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维与秦岭的阳关三叠
佚名 网络“对琴当歌,迎风弄清商。”古琴名曲《阳关三叠》音域宽广、音色深沉、余音悠远绕梁,曲韵含蓄、内敛,是“极度深沉”的迸发,屏息倾听,其味道深远而悠长。“味外之旨、韵外之致、弦外之音”,《阳关三叠》的高深旷远和八集系列片《大秦岭》的第三集《盛世佛音》、第四集《高山仰止》的意境不谋而合。本版稿件将通过对这两集内容的解读,揭示出秦岭与宗教、哲学息息相关的命题。
众器之中,琴德最优。
古琴因其清、和、淡、雅的音乐品格寄寓了文人凌风傲骨、超凡脱俗的处世心态,“琴者,情也;琴者,禁也。”吹箫抚琴、吟诗作画、登高远游、对酒当歌成为古代文人士大夫生活的生动写照。
本版以“阳关三叠”做题,王维是个绕不过去的人物。一首脱胎于《送元二使安西》的曲子,因为将原诗部分反复了三次,所以就定名为《阳关三叠》。
在蓝田县秦岭深处,有一条静谧幽深的山谷,名叫辋川。远在1400多年前的唐代,辋川就是水波含翠,山林相映的地方,盛唐大诗人王维晚年也就是在这里忘情山水,吟诗作画的。
王维一生曾四次出家隐居,其中就有三次选择了秦岭。沉醉于秦岭的山光水色,每日里悠闲自得的谈禅赋诗,礼佛作画,怎一幅超然尘世的隐居生活。做尚书右丞的时候,他甚至还在家里供养着僧侣,为的就是与他们说佛谈禅,探讨佛教真谛。有人记述王维当时生活时说,“平日茹素,不着彩衣,居室当中,只有茶铛、药臼、经案、绳床,此外一无所有,完全过着禅僧一般的生活。”这时的王维,以松林明月作伴,与湖光山色为友,终日里赋诗作画。
秦岭山中那宁静优美的自然景色,陶冶着王维的性情,这一阶段,他的诗歌创作达到了一个前所未有的至高境界。
玄奘与秦岭的学佛胜景
“长安三千金世界,终南百万玉楼台”,“一片白云遮不住,满山红叶尽为僧”,透过古人的诗句可以想见,在1000多年前,莽莽苍苍的秦岭山中是怎样一派蔚为壮观的学佛胜景,好似古琴中的散音部分嘹亮、浑厚,宏如铜钟;又如它的泛音部分透明如珠。
踏上西行之路的玄奘27岁,这位日后名震中外的翻译家、旅行家、佛学大师和中印文化交流的开拓者,从长安出发的那一刻,大唐盛世还在孕育之中。玄奘被秦岭——这座山岭的高迈雄浑深深震撼,他似乎预感到,一个伟大而强盛的时代即将在这座大山的护佑下诞生。那一刻,秦岭的深沉博大给玄奘留下了难以磨灭的印象。多年以后,当玄奘再一次面对这座山脉时,他敬仰有加地称秦岭为“众山之祖”。
玄奘曾经嘱托弟子,去世后把他葬在能看到“万山之祖”的秦岭脚下。唐高宗根据他的遗愿,将玄奘遗骨安葬在秦岭山区的白鹿原。
除了玄奘,还有安葬中国佛教文化的巨人鸠摩罗什的寺院——草堂寺,鉴真的六次东渡,在秦岭山中敬业寺度过三年的武则天对佛文化的发扬……莽莽秦岭之中,佛教在唐朝完成了它与中国传统文化的高度融合,谈起中国文明,后世人每每神往的是大唐王朝,而佛教文化便是盛唐文明犹为绚丽的一朵奇葩。
孙思邈在秦岭完成《千金方》
古琴名曲《阳关三叠》的韵味虚静高雅,要达到这样的意境,则要求弹琴者必须将外在环境与平和闲适的内在心境合而为一,才能达到琴曲中追求的心物相合、人琴合一的艺术境界。
而这种天人合一的思想与孙思邈研究医术的核心价值观——天人合一,阴阳协调,竟然有种异曲同工之妙。
距今1000多年以前,被称为中国古代医药学奠基者的孙思邈,就在太白山脚下度过了48年的漫长时光,在这里完成了他那部重要的药物学著作《千金方》。
就在孙思邈被中国道教尊为医圣之后,他在秦岭隐居的动因被披上了神秘的色彩。无论怎么说,孙思邈从小就喜爱“天下万物生于有,有生于无”的哲学智慧确是有据可查。据史书记载,孙思邈20岁的时候,就能把老子著述的《道德经》倒背如流。
天人合一,阴阳协调,辩证施治不单是孙思邈研究医术的核心价值观,同时也是中华中医文化的精髓。
老子在秦岭创作《道德经》
“琴者,禁也。禁止于邪,以正人心。”《琴诀》中讲:“琴为之乐,可以观风教,可以摄心魄,可以辨喜怒,可以悦情思,可以静神虑,可以壮胆勇,可以绝尘俗,可以格鬼神,此琴之善者也。”而琴乐清虚淡静的风格和意境,似乎也正是道家思想的反映。
位于秦岭山中的楼观台,2500年前因为有了与老子的联系,自古至今声名远扬。直到今天,从四面八方来到这里的游人,还是要虔诚毕恭地给老子,这位和西方的苏格拉底一样,为人类思想夜空带来犀利光芒的圣贤,点上一柱感恩的香火。
公元前516年,由于宫廷发生内乱,早已对周王室心灰意冷的老子于是骑上一头青牛,往函谷关以西的秦国而去,最终在函谷关停下脚步开始了《道德经》的写作。伴随着秦岭山中那飘忽不定的山岚雾气,昏暗的青灯之下,浩渺宇宙之间,天地万物,相依相存,相克相生,无穷无尽的自然法则,在老子的胸中升腾奔涌。他铺开竹简,用黝黑闪亮的笔墨,书写下那足以令后人景仰与骄傲的第一行字:“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还有“天地不仁,以万物为刍狗;圣人不仁,以百姓为刍狗。”
公元前516年,位于秦岭脚下的函谷关,注定要成为世界文明史上,最值得记忆和回味的一个地方。因为在老子讲出“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之前,世界上还没有哪一个人能够用如此简洁明了的语言,深刻阐释出宇宙万物之间,这种相克相生的哲学关系。从这个意义上说,2500年前函谷关关楼上的那一盏光焰暗淡的青灯,却注定成为照亮人类文明进程的不灭光焰。
古琴的音乐温柔敦厚、“德音之谓乐”和道家顺应自然、大音希声、清微淡远等思想的影响不谋而合。
编后语:
古琴经典曲目《阳关三叠》的韵味古朴、高雅、深沉、刚烈。而秦岭这座特殊山脉佑护下的宗教与哲学同样是深沉、旷远、古朴而雄浑。
不论是古代文人的谈禅赋诗、礼佛作画,还是佛文化的传播,《千金方》的诞生,老子与秦岭的结缘,使《道德经》这部伟大的著作从这里得以流传。这一切都为秦岭这座看似普通的大山平添了不同凡响的豪迈,也注定了秦岭与诸多文化相交相融的历史夙命。
有人将秦岭文化称之为中华民族文化的摇篮,一点都不为过。
拨开历史的云雾,博大宽厚的群山就像是一个巨大的摇篮,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2500年前,就在老子宣讲《道德经》的地方,如今早已是人去楼空,只有那巍巍秦岭,青山依旧,宁静安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