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学古琴需要掌握这些基础知识
佚名 网络 随着我市社会经济和文化各项事业的飞速发展,古琴艺术逐步被我市广大市民所瞩目,并已成为比重渐增的社会文化生活的组成部分。为了满足广大古琴爱好者的学习要求,现将顾梅羹、李祥霆、龚一等几位大师有关古琴方面的论著摘录整理如下,以飨读者。
一、古琴简介
古琴是我国最古老的弹拨乐器,是国乐之精粹。古琴的历史非常悠久,据传说已经有五千年的历史,有史可查也有三千年了,可以说基本贯穿于整个中华民族的文明史。在数千年的历史长河中,古琴融合了人们智慧的结晶,表现着华夏儿女对美好事物的赞颂与追求,并逐渐发展、完善至今,其魅力自然与众不同。它是一种浓缩了中国传统文化内涵的艺术形式,是传统高雅艺术的典型代表,深刻影响了中国传统文化的各个方面,其意义与价值远远超出了一般的传统音乐。
古琴长三尺六寸五分,象征一年三百六十五天;宽六寸,象征六合;厚二寸,富天地阴阳之气。琴面上有标示音位的十三个徽,象征一年中的十二个月与四年一次的闰月。传说古琴本有五根弦,按着宫、商、角、征、羽定弦,分别代表着金、木、水、火、土五位元素,后来周文王加一弦,周武王加一弦,故得七弦。其琴面拱圆,底板平坦,与古时天圆地方之说相应和。架弦的岳山、龙龈,支琴的雁足,发音的龙池与凤沼等形象与神奇的比喻,蕴涵了古时人们对青山绿水的喜爱与对华夏文明的执着。
作为一件乐器,它音色优美、深邃,拥有三种不同音色:泛音幽雅、飘逸、空灵,仿若天籁之音,故称天声;散音深远、雄浑、厚重,有如钟磬之声,故称地声;按音细腻、柔润而略带忧伤,极似人的吟唱,故称人声。天、地、人三者相互补充、相互辉映、相得益彰,架构了古琴丰富的音乐艺术表现平台。《高山》、《流水》、《梅花三弄》、《平沙落雁》、《阳关三叠》、《酒狂》、《关山月》等三千余首悠远、动听的古曲和大量关于琴家、琴论、琴制、琴艺的文献,更为后人留下了不可多得的文化遗产。
我国最早的诗歌总集《诗经》里曾多次提到古琴——“我有嘉宾、鼓瑟鼓琴”。“椅桐梓漆,爰伐琴瑟”。“琴瑟在御,莫不静好”。《吕氏春秋·本味篇》里,记述了春秋时楚国著名琴家伯牙鼓琴——高山、流水,而钟子期听后感慨道:“巍巍乎志在高山,洋洋乎志在流水。”从此二人成为知音。春秋末年的孔子既是思想家、教育家,又是一位音乐家,他不但会弹古琴,而且技艺娴熟。他曾向师襄学弹《文王操》,能把乐曲内容完美地表现出来,并有着惊人的鉴赏能力。他教授的“六艺”之中的“乐”,就有弹琴诵诗的内容。他还作有《获麟操》、《猗兰操》等琴曲。西汉的大文学家司马相如曾为卓文君弹唱《凤求凰》,从而成就了一段美满姻缘,被后世传为佳话。东汉的蔡邕既是弹琴圣手,又是作曲名家,也是制琴大师。据《后汉书·蔡邕传》中记载:蔡邕在吴地时,有一次邻居家烧柴做饭,他听到柴木在火中发出清脆的爆裂声,知是良材,立刻向邻人索要出来,制成琴后果然音色优美,因琴尾还带有焦痕,故被人们称为“焦尾琴”。这张琴同齐桓公的“号钟”、楚庄公的“绕梁”、司马相如的“绿绮”共同被誉为中国古代四大名琴。魏晋时期的琴家嵇康,位居“竹林七贤”之首。他博学多才,崇尚老子、庄子,音乐上颇有造诣,政治上鄙视腐败政权。他后来被司马氏杀害,临刑前还从容弹奏《广陵散》,以表述愤恨不平之情,成为千古传诵的佳话,因此也就有了“《广陵散》从此绝矣”之说。可以说,有关古琴的传说、史实和文学作品不胜枚举。
