聆听拉赫玛尼诺夫《帕格尼尼主题狂想曲》
佚名 网络 聆听拉赫玛尼诺夫《帕格尼尼主题狂想曲》
人们早已对帕格尼尼的24首随想曲耳熟能详,后世也不乏舒曼、李斯特、勃拉姆斯等的发扬光大。然而拉赫玛尼诺夫却在随想曲24号(Caprice 24)的主题上,又以钢琴协奏曲的方式创作出了24个变奏,这便是帕格尼尼主题狂想曲(Rhapsody on a Theme of Paganini)。
这里我就不赘述拉赫玛尼诺夫的生平了。需要提示的是,帕格尼尼主题狂想曲(作品43号)完成于1934年8月24日,是拉赫玛尼诺夫晚年所写(在这之后是第三交响曲,作品44号)。当时的拉赫玛尼诺夫衣食无忧,在瑞士的别墅中完成了该作品,作品质量无可挑剔。帕格尼尼主题狂想曲虽说不及拉赫玛尼诺夫第二钢琴协奏曲(拉氏创作于一度的作品真空期之后)那样炙手可热,但无论从听众、音乐家本人还是从评论家看来,帕格尼尼主题狂想曲确确实实是拉赫玛尼诺夫颠峰之作。
拉氏的帕格尼尼主题狂想曲包含主题以及24个变奏,“狂想”也给人“不拘一格”的理解。然而作品又恰恰能从“逻辑上”划分出“快”、“慢”、“快”的协奏曲段落,其表达的内容上也是如此。从这一点上来说,拉赫玛尼诺夫对狂想曲的格局进行了精确的细化和再定义。
这首狂想曲里,线索很多。帕格尼尼的主题是标题性的、素材性的线索;从第七变奏开始的《震怒之日》主题,又成为辉煌与宿命之间的另一条线索,让听者明白作者不是简单地在炫技;全曲钢琴和乐队的对立统一,主从关系的不断转换,也在空间上给我们留下了思考。
九个小节的引子,为这首狂想曲定立了和声基调。这几个和声给人庄严肃穆的感觉,似乎要警戒我们什么。乐曲开始部分最为评论家津津乐道的,是“第一变奏出现在主题之前”这样的设计:简短的引子和第一变奏一起成为乐曲的铺垫。
引子里的钢琴只能以和弦的形式发出声响,直到变奏1,打击乐还和低音变奏一起延续着对钢琴的恫吓。帕格尼尼的主题出现了,钢琴得以站起身来,一字一顿地道出自己桀骜不逊的形象。变奏2的诙谐以及半音音阶的重叠,开始展现出钢琴的活泼和才华横溢。变奏3已经开始分解主题,乐队也毫不逊色地试图掩盖钢琴的初露锋芒。变奏4开始,钢琴和乐队打了平手,甚至直到变奏5里,钢琴还不断地想挣脱束缚跳起来。变奏6持续了一分多钟,终于暂时稳定住了钢琴的情绪。
前六个变奏,钢琴和乐队之间似乎是在对话,钢琴漂亮的登场赢得了乐队的肯定。同时,钢琴不断地以出乎乐队意料的形式表现自己,好像是一个天才挣脱世俗的约束,向世人展示自己的才华。
钢琴在变奏7伊始,将《震怒之日》的主题娓娓道来——钢琴还是会害怕的,那就是对死亡的恐惧。受惊吓的钢琴在变奏8里表现的异常紧张,恐惧的心跳在加速。紧接着的变奏9里,乐队也发出了怪诞的声响,似乎所有人都不会演奏了。因为对死亡的恐惧不仅是天才般的钢琴无法回避的,作为世俗的乐队,也无法回避。
变奏10重复了《震怒之日》,并分别由钢琴和乐队对其进行变奏。钢琴在最后以一连串水银泻地般的下行音,表现出绝望。然而这个绝望却恰好结束在帕格尼尼的主题上,钢琴还想在变奏11里苏醒,但冷漠的弦乐却让它止步于一段华丽的宣泄。此时,木管乐器对帕格尼尼主题的变奏,表现得极端不信任。
