尚功名,自古为礼乐之邦,贤豪辈出,文化积淀深厚。早在先秦两汉之际,这里曾为儒林之堂奥,经师之渊薮。无论齐学、鲁学、今文、古文,乃至黄老百家,均能在这里找到其代表人物。以被奉为三代政纲之本,百家学派渊源的《易》学为例,就有孙虞、王同、梁丘贺、梁丘临、鲁伯、邴丹、王璜等多家。两汉以后,虽有五胡云扰,金元腥秽,诸城儒学之绪,仍绵延不绝。
诸城一带,民风强劲质直,用苏轼的话说就是“号称持节之邦”,其民间歌谣、音乐,都有着很深的积淀,苏轼在《仇池笔记》《东坡志林》中,提及熙宁年间他任密州太守时,庐江文勋以事到诸城,带来《阳关三叠》的古谱。《阳关三叠》苍凉深远,与诸城古乐府《东武吟》颇有相通之处。苏轼离开密州时,在写给他的继任者孔宗翰的《和孔密州五绝》中有“阳关三叠君须秘,除却胶西不解歌”之句。
山东诸城琴派兴起于19 世纪初期,至今已有近二百年的历史。目前发现此派最早的琴家是清嘉庆年间历城(今济南)毛式郇先生(字伯雨、圻子,约1775—1884 ),其手稿《龙吟馆琴谱》抄录的八首曲目为诸城派之祖谱。此谱原为荷兰汉学家高罗佩收藏,现收藏于荷兰莱顿大学图书馆。为孤本琴谱,弥足珍贵。
据现在掌握的资料来看,诸城古琴较早的琴家有王溥长、王雩门两人,诸城古琴的祖等系出于“虞山”、“广陵”两派,至于这两个长江下游南岸的古琴流派何时传来山东,就无从查考了。在这两个古琴家的教学过程中,逐渐形成了两个不同的传授系统。
诸城琴派的琴家与琴谱
1 、王溥长父子和《桐荫山馆琴谱》
王溥长(1807—1886),字既甫,是山东诸城相王族,有关他的古琴事迹留下来的极少。只知他派宗虞山,并将琴艺传给他的两个儿子(王作祯、王文祯)和两个女儿。
王溥长既称虞山派,但他的师承,却并无可靠资料。只知道他的胞兄王寿常(恒甫)( 1795—1832 )也会弹琴,他父亲王式钰曾在贵州住过。从他的家庭情况来看,有可能是家传。
到19 世纪后半期,王溥长的儿子王作祯(心源,1842—1921 )的琴艺超过了他的父亲,在当时的齐鲁琴坛上,他与王雩门(冷泉)被称为“诸城二王”。20 世纪初,又出现了王心源的学生、古琴家王露(字心葵、号雨帆),这时又有“诸城三王”(又称“琅玡三王”)之说。
王溥长一支所传的琴谱有《桐荫山馆琴谱》,它是诸城琴派最重要的琴谱。是由王溥长(字既甫)——王作祯(字心源)——王熙麟(字秀南)祖孙三代传下来的。《桐荫山馆琴谱》收录了15首琴曲,是诸城古琴较早的曲子,后来的《琴谱正律》《玉鹤轩琴谱》《梅庵琴谱》等琴谱中的部分曲子,也都来源于此。这部琴谱在历代传授过程中辗转抄录,并无刻本。1960年4月,《桐荫山馆琴谱》 由北京古琴研究会油印了100 册。
2 、王雩门及其《琴谱正律》
王雩门(1807—1877) ,字冷泉,别号昙花子。据说他是金陵派,但王冷泉是跟谁学的,至今也无可靠线索。其后则有王燕卿、王占亭等传人。
王雩门辑订的《琴谱正律》,是诸城琴派的另一部重要琴谱,它所收集的琴曲主要来自《五知斋琴谱》,立调体系也与《五知斋》同,部分来自《桐荫山馆琴谱》,其中《长门怨》一曲,与诸城派琴谱《龙吟馆琴谱》相吻合。《琴谱正律》中的部分曲子曾经王雩门加工过。1961 年冬天,在济南詹澂秋(王露弟子)的旧书箱中发现了王雩门亲笔抄写的全部《琴谱正律》。其后,由张育瑾设法安排了这部琴谱的刻印工作。共油印50 本,使这部珍贵的资料免于失传。
从演奏风格来看,王溥长一支是清微淡远,它保留了虞山派的风格,传到其子王心源,在弹奏水平上则有了较大的提高。王雩门在风格上是绮丽缠绵,它保留了金陵派的风格。因此,两者的风格很不一致,足证他两人不是一个师承。
3 、王露及其《玉鹤轩琴谱》
王露(1878—1921) ,字心葵,师从王溥长之子王心源(作祯)先生习琴,兼研究王雩门(冷泉)先生琴谱,历十二载,融会贯通,并蓄南北。又东渡扶桑习西乐六载,归来后在山东济南成立德音琴社,其时从学者众。现代诸城琴派重要琴家詹智睿(字澂秋)即在此间从王露学琴。其他弟子还有安徽李华轩(荣寿)、浙江吴耕午(学绍)、济南向峻卿(文明)、沂水顾海门(石涛)等等。
1919 年,北京大学校长蔡元培请王露在北大授琴,琴社遂移北平。从学而有成就者甚众,遍及神州。如北京张友鹤、湖北杨心如、浙江章铁民、康白清等。在王露的演奏和教学中,也开始体现了诸城两个传授系统合流的趋向。此时,堪称诸城琴派最繁盛的一个阶段。王露精于制琴,监制250 余床新琴,多精品,分赠琴友,传播琴学,功莫大焉。
在北京大学任教期间,王露写的有关中国音乐的理论文章和辑订的部分古琴谱、琵琶谱,都发表在20 世纪20 年代出版的期刊《音乐杂志》上。编纂有《玉鹤轩琴谱》十五卷,收琴曲30 首,其中8 首与《龙吟馆琴谱》完全吻合,几乎未动分毫。可惜这位精通中外、博学多才的音乐家,在北大只工作了两年,即因疾回归故里,1921 年冬卒于私第之“耕云堂”,年仅44 岁。
诸城派另一传人王宾鲁(1867—1921) ,字燕卿,另辟蹊径,对诸城派的琴曲作了不同程度的加工,创立了更为接近民间的、通俗的弹法,逐渐形成了一个新的流派——梅庵派。作为诸城琴派的支流,梅庵琴派在近现代琴坛影响很大。
诸城琴派的艺术风格
从诸城古琴的发展来看,王溥长系的传人,到王作祯、王露为止,在琴技上确是有很大的提高和发展。但在审美上相对比较守旧,在艺术风格上以继承虞山派“清微淡远”琴风为主。而王宾鲁一系,后来发展成具有浓郁山东地方民间音乐风格的“梅庵派”,在演奏手法、艺术风格等方面都与原先的诸城派之琴风有所不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