除此之外,古琴又是一件工艺品——在上好木料(面板一般用梧桐木、杉木,底板一般用杉木或梓木)制成的琴身上髹(即上漆)上乌黑镜亮的漆胎层,漆胎里还会掺上鹿角灰、八宝灰(金粉和孔雀石、玛瑙、翡翠等珍贵玉石碾碎混合)。十三颗徽有螺钿、玉石、金、银等多种质地。调弦的琴轸也有木头、象牙、牛角、玉石等各种材质。丝织的穗更为古琴添上了几分秀美。装琴的琴囊用的是典雅华贵的绸缎,有的琴还用紫檀或黄花梨等珍贵木材做成的琴匣来盛装,琴匣内外还会有精美的雕刻。由于古琴制作精巧,且音色动听,琴的主人们往往以琴为宝,并根据其特点、音色等来为琴取名,连同对琴的赞美的诗句一并镌刻在琴的底板上。
现收藏于故宫博物院的唐代名琴“九霄环佩”的形状是伏羲式,底板上还刻有诗句、铭文——龙池上方刻篆书“九霄环佩”四个字,龙池下方刻篆书“包含”大印一方,再下是苏东坡的一首诗:“蔼蔼春风细,琅琅环佩音,垂帘新燕语,沧海老龙吟。苏轼记”二十三个字。龙池左方刻“超迹苍宵,逍遥太极。庭坚”十个字,右方刻“泠然希太古,诗梦斋珍藏”十个字及“诗梦斋印”一方。凤沼上方刻楷书“三唐琴榭”一椭圆小印,沼下方刻篆书“楚圆藏琴”印一方。琴腹内纳音左侧刻楷书“开元癸丑三年斫”七个字,此琴传为唐时西蜀雷霄所制。
古琴有多种样式,南宋田芝翁所辑《太古遗音》(宋人摹本),是我国最早载有古琴样式的琴论专著,上面绘有三十八种琴式:神农、伏羲、灵机、响泉、凤式、连珠、仲尼、列子、伶官、师旷、落霞等琴式,最常见的为仲尼、伏羲、连珠、落霞、蕉叶等样式。琴式的取名多来自发明者的名号、神话传说、历史典故或自然界的物象,每种名称都有着自身的特定含义。
历代文人墨客专门为古琴所写的诗、词、歌、赋就有厚厚的一大本。唐代著名诗人李白就曾写过“为我一挥手、如听万壑松”的诗句。
琴中有天、有地、有人;有年、有月、有日;有山、有水;有龙、有凤;有北辰、五行等等,真如一个小宇宙。它历经沧桑仍朴实无华,充满神韵却毫不招摇。它以自身的魅力向世人诉说着中华民族悠久的历史,昭示了华夏儿女那颗深沉而质朴的心。
二、怎样学好古琴
“怎样学好古琴?”是一个很普通又很值得讨论的问题。这个问题在琴人范围内还可能存在着不尽相同的看法,莫衷一是,但古琴作为一种乐器,它和二胡、琵琶、钢琴、小提琴一样,学习进程是由浅人深、由易到难、由入门到深造,其规律与过程应该是一样的。
在操缦之初开指之时,习弹者应掌握好较为正确的演奏方法,懂得运指的基本原理。通过练习,理解并掌握其中的规则。习弹者可在教师的指导下仔细体会认真练习,使之方法正确,运力自如,音色圆润变化得当,姿势舒展大方、美观自然。其实讲究基本指法,运指的正确,是包括古琴在内的所有乐器演奏的同一要求。不少琴师在教学中将《仙翁操》、《秋风词》等小曲列为开指乐曲,就是因为这些乐曲本身具有着练习曲的性质和功能。有的个别琴生入门开指就要学某一首大、中型乐曲,其求学心情可以理解,但绝非上策。开指初学之时,非但没有必要去学高难度、高知名度的经典乐曲,而且在弹“练习曲”时也不可操之过急、急功求“进”。因为只有掌握了正确的牢固的基本功,才会有提高和深造的基础保证。可见,初始的“开指”教学是十分重要的一课。