变奏12是一个小步舞曲,乐队将帕格尼尼的主题化解为三拍子的节奏。钢琴哀伤的叙述和细腻的情感,最终征服了乐队,在变奏13里,弦乐以同样的三拍子节奏但却非常自信地奏出了帕格尼尼的主题,而钢琴则在每小节的第二拍和第三拍,伴以沉重的和弦。
变奏14已经进入大调体系了,乐队和钢琴以饱满的热情展现。到了变奏15,超乎寻常的难度又激发起钢琴炫耀般的活力。
作者称这几段变奏是“邪恶力量的发展”。自从《震怒之日》的引入后,钢琴不再是那个只会跟乐队顽皮的孩子了,它已经懂得思考,懂得宣泄,懂得倾诉,懂得如何面对恐惧,懂得如何重拾信心。
情感流露·变奏16——18
这三段变奏构成了乐曲的慢板乐章,成为全曲抒情的中心。其中,变奏18最终也成就了拉赫玛尼诺夫最广为流传的旋律之一。
变奏16在弦乐的颤动中,由双簧管奏出帕格尼尼的主题,接着是小提琴的独奏。而钢琴虽然从一开始就甘当配角,却也不再中规中矩:它不断地将帕格尼尼主题的乐句颠倒过来演奏。变奏17引入了一些浪漫主义的神秘色彩,钢琴喃喃自语的低音不断下行,积蓄着能量,直至最后转入明亮的大调。
变奏18无疑是整部作品点睛之笔,而其实它的起始乐句也是延续了变奏16的做法,将帕格尼尼的主题颠倒过来。钢琴的表白和乐队的渲染,将感情推向高潮。直到钢琴依依不舍地离去,起始乐句渐慢重复,人们才从恍惚的追忆中回到现实。难怪电影《时光倒流》会拿这一段变奏作为素材,并在此基础上再变奏。
逝去的美好时光是宿命,即使再超凡脱俗,也无法逃避。如果把钢琴的形象比作拉氏本人,如同怕格尼尼般卓尔不群,那么那象征着美好时光的变奏18所流露出的乡愁般的浪漫,便是拉氏对故土的思念。流浪和放逐是命运的安排,也是拉氏自己无法改变的现实。然而勇敢的钢琴最终决定,昂首接受末日的审判,用信念来征服孤独,得到神的救赎。
末日审判·终曲·变奏19——24
乐队突如其来的声响打破了变奏18制造的平静,从变奏19到变奏24的最后六个变奏浑然一体,形成了激昂的终曲。
变奏19用钢琴模仿小提琴的拨奏,象征着“帕格尼尼那魔鬼般拨奏的胜利”。随之而来的变奏20一开始,弦乐组便整齐而紧张地烘托着凝重的气氛。而钢琴披荆斩棘地前进,丝毫不减慢自己的速度。变奏21中钢琴连续奏出行进节奏,并一直持续到变奏22里来。
末日审判终于到来,尽管有乐队在帕格尼尼的主题上支撑,钢琴还是在变奏22的展开部分发出了《震怒之日》的哀鸣。钢琴在不断地上行下行,而乐队的旋律已经转到大调,弦乐、铜管在不同的调系里变奏着帕格尼尼主题,并将其推向高潮。乐队嘎然而止,紧接着是钢琴的一段悲壮命运色彩的独奏,同样也是结束在变奏后的帕格尼尼的主题上。
渴望得到救赎的钢琴,将帕格尼尼的主题在变奏23的开始处奏响。然而奏了两遍,却都只能停留在降A小调上。乐队以强大的力量将钢琴拉回到A小调,钢琴终于找到正确的位置。变奏24的钢琴恢复了信心和活力,又像开始时一样,和乐队玩起了游戏。随着铜管奏响《震怒之日》的主题,宣告灵魂的救赎。顽皮的钢琴从白键中溜走,乐队一阵追赶。钢琴最后悄然停止在帕格尼尼的主题上,乐队伴以微弱的拨奏,全曲终。
突如其来的巧妙结尾,又给了听众思考的空间:帕格尼尼魔鬼般捉摸不定的旋律,像黑夜中闪过的烛光,熄灭在视线之外,又会在何处点亮呢?
