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把三弦说古今
佚名 网络作者 l 雷荣 李星棋
“弹起三弦定准音,诸位明公仔细听......”曾几何时,只要三弦一弹,“甩板”一打,“蚂蚱蚱”一响,爱热闹的陕北人就会放下手中的活计,丢下碗筷聚集在农家院落或者暖窑热炕上,静听说书人的说唱。时光流转、岁月更迭,生于山沟沟、长于黄土地的陕北说书,在一代代人的传承和发扬中,走出黄土高原,登上国家、甚至国际大舞台,让这一从群众中走来的民间艺术,绽放出新的时代光芒。
一
三根琴弦,一张绣口,说尽千古往事。《墨子耕柱》曰“能谈辩者谈辩,能说书者说书。”说书起源可追溯到西周时代,汉代刘向《烈女传》“瞽者诵诗道正事”,说明,周初就有职业说书艺人。陕北自古苦寒地,人们在干旱贫瘠的土地上靠天吃饭,呐喊、宣泄意识与生俱来。清代《榆林府志》中对于说书亦有这样的文字记载:“清朝康熙年间,这里便有……刘弟说传奇颇靡靡可听……韶音飞畅,殊有风情。不即江南之柳敬亭乎。”表明在二百年前,陕北的说书已达到较高的艺术水平。
最初,说书由游走四方的穷苦盲人或者半盲人手持木棍,走村串户招揽生意,他们自弹三弦,腿绑“甩板”,手击“蚂蚱蚱”,用陕北民歌小调说唱传说故事,后来,他们在三弦书的基础上,广泛吸收眉户、秦腔及道情和信天游的曲调,形成集曲艺、音乐、戏剧为一体,独具陕北地方特色的曲艺。陕北人把说书称为“说传奇”“说古朝”“说古经”“唱曲子”“听书”“说书”。冠以“陕北说书”最早起于上世纪40年代后期。陕北说书曲调激扬粗犷、富于变化,素有东路腔、西路腔、彩腔等九腔十八调,内容多为神话故事、民间传说、历史演义、公案传奇,以及现编现演的表现男女爱情、反映现实生活的节目,可以说是一门真正来自于群众的艺术。二上世纪三四十年代以来,陕北说书迅速发展,形成了不同流派、不同形式、不同特点的说书群体。革命斗争年代,陕北说书艺人高维旺、常树仁等积极投身革命,用自编新书《跟上老刘闹革命》《土豪劣绅要打倒》等宣传革命思想。1942年,毛泽东《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发表之后,对陕北说书的发展产生直接影响。陕甘宁边区文化界救亡协会成立“说书组”,“联系、团结、教育、改造”民间说书艺人,引导他们新编书、学新书、修改新书。特别是在韩起祥的引领下,通过就地取材、就地编写、就地演唱、就地修改,创作了《重庆谈判》《张玉兰参加选举会》等一批鼓舞革命斗志、倡导新生活的新书词。
1979年,韩起祥在延安宝塔山下为群众说书
新中国成立后,陕北大多数县都成立了说书艺人宣传组(队)。1963年延安县曲艺馆在自由市场设立书棚茶社,演出《五女兴唐传》《杨家将》《李双双》《雷锋参军》等传统和现代书目30多个。改革开放以后,随着大批年轻明眼人的加入,陕北说书大师张俊功将传统的一人坐场书发展为多人组合表演的走场书,人数最多可达十几人,还加书入二胡、笛子、板胡以及电子琴等西洋乐器,将古老艺术与现代元素相糅合,同时,形成独特的“迷花调”,使陕北说书的曲调走向统一,奠定了目前陕北说书的基本格局。
快嘴,张俊功 - 空
张俊功陕北说书《快嘴》如今,陕北说书人物角色分工更加明确,互相酬唱应答,有了身段及表情表演,并且讲究舞台风度、手、眼、法、步等规范。据不完全统计,目前陕北延安、榆林两地说书艺人多达几千人,说书班社达几十家,形成了以韩起祥、张俊功、解明生、曹伯炎等为主的许多陕北说书流派,陕北说书市场不断扩大,越来越受到现代人民群众的喜爱。
三
"说的是一九七三年,敬爱的周总理回延安......"1997年12月,说书艺人曹伯炎与夫人甄三梅在全国第七届"群星奖"大赛上热情洋溢地演绎陕北说书《半碗饸饹》,抱得金奖荣耀而归,陕北说书再次登上全国舞台,让众人惊艳。说书艺人曹伯炎是当代陕北说书的知名代表之一。继韩起祥之后,曹伯炎又次将陕北说书推向全国,掀起高潮。他先后参加全国、省、市级大型演出和比赛,在中央电视台频频亮相,获得了很高的荣誉。曹伯炎出生在延川县一个农民家庭,自小酷爱陕北说书,村里只要来了说书匠,他总是每场必听。1979年,曹伯炎进入延川县人民剧团,成为一名三弦演员。1994年,考入延安市曲艺馆成为一名说书表演家。期间,他博采众家之长,继承了陕北说书老艺人韩起祥、张俊功的特点,学习延长刘旭旺的琵琶书、子洲田致志的三弦书、安塞解明生的说书艺术,取其精华,去其糟粕,形成了独特的说书风格。
曹伯炎、甄三梅夫妇表演陕北说书
2005年7月17日,在第五届中国曲艺节节目展演中,曹伯炎的陕北说书表演《陕北风情》荣获精品节目奖。2022年,由曹伯炎参演的陕北说书《看大桥》荣获中国曲艺牡丹奖。2006年,陕北说书被国务院列为国家第一批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项目,责任单位为曹伯炎所在的延安市曲艺馆。近年来,市曲艺馆对陕北地区的说书艺人进行了重新造册登记,建立档案,先后以举办汇演、培训班等方式对民间艺人进行全方位培训,不断提高艺人说书水平,推动和保护陕北说书事业发展。艺术的生命力在于创新。新时代,陕北说书内容与时俱进,形式与民歌、戏剧、舞蹈相互交融,增加了爱党爱国、文明新风等正能量主题。创作出陕北说书《贺寿》《讲话精神记心头》《小俩口引你游延安》等12部佳作。
2021年,陕北说书亮相第十四届全运会闭幕式
2022年,陕北说书《看大桥》荣获第十二届中国曲艺牡丹奖节目奖
如今的陕北说书已不仅仅是说书艺人赖以谋生的手段了,它正作为一种民间艺术走出农家小院、酒楼饭店,走向更加广阔的国家、世界舞台。2016年,说书艺人熊竹英参加第九届巴黎中国曲艺节,并获“卢浮铜奖”;2017年,陕北说书登上人民大会堂宴会大厅参加中国文联“百花迎春”大联欢;2019年,陕北说书亮相乌兹别克斯坦首届国际民间口头说唱(巴赫希Bakhshi)艺术节;2021年,陕北说书登上第十四届全运会闭幕式;《半碗饸饹》《一盘腊肉》《看大桥》等先后荣获中国曲艺牡丹奖。2023年,陕北说书《刮大风》登上了国家大剧院舞台进行表演。陕北说书,那一句句、一声声、一曲曲,倾诉出了陕北人的喜怒哀乐、爱恨情仇,表现出了陕北人的朴实耿直、坦荡大气。它见证着陕北的沧桑巨变,承载着穷苦人的痛苦与挣扎,诠释着老百姓的审美情趣,塑造着陕北儿女的豪爽与坚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