贝多芬250周年诞辰纪念(二)D大调小提琴奏鸣曲op. 12 No. 1第二乐章
佚名 网络大家好!这一期为大家带来贝多芬第一首小提琴奏鸣曲的第二乐章。上一期中,我分享了第一乐章的曲谱,但没有详细介绍乐曲。这一期中,我打算完成这件事。首先说一下奏鸣曲这种体裁。独奏乐器的奏鸣曲在巴洛克时期就已经形成,一般说来,奏鸣曲是一种包含多个乐章的套曲,每个乐章都相对完整。在音乐会上,有时会演出完整的一部奏鸣曲,有时则只演奏其中的一个乐章。在室内乐的各种体裁中,奏鸣曲属于最严肃的一种,作曲家经常在这种体裁的创作中探索新的作曲技巧和作曲理念。相比之下,像嬉游曲、小夜曲或舞曲一类的则带有更多的娱乐性。在古典的全盛时期(莫扎特时代),奏鸣曲这一体裁已经有了一个基本的范式。一般说来,一部奏鸣曲要包含三个乐章:通常遵循快——慢——快的规律。大家听了这期的音乐就可以感觉得到,相比上一期的第一乐章,这一乐章是慢速的、抒情的。不过这些乐章间的区别可不仅仅在于速度,更重要的是曲式和调性的区别。下面我们分别进行介绍。
首先是第一乐章。绝大多数奏鸣曲的第一乐章采用奏鸣曲式。大家注意奏鸣曲式是一种曲式,和刚才说的奏鸣曲不是一个意思。实际上,不仅奏鸣曲,像协奏曲和交响曲的第一乐章也通常都是奏鸣曲式的。那么奏鸣曲式的结构是怎样的呢?贝多芬的这首D大调小提琴奏鸣曲的第一乐章也是标准的奏鸣曲式(实际上,这几乎完全是模仿莫扎特的),所以我们就以它为例来说明。奏鸣曲式实际上是古典时期最复杂的曲式之一,我们首先进行大框架上的划分。一个完整的奏鸣曲式乐章应该包含呈示部、展开部和再现部三个部分,在呈示部之前和再现部之后也可能有引子和尾声。我们的第一乐章一共有226个小节,1-101小节为呈示部、102-137小节为展开部,138-226小节为再现部,没有引子和尾声。大家从谱子中或者从听到的音乐中都应该能感受到,再现部与呈示部比较相近,这也是它称为再现部的原因。但是,再现部与呈示部是有很大区别的——这也是奏鸣曲与三部曲的不同之处——我下面会讲到。我们还能发现,从长度上来看,呈示部和再现部长度差不多,而展开部则相对较短。这是这一时期奏鸣曲的特点。在莫扎特的早期作品里,有的奏鸣曲式甚至没有展开部,即使到了晚期,展开部的长度也远远短于另外两部。所以说,贝多芬的这首曲子也完全是按照莫扎特模式写成的。从字面上就可以看出,呈示部应该是一个主题性的部分,就像提出一个问题一样;展开部以呈示部的主题为基础进行扩展、变化,仿佛是思考问题的过程;再现部看似是回到主题,实际上则是经过思考之后的结果,也就是结论。展开部较短说明主题比较简单,也就是问题比较简单,结构比较方整。贝多芬第二成熟期的一个重要特点就是大大扩展了展开部甚至再现部的规模,也因此为奏鸣曲式填入了更多的元素,增加了表情和戏剧性。
现在看呈示部的具体结构。一开始是一个决定性的和弦(D大调主和弦)和几个短小的动机,首先确定主调。紧接着是一段相对舒缓的乐句。注意这里用到一种“主题互惠”的手法,这种手法也是莫扎特常用的,就是同一个或经过变奏的主题分别由小提琴和钢琴先后奏出,也就是两件乐器有一个互换角色的过程。例如5-12小节小提琴的旋律在13-20小节由钢琴的右手奏出(经过变奏)。但是注意主题互惠并非简单重复,而是会发展出新的内容,即19-20小节的连续上行。这就像是两个人在讨论一个问题一样,讨论讨论着就产生了新想法。接下来进入一个不稳定阶段,两件乐器交换角色更加频繁(周期只有2-4个小节)。经过一段时间的演变,音乐暂时停留在一个相对平稳的新主题上(第43小节起),这就是副主题,与乐曲一开始的主部主题相对应。大家注意,副主题不仅与主部主题在力度和表情上有对比,而且它并不在主部主题的调性上,而是在它的属调(A大调)上。副主题之后是更加不稳定的段落,包含多次模进和离调(58-71),又暂时稳定在F大调上,仿佛是一个寻找的过程。然后再经过一段发展后,趋势越发明确,到87小节时到达呈示部的高潮,调性为A大调,即属调。从此到呈示部结束都保持这个调性,就像一个暂时的结论。我们称之为结束部。总结起来,呈示部的结构可细分为主部——副部——(发展与过渡)——结束部。在古典时期的经典奏鸣曲式结构中,呈示部的主部采用主调,副部和结束部则落在属调上。贝多芬的这个乐章可以说是古典奏鸣曲式的一个范例。