《帕格尼尼主题狂想曲》是拉赫玛尼诺夫最重要的作品之一,假如拉赫玛尼诺夫所有的音乐都被世界遗忘了,最后剩下的也会是《帕格尼尼主题狂想曲》,很多音乐爱好者通过这部作品认识拉赫玛尼诺夫,后来才接触他的其它作品,如《第二钢琴协奏曲》、《交响舞曲》等等。
电影《时光倒流七十年》中主题曲
第一次听到片中的主题曲,是在一次出差的过程中。当时我正在宾馆的房间,和几个作者天南地北地闲聊着,突然,那桌上那还没有关上的电视机里,蓦地小音量地传出了一段极为悠扬婉转、又带着一丝淡淡忧伤、几乎能穿透时空穿越生命的旋律,我立刻被情不自禁地吸引过去,结果定睛一看,发现是一条广告的背景音乐(似乎是张裕葡萄酒,我记不太清了)。
我当时就觉得,自己和这段音乐有缘!于是,第二天一大早,我就迫不及待地跑到附近的一家音像店,用我那不上不下的半调公鸭嗓,不厌其烦地、一次又一次地哼给那音像店的美眉听,结果很想开张大吉的她,冥思苦想了半天也不得其听,只好抱歉地要我去其它音像店试试。然而命苦得很,我当天几乎哼唱得要吃金嗓子喉宝、跑遍了那座城市几乎所有的音像店,最后仍然一无所获——我不但没有找到含有这首曲子的盒带,就连那曲调的名称都没能打听出来!:(
此一隔就是大半年,直到次年的春暖花开时节,我才在又一次出差的过程中,在宾馆的电视机里,再次邂逅了这段音乐,并很幸运地把该片看了约三分之一的内容,但已经是非常喜欢了。我随后把电话打到正播放那片子的电视台,让电视台的朋友去细细一查,这才知道这部原来很有名的片子,名叫《时光倒流七十年》。
本片讲述的是,一个名叫理查的年轻剧作家(克里斯多夫*里夫饰,即后来扮演超人、因骑马而不幸摔断脊椎的那位),在一次剧作演出大获成功后的答谢宴会上,意外遇上了一位他此前从未见过的、白发苍苍的老妇人,她强行塞给他一只精美绝伦的古董金表,然后对他说了一句让他当时极为莫名其妙的话:“回到我身边来!”
八年后,这个理查终于发现,原来他和那个已于八年前的当晚过世的老妇人,实实在在地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于是他最终决定,放弃现代文明的高科技生活,心甘情愿地选择了时光倒流七十年,与那七十年前的老妇人(珍茜*摩尔饰)相遇……
这是一个悲情故事,但又浪漫得像一部成人的童话。片中许多细节都非常感人,如影片即将结束时的一些空镜头,十分出色地把男主人公那欲哭无泪的心死凄迷,渲染得极为淋漓尽致,让广大的观众也恨不能为之同声一哭!
在片中还有个很像《大话西游》中月光宝盒一样的道具,那就是老妇人开始送给理查的那只古董金表,它是在七十年后的这里,由她亲手交给他,再由他回到七十年后的那里,再亲手交还给她(喜爱《大话西游》的朋友,是不是感觉很熟悉?!)至于它到底是由哪里来的,恐怕连导演都说不清了。
影片的主题曲最终和本片一样成为了经典,它的完整题名为《帕格尼尼主题狂想曲》,是一支温柔多情、缠绵悱恻的钢琴协奏曲。此曲是俄罗斯作曲家拉赫马尼诺夫于1934年完成的一首钢琴与管弦乐作品,根据意大利小提琴家帕格尼尼第24首小提琴随想曲的主题而作,编号43。这首乐曲被导演拿来作为一件重要的音乐道具,起到了跨越时空、在男女主人公之间沟通心灵的作用。
后来还据说,本片中的音乐主题是JOHN BARRY自己创造的,片中不过是用到了《怕格尼尼主题狂想曲》中那段非常著名的十八变奏(如男主角第一次在墙上看到画像时)。而最最不可思议的是据以前看过的一本书上讲,JOHN BARRY的主题是将拉赫的十八变奏的五线谱上以某一线为中心,将上下的音符翻转过来,就成了这一同样动人的主题。想想绝对是不可思议!
本片最终获得当年多项奥斯卡提名,虽然最后几乎是一无所获,但完全无损于它的经典地位。
最难忘的时刻:两人历尽磨难终于幸福地在一起了,并无限憧憬地畅想着两人美好的未来,然而,就在那极为美好的早餐时刻,乐极生悲的理查突然在1902年的当时,从他那由现代社会穿过来的、他特意参考历史资料订做的古式西装口袋里,极为意外地掏出了一枚清楚无比地写着“1972”字样的硬币!于是,在女主人公撕心裂肺的凄厉呼喊中,理查“愀”地一声,回到了……500年前?不,是70年后,1972年!:)
从此两人古今相隔,幸福的光景不复再现。想想那可怜的女人一直要苦等七十年后才能再见到她心爱的男人,并在再见到他(而他当时还不认识她)的当晚孤独地去逝,让人怎不为之痛掬一把同情之泪呢!
