瓦格纳 - 5首魏森东克的歌 wwv.91_Wagner: 5 Gedichte für eine Frauenstimme, WWV 91
佚名 网络《魏森冬克之歌》 魏森冬克(Mathilde Wesendonck,1828-1902),富商;也是瓦格纳的赞助人奥托·魏森冬克之妻,瓦格纳的情妇。瓦格纳据与她恋爱的感受,当时在奥托·魏森冬克提供的居所里创作了《特里斯坦与伊索尔德》。
1857年,瓦格纳完成了特里斯坦和伊索尔德的剧本后,开始创作音乐,在创作期间,他抽空写了这五首歌曲。他用了Mathilde Wesendonck的诗,而音乐,则运用了《特》剧的元素,所以也可以说这五首歌曲是瓦格纳在创作《特》时用来练手的作品。
《魏森冬克之歌》据魏森冬克的诗谱曲,共5曲:
- 1.天使(Der Engel),作于1857年;
- 2. 站着不动(Stehe Still),作于1858年;
- 3.在温室里(Im Treibhaus),作于1857年;
- 4.痛苦(Schmerzen),作于1857年;
- 5.梦(Träume),作于1857年。
玛蒂尔黛·魏森冬克夫人画像
瓦格纳的《魏森冬克的五首诗歌》
- 第一曲“天使 Der Engel” G大调 4/4。玛蒂德期盼能在天堂与亲爱的瓦格纳结成连理的内容。简短的前奏之后,开始温和地歌唱。“自孩提时代就经常听到有关天使的故事。那里有天使崇高的喜悦,天使的话变成地上的光。当我心乱如麻,流着血泪但愿死去时,天使从天而降,将我的灵魂引领到天堂”。音乐充满着沉静的热情,洋溢出清纯之美流动而去。
- 第二曲 “停住吧 Stehe Still!” 降E大调 6/8。在不停转动的宇宙洪流中, 述说着自己内心的明白的苦恼。 独唱随着慌张的伴奏音形开始歌唱。“吵杂喧闹的时光之车,请停住吧! 请慢慢呼吸,保持沉默吧! 请结束永恒之日的希望吧!”。 旋律的形状稍微改变后,暗示出内心的烦恼更加激烈,然后再唱出“我想要一切的喜悦。……但所有的希望己经落空,嘴唇在惊悚中沉默下来,内心已没有任何希望。” 不久后乐曲平静下来,唱出了知道烦恼后内心空虚渺茫的憧憬。“人类明白永远的去路。 请解开我的迷团, 神圣的大自然啊!。”后奏逐渐安定下来, 以宁静的和弦结束本曲。
- 第三曲 “在温室 Im Treibhaus” d小调 6/8。本曲中重要的乐思,也被当做乐剧《特里斯坦与依索尔德》中的动机使用, 所以又被称为“特里斯坦的习作”。歌词内容是对着温室里的植物,歌唱出要放弃没有结果的爱情。前奏就象征着此种寂寞的憧憬与郁闷的苦恼。 此一前奏,除了成为《特里斯坦》第三幕前奏曲的素材外,也类似第一幕前奏曲开头动机中木管吹奏的旋律,给人闷闷不乐的印象。“高耸的拱形叶冠,翡翠的天盖,从远方来的孩子们,你们为何悲叹? 啊我知道,悲哀的植物啊,我们的命运相同,都被阳光包围,但我们的故乡不在这里。” 不久后期望的夜晚来,音乐也变得幽暗而神秘。“告别白天虚幻的太阳光芒是多么快乐,沉默的黑夜罩着真正烦恼的人。我看到寂静来到,沉重的水滴落到绿叶的边绿。”