在练习一首正规乐曲的时候,也需要有针对性的练习程序。因为练习曲的基本功训练不可能包罗所有的技术技巧训练,何况演奏的技术、技巧也在不断地发展。因此,有必要进行有目标有针对性的、抓住关键突出重点的练习。
最后则是通过精雕细刻的处理,通过演奏表达乐曲的思想感情、完成艺术形象的塑造。
练琴方法具体如下:
(一)在练琴过程中,要始终保持全身放松,内心平和。对于指法的掌握可以有认真努力的意识,不要有急躁强制的成分。要允许有从不会到会,从生到熟,从浅到深的过程。甚至允许这个过程时间长些,以免欲速则不达。初学时会感到左手名指按弦时疼痛,则应停下,过一会儿再练,以免磨出水泡,更不要磨破。如果已经起泡,要停止练习,一直到水泡全消才可以再练习,如果磨破了手指,必须待完全愈合之后才可以再练习。如果两臂或指、腕有酸、累的感觉,则是方法有误及局部紧张所致,更要立刻停下来活动活动,放松一下再练。在跪指练习时,一开始可以只做“跪”的动作放在弦上而不必真按到弦上去。经过若干天,按弦的部位渐渐不太疼时,再一点点增加力度,正式按弦演奏。
(二)应该每日都安排时间练习,而不应一停多日,或一练数小时。一次数小时的效果不能代替每日一小时的功效。
(五)对左手按弦的要求是,在按音实在的情况下,最可能小的力度,小到如果再小音就哑了的程度为宜。初学者很难做到,但应随时提起自己注意,去感觉用力的放松和节省,这节省也是为了左手的灵活的运用。在练习按音左右移指时,要保持力度的不增不减。而且要以慢速练习,先看到音位,再移指过去,不能盲目的、随意的、无效的重复。
(六)在练习时要试着体会和考察琴曲甚至练习曲中的句逗,将音一组一组的划分明确。背谱同时看着左手练习。乐曲中的乐逗、乐句、乐段,由小到大,由部分到整体的累积式去练习,会更有效些。在练习中也要分别观察两手是否正确,是否紧张。要正确的弹出一组组的音,一个个句子。而且每个句子或每组音,都需多次反复才能练好。又要将全曲从头到尾中间不停顿的整体练习。才能有利于真正掌握。在练琴时,心中要默唱所演奏的旋律,以心中的旋律来支配和掌握两手的演奏动作。
(七)在听录音时,最好能跟着唱出来,至少要心中默唱,而且用手或脚每拍打一下。在初学琴者弹琴时用脚来这样打每拍一下是必要的。但随着演奏程度的提高,又要去掉这个打拍子的动作。有一拍一拍,一下一下的感觉,作为音乐的节奏依靠和尺度即可。
(八)在可以背谱完整的弹下一个曲子之后,可以用录音机录下自己的演奏,客观地反复地听,可以清楚地发现问题,有利于重点练习克服出现问题的地方。如能够录下像来客观审看自己,自然更好。
(九)初学时模仿是一个有效的方法。在已经能比较熟练地背谱弹上那一个曲子时,可以将琴弦调到老师提供的录音资料的曲子相同的音高跟着录音弹,以前许多人教琴所用的对弹方法,也就是这种以模仿为主的方法。
