适合练习小提琴的生活方式
佚名 网络在开始学琴之初,就感到自己多年形成的生活方式有些不如意,但又不知问题出在哪里。即使有所察觉,也无心改掉自己的毛病。练习小提琴后,这些问题渐渐暴露出来。我只有一个选择:要么放弃练琴,要么改变生活。
首先是我必须改善我的睡眠状况。我原先是一个经常熬夜的人。读书、上网、写东西,常常后半夜睡觉。有了孩子之后,也总是早晨不起,晚上不睡。由于我练琴的时间是安排在中午12:00到13:30,因而,如果我熬夜的话,那么这段午饭之后的时光必然是昏昏欲睡,非常难受的。但一开始,我采取克制自己的办法,用吃苦来锻炼我的意志,努力挺过去。刚练琴的人都有一种无名的兴奋,但随着枯燥的内容的增多,睡眠不好,严重影响拉琴的质量,甚至感到索然无味,觉得拉琴增加了生活负担。我在要么午休拉琴、要么午休睡觉的思考中矛盾重重。那段时间,洪昭光的养生之道全国流行,我也读了,有些感触。联想到到自己练琴和睡眠的矛盾,觉得要保证身体健康首先要改善睡眠,要保证练好琴也必须改善睡眠。
当然自己一天24小时必须重新分配,因为我原先为了学习和工作,剥削了我正常的睡眠时间。现在要保证8小睡眠,我必须把自己生活中无意义的或意义不大的事情去掉。读书要读经典,书海无涯,不能把有限的时间浪费在二、三流的作品上;限制上网时间,特别是不能总是毫无目的的浏览;坚决拒绝加班写那些狗屁材料;原则拒绝陪同领导吃饭等等。渐渐地每天晚上十点睡觉,早晨六点起床成了我的习惯。当然偶尔也会无秩序一些,但那已不再是我生活的主流。我的睡眠改善了之后,练琴的质量提高了,而且每天我都感到自己精力充沛,心情愉悦,也能够乐观地面对工作和人情世故。
喝酒吃饭也有了变化。由于在中国这样的政府机关工作,吃吃喝喝的事太多了。有时接待客人一天能喝六顿酒,日子过得昏天黑地。我讨厌的要命,但又无可奈何。练小提琴之后,我感到要保证能练好琴,就决不能喝大酒。当天的中午尽量避免应酬,前一天晚上也不能喝得太多,否则你不会有心情和足够的体力拉琴的。午餐也要吃的适中一些,吃太多了或吃过多油腻的东西,也影响拉琴。
人到中年,每天拖着有些超重的身体,也是拉不好琴的。于是我增加了一项瑜珈的运动。瑜珈能改变僵硬的和笨重的身体,使自己身体走向柔软和灵活,关键这还是一项静心的功夫。早晚一次,中午拉琴前一次(5分钟),感到对拉琴的效果特别好。后来发现梅纽因、穆特等很多小提琴大师竟然都在练瑜珈。
还有一个情况是值得一提的。就是要练好琴,决不能心太乱。不能有私心杂念,不能有太多的顾虑、牵挂、不安和烦躁心情。有一段时间我担心父母的病,总怕他们死了,因而常常练不好琴。但是我想我即使不练琴我也改变不了命运的安排。只要我该做的做到了,尽到力、尽到心,我就不应牵挂太多。那时看到一句基督信徒的话"只要你把心交给上帝,那么牵挂是一种愚蠢的感情"。我忽然有所悟,我的上帝好像就是小提琴的声音,我拉琴的时候就是和上帝交通。我不该挂牵太多,只要我专心练琴,上帝就会保佑我的父母。感谢上帝,我的父母一次次渡过了生命的难关,现在仍然健康地活着。
总的来说,通过这种调整,我把练琴坚持下来了,我的生活方式也走向了健康。我意识到根据生活的需要,建立健康的生活方式,可能就是人生活的根本目标。只有建立一种适合练琴的生活方式,才能练好琴;反过来说,要练好琴,琴本身也逼迫你改变不健康的生活方式。这也是我知道自己不会成为小提琴家,但还想把这种爱好保持一辈子的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