- 第四曲 “痛楚 Schmerzen” c小调 4/4。将自己爱情烦恼与痛楚,寄托于西沉夕阳歌曲。以强音下行而去的前奏,代表着黄昏的夕阳。接着便唱出渐渐西沉夕阳之美。“太阳啊,每当黄昏你红着眼睛哭泣沉到海洋的镜子里去时,我就想起你那么早死。但清晨之后你又醒了过来”。然后开始唱出自己的烦恼与痛楚:“请你看看我的内心有多么痛苦,就像是夕阳西沉。死只是生的开始,如果痛苦能带来快乐,我将会如何感谢”。 唱完后的后奏音乐,强弱激烈交替,充分表现出焦躁不安的心情。
- 第五曲 “梦 Traume” 降A大调 3/4。本曲音乐也被用于《特里斯坦与依索尔德》第二幕“爱的二重唱”中。将爱情托付于梦中的虚幻之曲。前奏以pp的和声性音型持续流动不久后,独唱便安静地唱起。“多么美丽的梦围绕着我的心啊? 这是一段时间或一天当中,让我心里充满阳光与幸福的梦。这里百花盛开, 香气四溢,点燃了你的心,不久就掉入坟墓里去”。冗长的后奏音乐与前奏的气氛相同,慢慢镇静下来后,悄悄地结束乐曲。
瓦格纳的歌曲虽然不多, 但这部的《魏森冬克的五首诗歌》, 无论从作曲的背景或从作曲的手法来看, 都是相当重要的作品。对于本作品, 瓦格纳本人似乎也充自信, 在他的日记中就曾这样写道:“我从末写过如此卓越的歌曲, 在我的全作品中虽然属于极少数, 但却是可以拿出来比较的作品。”
1849年受到巴黎二月革命(1848年)影响发生的德勒斯登革命中, 瓦格纳虽身为宫廷指挥, 但却站在国民军立场抵抗政府军, 因而成为政府当局下令缉捕的对象, 自此以后不得已过着长达13年的流亡生活。 这段期间的最初九年间, 他在瑞士的苏黎世渡过, 在此除了认识叔本华的哲学外, 也开始着手写作巨作《指环》, 成为他人生上与创作上的一大转机。
在苏黎世给予瓦格纳礼遇的奥托·魏森冬克(Otto Wesendonck 1815-96)是纽约丝绸交易所驻欧洲的代表, 这位富豪与其夫人玛蒂德(Mathilde Wesendonck 1828-1902)都是艺术爱好者。 1852年2月结识瓦格纳以来, 就不断以巨款援助瓦格纳。 1857年魏森冬克夫妇在苏黎世郊外“绿园”所兴建的别墅旁边, 就为瓦格纳提供了一栋宁静舒适的住宅。
Portrait of Mathilde Wesendonck (1850) by Karl Ferdinand Sohn
瓦格纳与魏森冬克夫妇开始交往的第二年, 除了写作钢琴曲《奏鸣曲集》以外, 不久也中断了《指环》转而开始着手写作《特里斯坦与依索尔德》, 此年的1857年他搬进前述“绿园”的新家, 开始和魏森冬克家人比邻而居, 这也正是他与魏森冬克夫人急速陷入情网的时期。 如此一直到翌年8月, 瓦格纳突然被奥托强迫离开为止。他们两人的恋情逐渐升高, 一边升华到精神的纯爱, 一边也带来了无比的烦恼。
就在这当中,瓦格纳把《特里斯坦》的剧本呈献给玛蒂德,玛蒂德为此剧本深受感动写下了五首诗歌, 其中的《梦》与《在温室》另附有“特里斯坦的习作”之副题, 由此可见本作品也像《特里斯坦》一般,可以说是反映他们两人热恋中之想法所结晶出来的歌曲作品。 而且《在温室》也被当做《特里斯坦》第三幕的前奏曲,《梦》则被当做第二幕的二重唱素材使用, 所以这部的《五首诗歌》的确可以是站在《特里斯坦》旁边的作品。尤其是作曲技法上,这部作品也使用了乐剧《特里斯坦与依索尔德》中类似转调与和声进行,令人感觉相当有趣。