三、弹琴的宜忌
演奏时,不仅五官四肢的形态动作有一定的规范,就是精神,思想呼吸都不能散漫粗野,才能达到妙境,尤其在初学的时候,必须首先打好基础,习练纯熟,以免日久习惯成性,难以更改。古人于此,清规戒律极多。兹将所宜所忌,择其最关重要者,条列于下,学者必须时时自省,注意纠正,自然就范了。
(一)精神要宁静,身体要端正,不可浮躁歪斜。
(二)思想要纯洁,情意要专注,不可杂乱散漫。
(三)呼吸要匀调,视听要集中,不可粗暴放纵。
(四)手指动作要简静,不可繁乱,用指又须甲肉相兼,甲多则声音焦燥,肉多则声音混浊,兼而用之,其声自然清润激切。
(五)两手用力都要不觉,不可努张过度,轻要不浮,重要不粗。
(六)大指按弦,不可以食指捏住作圈,帮助用力,不可张开虎口。
(七)名指按弦,要末节凸出,不可凹下,凹下称为折指,按不能坚。又不可以中指压其上帮贴用力。
(八)食指弹弦,大指虽可抵送,但不可捏紧,以免影响食指发力。
(九)左右手指取势,要文雅美观,左手各指不可粘连伏于弦上,右手各指不可握拳靠在岳边,两手小指虽禁不用,但要伸直,不可屈曲。
(十)形态虽要严肃,不可极度紧张,努目张口。动作虽要活泼,不可流于油滑取媚打花。
四、新制古琴的选择
弹琴的人和只作收藏的人不同,首先要买一张能用的琴。尤其是买新制的古琴如不能用,对弹琴的人来说是最大的遗憾。那么一张能用的琴起码应该有什么样的条件呢?
(一)首先要弦能下指,也就是说琴弦离琴面不可过高,过高叫做抗指,会影响弹琴方法甚至累坏手指。通常以七徽的位置说,琴弦离琴面应在0.5厘米为宜。如过低,易产生煞音(或叫沙音),而且空弦可能会拍打琴面。对岳山来说,如1.5厘米高而琴又不抗指,则最为理想。有的琴中部下弯,俗称折腰,这样的琴也是要抗指的(相反,如果拱背,则会有抑弦、沙音等问题)。
(二)琴面不可过于扁平。过于扁平,左手按七弦尚无妨碍,在七徽或七徽以上按一、二、三、四弦就会感到困难。琴面扁平是一弦到七弦之间的弦路上弧度过小,有的琴在四、五徽处弦路上真的就几乎是平面,这样的琴不可用。有的琴虽有扁平之病,但因弦外的两侧弧度很大,或只在四徽以上才呈扁平状,这样的问题还是可以被忽略掉的。
(三)弦距不可过宽过窄。弦距的宽窄是指岳山处琴弦间的距离。有的琴因取料不足而两条弦之间距离很窄,会令弹琴的人手指变得拘谨平板。过宽则会感到不易控制,应以1.7厘米为宜,多数古代琴都是差不多这样的弦距。这样弦路练出来的演奏习惯,可以适应大多数情况下所遇到的琴。琴尾弦距以一弦至七弦之间在3.5厘米为多见和适当。
(四)琴的有效弦长是指由岳山到尾部龙龈之间的长度,以110厘米至111厘米为常制。琴弦短于108厘米,则弦会太松,张力不足,振动不够,发不出应有的音质和音量。如弦长于上述指标,则音高很难达到标准要求(即使达音高到了标准,可能出现难以下指或易断弦问题)。
(五)琴面要平整。有的琴面制作不精细,除了漆不平整不光滑外,尚且有高低凹凸现象,则会产生煞音(或叫沙音)。挑选时,可以把琴面对着光慢慢前后左右偏转,如琴面反光,所有不平,明显可见。在该处按弦拨奏并做左手左右移动,可能会有沙音,如未产生沙音,则也可不计。