下面是展开部。大家看刚开始这个主题,是否似曾相识呢?没错,就是呈示部中结束部的主题,但不在原来的A大调上而是在一个远关系的F大调上,这也是奏鸣曲式的一种常见的展开方式,即直接把呈示部中的某个主题移到另一个调性上作为展开部的开始。这有点像在讨论中发现刚才那一轮讨论中的一个问题还有疑点,需要单独拿出详细探讨一样。在短短的三十几个小节内,音乐的调性经历了F大调、d小调、降B大调、g小调等,甚至有些地方已经难以确定其调性,或者刚刚显现出某一调性的特征就马上转往了其它的调性。所以说,如果说呈示部是一场对话的话,展开部就是一场自由讨论,不过讨论的话题仍是对话部分的话题。我们可以看到,展开部中的音乐或多或少都有呈示部的影子,这也是贝多芬模仿莫扎特的痕迹。到了第二成熟期,贝多芬的展开部中经常会出现一些全新的主题。在展开部的后半部分(126-137小节),虽然调性还是到处游离的,却渐渐明晰,直到落到主调并进入再现部。再现部乍看之下好像跟呈示部差不多,但仔细观察之后就会发现,引入副主题的方式略有变化,这里是稍微缩短了一点,没有21-32小节的部分。而更重要的是,通过插入两个d小调的小节(这是呈示部里没有的)而引出的副主题已经回到了主调上。副部后面的结构与呈示部基本相同但调性却全部下移五度(如原来的F大调变成了降B大调),使全乐章以主调D大调结束,这也就是最后的结论。古典时期的奏鸣曲式大体都是这样的结构,只在细节上会有差异。总结起来就是,呈示部出现两个调性不同的主题(通常副主题在属调上,但也有例外,后面的奏鸣曲中就会有这样的例子),在第一轮竞争(呈示部)中,副主题获胜;然而经过了更加激烈的讨论和竞争之后(展开部),最终还是主部主题获胜,副部和结束部都回归到主调上(再现部)。由此可见,与一般的三部曲结构A-B-A相比,奏鸣曲式要复杂得多,因为三部曲中的再现部与第一部是完全相同的(至少调性是相同的,至多有一些变奏),其主题对比仅仅是A段和B段的对比。这是我第一次给大家介绍奏鸣曲式,所以多费了些笔墨。贝多芬的十首小提琴奏鸣曲的第一乐章都是奏鸣曲式,今后我便不会写得如此详细,只会写每一首在细节上的特殊之处。
那么现在进入第二乐章。刚才说过,奏鸣曲的第二乐章通常比第一乐章要慢,这一首也不例外,采用行板的速度。不过,这首的第二乐章采用的是变奏曲式,这是相对少见的情况(但在莫扎特的作品中也有其范例)。变奏曲的结构比奏鸣曲要简单许多,由一个主题和若干个变奏组成。如这一首有四个变奏。变奏可以改变主题的速度、音型、织体、乐器角色甚至节拍和调性,但不改变乐句的整体结构。古典时期变奏曲的主题通常是一个简单的二部曲,即由两部分组成(下文称AB段),每一部分有两个乐句并反复一遍,结构非常方整。如这一首,1-32小节是主题,A、B段刚好各占16小节,在全曲的属调A大调上。可能你会问,不是每一段反复一遍吗?怎么谱子上没有反复记号呢?注意这个反复可以是严格反复,也可以是有变化的反复。仔细分析之后,你就会发现在这首的主题里又出现了主题互惠——前8小节完全由钢琴奏出主题,后8小节主题移到小提琴上。B段也是一样的结构。第一变奏和第二变奏都未改变节拍、速度和调性,只是增加了复杂程度。除此之外,这两个变奏之间钢琴和小提琴的角色也发生了互换。第一变奏以钢琴为主,小提琴只起点缀作用,第二变奏反之。这也是莫扎特和贝多芬早期变奏曲中的惯用手法。第三变奏表情有很大的变化,速度稍慢而力度变强,调性转向主题的同主音小调a小调,这一变奏为这一乐章增添了戏剧性效果。不过这一变奏同样以8小节为单位采用主题互惠的手法。第四变奏又回到主调,表情也恢复了之前的抒情性。但注意其结构不再方整,第124小节一个延长号后,出现了一些更为短小的乐句,主题的最后一句被扩大。你可以认为被延长的部分是尾声,但似乎又不能这么说,也就是说你很难分辨哪部分属于最后一个变奏、哪部分属于尾声。这个小小的细节是贝多芬对传统曲式结构发起挑战的体现,在贝多芬第二成熟期以后的作品中,经常出现这种模糊的过渡方式,使乐曲各部分更加密不可分,有更强的整体感。贝多芬的继承者们将这一精神发挥得淋漓尽致,有甚者如瓦格纳竟然会写出让乐队连续演奏三个小时不休息的歌剧(《莱茵黄金》)。
分析过前两个乐章,今天这一期也快接近尾声了。不过我先对下一期进行一点剧透,先说一下回旋曲这种曲式。其实也很简单,就是一个主题反复出现,中间穿插若干其它主题,可以表示成ABACAD…A。中间穿插几次不一定。一个典型的例子就是著名的《卡门》序曲,大家可以听听(我附上了音频)。我们下一期要介绍的第三乐章也是回旋曲,但没那么简单,其实是回旋曲和奏鸣曲的结合体——回旋奏鸣曲。具体的我们下一期再介绍。朋友们,再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