本作品原来是用钢琴伴奏写成, 后来才作出管弦乐伴奏的编曲版。首先是 《梦》在1857年12月23日玛蒂德生日时,由作曲者瓦格纳亲自把它改编成管弦乐伴奏版, 其余四曲是由指挥瓦格纳作品成名的菲里斯·莫特尔(Felix Mottl 1856-1911)改编成管弦乐, 因此这五首歌曲今日一般都是用管弦乐伴奏来演唱居多。
解说
第一曲“天使 Der Engel” G大调 4/4。玛蒂德期盼能在天堂与亲爱的瓦格纳结成连理的内容。简短的前奏之后,开始温和地歌唱。“自孩提时代就经常听到有关天使的故事。那里有天使崇高的喜悦,天使的话变成地上的光。当我心乱如麻,流着血泪但愿死去时,天使从天而降,将我的灵魂引领到天堂”。音乐充满着沉静的热情,洋溢出清纯之美流动而去。
第二曲 “停住吧 Stehe Still!” 降E大调 6/8。在不停转动的宇宙洪流中, 述说着自己内心的明白的苦恼。 独唱随着慌张的伴奏音形开始歌唱。
“吵杂喧闹的时光之车,请停住吧! 请慢慢呼吸,保持沉默吧! 请结束永恒之日的希望吧!”。 旋律的形状稍微改变后,暗示出内心的烦恼更加激烈,然后再唱出“我想要一切的喜悦。……但所有的希望己经落空,嘴唇在惊悚中沉默下来,内心已没有任何希望。”
不久后乐曲平静下来,唱出了知道烦恼后内心空虚渺茫的憧憬。“人类明白永远的去路。 请解开我的迷团, 神圣的大自然啊!。”后奏逐渐安定下来, 以宁静的和弦结束本曲。
第三曲 “在温室 Im Treibhaus” d小调 6/8。本曲中重要的乐思,也被当做乐剧《特里斯坦与依索尔德》中的动机使用, 所以又被称为“特里斯坦的习作”。歌词内容是对着温室里的植物,歌唱出要放弃没有结果的爱情。前奏就象征着此种寂寞的憧憬与郁闷的苦恼。 此一前奏,除了成为《特里斯坦》第三幕前奏曲的素材外,也类似第一幕前奏曲开头动机中木管吹奏的旋律,给人闷闷不乐的印象。“高耸的拱形叶冠,翡翠的天盖,从远方来的孩子们,你们为何悲叹? 啊我知道,悲哀的植物啊,我们的命运相同,都被阳光包围,但我们的故乡不在这里。” 不久后期望的夜晚来,音乐也变得幽暗而神秘。“告别白天虚幻的太阳光芒是多么快乐,沉默的黑夜罩着真正烦恼的人。我看到寂静来到,沉重的水滴落到绿叶的边绿。”
第四曲 “痛楚 Schmerzen” c小调 4/4。将自己爱情烦恼与痛楚,寄托于西沉夕阳歌曲。以强音下行而去的前奏,代表着黄昏的夕阳。接着便唱出渐渐西沉夕阳之美。“太阳啊,每当黄昏你红着眼睛哭泣沉到海洋的镜子里去时,我就想起你那么早死。但清晨之后你又醒了过来”。然后开始唱出自己的烦恼与痛楚:“请你看看我的内心有多么痛苦,就像是夕阳西沉。死只是生的开始,如果痛苦能带来快乐,我将会如何感谢”。 唱完后的后奏音乐,强弱激烈交替,充分表现出焦躁不安的心情。
第五曲 “梦 Traume” 降A大调 3/4。本曲音乐也被用于《特里斯坦与依索尔德》第二幕“爱的二重唱”中。将爱情托付于梦中的虚幻之曲。前奏以pp的和声性音型持续流动不久后,独唱便安静地唱起。“多么美丽的梦围绕着我的心啊? 这是一段时间或一天当中,让我心里充满阳光与幸福的梦。这里百花盛开, 香气四溢,点燃了你的心,不久就掉入坟墓里去”。冗长的后奏音乐与前奏的气氛相同,慢慢镇静下来后,悄悄地结束乐曲。
本段由日本的音乐之友社编撰 台湾的美乐出版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