一张琴不管其他方面如何,上面各项如无问题,此琴就可以落指了。至少做指法的练习是可以用的了。
一、古琴简介
古琴是我国最古老的弹拨乐器,是国乐之精粹。古琴的历史非常悠久,据传说已经有五千年的历史,有史可查也有三千年了,可以说基本贯穿于整个中华民族的文明史。在数千年的历史长河中,古琴融合了人们智慧的结晶,表现着华夏儿女对美好事物的赞颂与追求,并逐渐发展、完善至今,其魅力自然与众不同。它是一种浓缩了中国传统文化内涵的艺术形式,是传统高雅艺术的典型代表,深刻影响了中国传统文化的各个方面,其意义与价值远远超出了一般的传统音乐。
古琴长三尺六寸五分,象征一年三百六十五天;宽六寸,象征六合;厚二寸,富天地阴阳之气。琴面上有标示音位的十三个徽,象征一年中的十二个月与四年一次的闰月。传说古琴本有五根弦,按着宫、商、角、征、羽定弦,分别代表着金、木、水、火、土五位元素,后来周文王加一弦,周武王加一弦,故得七弦。其琴面拱圆,底板平坦,与古时天圆地方之说相应和。架弦的岳山、龙龈,支琴的雁足,发音的龙池与凤沼等形象与神奇的比喻,蕴涵了古时人们对青山绿水的喜爱与对华夏文明的执着。
作为一件乐器,它音色优美、深邃,拥有三种不同音色:泛音幽雅、飘逸、空灵,仿若天籁之音,故称天声;散音深远、雄浑、厚重,有如钟磬之声,故称地声;按音细腻、柔润而略带忧伤,极似人的吟唱,故称人声。天、地、人三者相互补充、相互辉映、相得益彰,架构了古琴丰富的音乐艺术表现平台。《高山》、《流水》、《梅花三弄》、《平沙落雁》、《阳关三叠》、《酒狂》、《关山月》等三千余首悠远、动听的古曲和大量关于琴家、琴论、琴制、琴艺的文献,更为后人留下了不可多得的文化遗产。
我国最早的诗歌总集《诗经》里曾多次提到古琴——“我有嘉宾、鼓瑟鼓琴”。“椅桐梓漆,爰伐琴瑟”。“琴瑟在御,莫不静好”。《吕氏春秋·本味篇》里,记述了春秋时楚国著名琴家伯牙鼓琴——高山、流水,而钟子期听后感慨道:“巍巍乎志在高山,洋洋乎志在流水。”从此二人成为知音。春秋末年的孔子既是思想家、教育家,又是一位音乐家,他不但会弹古琴,而且技艺娴熟。他曾向师襄学弹《文王操》,能把乐曲内容完美地表现出来,并有着惊人的鉴赏能力。他教授的“六艺”之中的“乐”,就有弹琴诵诗的内容。他还作有《获麟操》、《猗兰操》等琴曲。西汉的大文学家司马相如曾为卓文君弹唱《凤求凰》,从而成就了一段美满姻缘,被后世传为佳话。东汉的蔡邕既是弹琴圣手,又是作曲名家,也是制琴大师。据《后汉书·蔡邕传》中记载:蔡邕在吴地时,有一次邻居家烧柴做饭,他听到柴木在火中发出清脆的爆裂声,知是良材,立刻向邻人索要出来,制成琴后果然音色优美,因琴尾还带有焦痕,故被人们称为“焦尾琴”。这张琴同齐桓公的“号钟”、楚庄公的“绕梁”、司马相如的“绿绮”共同被誉为中国古代四大名琴。魏晋时期的琴家嵇康,位居“竹林七贤”之首。他博学多才,崇尚老子、庄子,音乐上颇有造诣,政治上鄙视腐败政权。他后来被司马氏杀害,临刑前还从容弹奏《广陵散》,以表述愤恨不平之情,成为千古传诵的佳话,因此也就有了“《广陵散》从此绝矣”之说。可以说,有关古琴的传说、史实和文学作品不胜枚举。
除此之外,古琴又是一件工艺品——在上好木料(面板一般用梧桐木、杉木,底板一般用杉木或梓木)制成的琴身上髹(即上漆)上乌黑镜亮的漆胎层,漆胎里还会掺上鹿角灰、八宝灰(金粉和孔雀石、玛瑙、翡翠等珍贵玉石碾碎混合)。十三颗徽有螺钿、玉石、金、银等多种质地。调弦的琴轸也有木头、象牙、牛角、玉石等各种材质。丝织的穗更为古琴添上了几分秀美。装琴的琴囊用的是典雅华贵的绸缎,有的琴还用紫檀或黄花梨等珍贵木材做成的琴匣来盛装,琴匣内外还会有精美的雕刻。由于古琴制作精巧,且音色动听,琴的主人们往往以琴为宝,并根据其特点、音色等来为琴取名,连同对琴的赞美的诗句一并镌刻在琴的底板上。
现收藏于故宫博物院的唐代名琴“九霄环佩”的形状是伏羲式,底板上还刻有诗句、铭文——龙池上方刻篆书“九霄环佩”四个字,龙池下方刻篆书“包含”大印一方,再下是苏东坡的一首诗:“蔼蔼春风细,琅琅环佩音,垂帘新燕语,沧海老龙吟。苏轼记”二十三个字。龙池左方刻“超迹苍宵,逍遥太极。庭坚”十个字,右方刻“泠然希太古,诗梦斋珍藏”十个字及“诗梦斋印”一方。凤沼上方刻楷书“三唐琴榭”一椭圆小印,沼下方刻篆书“楚圆藏琴”印一方。琴腹内纳音左侧刻楷书“开元癸丑三年斫”七个字,此琴传为唐时西蜀雷霄所制。
古琴有多种样式,南宋田芝翁所辑《太古遗音》(宋人摹本),是我国最早载有古琴样式的琴论专著,上面绘有三十八种琴式:神农、伏羲、灵机、响泉、凤式、连珠、仲尼、列子、伶官、师旷、落霞等琴式,最常见的为仲尼、伏羲、连珠、落霞、蕉叶等样式。琴式的取名多来自发明者的名号、神话传说、历史典故或自然界的物象,每种名称都有着自身的特定含义。
历代文人墨客专门为古琴所写的诗、词、歌、赋就有厚厚的一大本。唐代著名诗人李白就曾写过“为我一挥手、如听万壑松”的诗句。
琴中有天、有地、有人;有年、有月、有日;有山、有水;有龙、有凤;有北辰、五行等等,真如一个小宇宙。它历经沧桑仍朴实无华,充满神韵却毫不招摇。它以自身的魅力向世人诉说着中华民族悠久的历史,昭示了华夏儿女那颗深沉而质朴的心。
二、怎样学好古琴
“怎样学好古琴?”是一个很普通又很值得讨论的问题。这个问题在琴人范围内还可能存在着不尽相同的看法,莫衷一是,但古琴作为一种乐器,它和二胡、琵琶、钢琴、小提琴一样,学习进程是由浅人深、由易到难、由入门到深造,其规律与过程应该是一样的。
在操缦之初开指之时,习弹者应掌握好较为正确的演奏方法,懂得运指的基本原理。通过练习,理解并掌握其中的规则。习弹者可在教师的指导下仔细体会认真练习,使之方法正确,运力自如,音色圆润变化得当,姿势舒展大方、美观自然。其实讲究基本指法,运指的正确,是包括古琴在内的所有乐器演奏的同一要求。不少琴师在教学中将《仙翁操》、《秋风词》等小曲列为开指乐曲,就是因为这些乐曲本身具有着练习曲的性质和功能。有的个别琴生入门开指就要学某一首大、中型乐曲,其求学心情可以理解,但绝非上策。开指初学之时,非但没有必要去学高难度、高知名度的经典乐曲,而且在弹“练习曲”时也不可操之过急、急功求“进”。因为只有掌握了正确的牢固的基本功,才会有提高和深造的基础保证。可见,初始的“开指”教学是十分重要的一课。
在练习一首正规乐曲的时候,也需要有针对性的练习程序。因为练习曲的基本功训练不可能包罗所有的技术技巧训练,何况演奏的技术、技巧也在不断地发展。因此,有必要进行有目标有针对性的、抓住关键突出重点的练习。
最后则是通过精雕细刻的处理,通过演奏表达乐曲的思想感情、完成艺术形象的塑造。
练琴方法具体如下:
(一)在练琴过程中,要始终保持全身放松,内心平和。对于指法的掌握可以有认真努力的意识,不要有急躁强制的成分。要允许有从不会到会,从生到熟,从浅到深的过程。甚至允许这个过程时间长些,以免欲速则不达。初学时会感到左手名指按弦时疼痛,则应停下,过一会儿再练,以免磨出水泡,更不要磨破。如果已经起泡,要停止练习,一直到水泡全消才可以再练习,如果磨破了手指,必须待完全愈合之后才可以再练习。如果两臂或指、腕有酸、累的感觉,则是方法有误及局部紧张所致,更要立刻停下来活动活动,放松一下再练。在跪指练习时,一开始可以只做“跪”的动作放在弦上而不必真按到弦上去。经过若干天,按弦的部位渐渐不太疼时,再一点点增加力度,正式按弦演奏。
(二)应该每日都安排时间练习,而不应一停多日,或一练数小时。一次数小时的效果不能代替每日一小时的功效。
(五)对左手按弦的要求是,在按音实在的情况下,最可能小的力度,小到如果再小音就哑了的程度为宜。初学者很难做到,但应随时提起自己注意,去感觉用力的放松和节省,这节省也是为了左手的灵活的运用。在练习按音左右移指时,要保持力度的不增不减。而且要以慢速练习,先看到音位,再移指过去,不能盲目的、随意的、无效的重复。
(六)在练习时要试着体会和考察琴曲甚至练习曲中的句逗,将音一组一组的划分明确。背谱同时看着左手练习。乐曲中的乐逗、乐句、乐段,由小到大,由部分到整体的累积式去练习,会更有效些。在练习中也要分别观察两手是否正确,是否紧张。要正确的弹出一组组的音,一个个句子。而且每个句子或每组音,都需多次反复才能练好。又要将全曲从头到尾中间不停顿的整体练习。才能有利于真正掌握。在练琴时,心中要默唱所演奏的旋律,以心中的旋律来支配和掌握两手的演奏动作。
(七)在听录音时,最好能跟着唱出来,至少要心中默唱,而且用手或脚每拍打一下。在初学琴者弹琴时用脚来这样打每拍一下是必要的。但随着演奏程度的提高,又要去掉这个打拍子的动作。有一拍一拍,一下一下的感觉,作为音乐的节奏依靠和尺度即可。
(八)在可以背谱完整的弹下一个曲子之后,可以用录音机录下自己的演奏,客观地反复地听,可以清楚地发现问题,有利于重点练习克服出现问题的地方。如能够录下像来客观审看自己,自然更好。
(九)初学时模仿是一个有效的方法。在已经能比较熟练地背谱弹上那一个曲子时,可以将琴弦调到老师提供的录音资料的曲子相同的音高跟着录音弹,以前许多人教琴所用的对弹方法,也就是这种以模仿为主的方法。
三、弹琴的宜忌
演奏时,不仅五官四肢的形态动作有一定的规范,就是精神,思想呼吸都不能散漫粗野,才能达到妙境,尤其在初学的时候,必须首先打好基础,习练纯熟,以免日久习惯成性,难以更改。古人于此,清规戒律极多。兹将所宜所忌,择其最关重要者,条列于下,学者必须时时自省,注意纠正,自然就范了。
(一)精神要宁静,身体要端正,不可浮躁歪斜。
(二)思想要纯洁,情意要专注,不可杂乱散漫。
(三)呼吸要匀调,视听要集中,不可粗暴放纵。
(四)手指动作要简静,不可繁乱,用指又须甲肉相兼,甲多则声音焦燥,肉多则声音混浊,兼而用之,其声自然清润激切。
(五)两手用力都要不觉,不可努张过度,轻要不浮,重要不粗。
(六)大指按弦,不可以食指捏住作圈,帮助用力,不可张开虎口。
(七)名指按弦,要末节凸出,不可凹下,凹下称为折指,按不能坚。又不可以中指压其上帮贴用力。
(八)食指弹弦,大指虽可抵送,但不可捏紧,以免影响食指发力。
(九)左右手指取势,要文雅美观,左手各指不可粘连伏于弦上,右手各指不可握拳靠在岳边,两手小指虽禁不用,但要伸直,不可屈曲。
(十)形态虽要严肃,不可极度紧张,努目张口。动作虽要活泼,不可流于油滑取媚打花。
四、新制古琴的选择
弹琴的人和只作收藏的人不同,首先要买一张能用的琴。尤其是买新制的古琴如不能用,对弹琴的人来说是最大的遗憾。那么一张能用的琴起码应该有什么样的条件呢?
(一)首先要弦能下指,也就是说琴弦离琴面不可过高,过高叫做抗指,会影响弹琴方法甚至累坏手指。通常以七徽的位置说,琴弦离琴面应在0.5厘米为宜。如过低,易产生煞音(或叫沙音),而且空弦可能会拍打琴面。对岳山来说,如1.5厘米高而琴又不抗指,则最为理想。有的琴中部下弯,俗称折腰,这样的琴也是要抗指的(相反,如果拱背,则会有抑弦、沙音等问题)。
(二)琴面不可过于扁平。过于扁平,左手按七弦尚无妨碍,在七徽或七徽以上按一、二、三、四弦就会感到困难。琴面扁平是一弦到七弦之间的弦路上弧度过小,有的琴在四、五徽处弦路上真的就几乎是平面,这样的琴不可用。有的琴虽有扁平之病,但因弦外的两侧弧度很大,或只在四徽以上才呈扁平状,这样的问题还是可以被忽略掉的。
(三)弦距不可过宽过窄。弦距的宽窄是指岳山处琴弦间的距离。有的琴因取料不足而两条弦之间距离很窄,会令弹琴的人手指变得拘谨平板。过宽则会感到不易控制,应以1.7厘米为宜,多数古代琴都是差不多这样的弦距。这样弦路练出来的演奏习惯,可以适应大多数情况下所遇到的琴。琴尾弦距以一弦至七弦之间在3.5厘米为多见和适当。
(四)琴的有效弦长是指由岳山到尾部龙龈之间的长度,以110厘米至111厘米为常制。琴弦短于108厘米,则弦会太松,张力不足,振动不够,发不出应有的音质和音量。如弦长于上述指标,则音高很难达到标准要求(即使达音高到了标准,可能出现难以下指或易断弦问题)。
(五)琴面要平整。有的琴面制作不精细,除了漆不平整不光滑外,尚且有高低凹凸现象,则会产生煞音(或叫沙音)。挑选时,可以把琴面对着光慢慢前后左右偏转,如琴面反光,所有不平,明显可见。在该处按弦拨奏并做左手左右移动,可能会有沙音,如未产生沙音,则也可不计。
一张琴不管其他方面如何,上面各项如无问题,此琴就可以落指了。至少做指法的练习是可以用的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