附录:
《介绍电影<时光倒流七十年>及拉赫玛尼诺夫的“帕格尼尼主题狂想曲”》
1972年,米尔菲尔德大学,青年剧作家理查德·科里尔在庆祝自己的作品成功首演的聚会上,遇见一位神秘、端庄的老妇人。她在科里尔手里放了一样东西,对他悄声说道:“回来找我!”然后飘然而去。同伴们问科里尔这是谁,他也不知道。摊开手掌一看,原来是一块精致的怀表。
这是1980年美国浪漫幻想片《时光倒流》的开端——一支温柔多情、缠绵悱恻的独奏提琴旋律响起,镜头切换。思绪万千的老妇人回到家中,那是位于一家大饭店的湖边寓所。她把自己关在房间里。唱片开始在一架老式唱机上旋转,飘出“帕格尼尼主题狂想曲”的动人曲调。她含泪坐在摇椅上,手捧刚刚看完的演出的节目单:“Too Much Spring”——舞台剧《春意盎然》,编剧:理查德·科里尔。她的脸上流露出了怅惘、陶醉的微笑。
“帕格尼尼主题狂想曲”是俄罗斯作曲家拉赫马尼诺夫于1934年完成的一首钢琴与管弦乐队作品,编号43。这是他最优秀的作品之一,根据意大利小提琴家帕格尼尼第24首小提琴随想曲的主题而作,称为“帕格尼尼主题狂想曲”。
作品的结构是一组变奏曲。其中广为流传的是其中的第18变奏曲,也就是影片里使用的这部分乐曲。这首变奏听上去委婉动人而又热情奔放,最受人喜爱,以至于成了整部作品——“帕格尼尼主题狂想曲”的代名词。在影片《时光倒流》中,这首乐曲不但被导演和编剧拿来作为一件重要的音乐道具,帕格尼尼主题狂想曲”第18变奏的一首变奏曲(a Re——variation)。约翰·巴里在旋律的情绪和节奏以及曲调的走向和速度上,都与原曲既保持相近又有区别,使观众自始至终感觉到由一首不断出现的动人乐曲所折射、所辉映的两个艺术家之间那种心心相印的高尚激情的存在。
所以,从非严格的意义上说“帕格尼尼主题狂想曲”就是电影《时光倒流》的音乐主题也并不为过。
在上述那组镜头中,当充满激情的弦乐在钢琴衬托下进入第三个乐句时,随着镜头的叠化,音量出现了增强,音乐不间断地从老妇人的老式唱机过渡到了8年以后理查德在芝加哥的现代化公寓里的落地式组合音响上。一首不朽的乐曲穿越了时空,冥冥之中把两颗永远在孤独中相互寻觅的心连接了起来,故事情节也随之展开……。
处于一种莫名烦躁中的理查德关掉了唱机,扯下打字机上没写下去的稿纸,驾车外出。出了市区,行驶在阳光明媚的公路上,音乐也变得优雅流畅,和刚才喧嚣、嘈杂的都市音响形成鲜明对比,代替语言来叙述主人公心情的变化。经过了“大饭店”的路标,不知为什么他停了下来。随着他倒车的动作,车子退回到通往大饭店的岔路口,提琴独奏出的老妇人的主题动机,犹如一种神秘的回忆与召唤。不知不觉中理查德已经走上了一条追寻往昔的路。提琴独奏的温柔缠绵的动机是主题的另一变奏。
《帕格尼尼主题狂想曲》写于1934年,此时世界乐坛正在发生着很大的变化,传统的调性体系、曲式、节奏等惯用的音乐法则被抛弃,代之而起的是流派纷呈的“新音乐”,无调性音乐、表现主义、后浪漫主义、新古典主义、十二音列等等相继出现,“求异响于新声”是欧美音乐的时代潮流,而拉赫玛尼诺夫不为所动,仍然在十九世纪的风格和形式里寻求个性的表现。
《帕格尼尼主题狂想曲》取材于一百多年前帕格尼尼的《24首小提琴随想曲》,利用其中第24首随想曲的音乐主题,写成单乐章的钢琴与乐队曲,技巧复杂精深、气势辉煌,成为十九世纪浪漫主义音乐炫技一派的绝响。
帕格尼尼这位小提琴魔鬼被许多人描绘成炫技能手,看不到他的辉煌技巧给浪漫派带来的风格上的影响,这不但低估了帕格尼尼的艺术价值,也是对浪漫主义艺术本质的忽略。浪漫主义是一种不受拘束和无穷无尽的美,浪漫音乐最突出的特点是狂热的主观表现。音乐家表现狂放无羁的感情世界,必须有炉火纯青的技巧为依托,才能进入横无际涯的艺术境界。有一件趣闻说明的正是这个问题,有一次,一位提琴手拿着乐谱去找贝多芬,提出某些小提琴部分的音乐太难,不好演奏,请作曲家修改一下,贝多芬却说:“当上帝唤醒我的时候,你以为我还会去考虑你那倒霉的提琴吗?”
帕格尼尼精妙绝伦的演奏技巧和火热的演奏风格正是浪漫派作曲家渴求的境界,激发了许多音乐家的热情,追随效法者甚众。他们一方面在技巧和演奏风格上提高精进,另一方面直接从帕格尼尼的音乐里获取灵感,把他的作品改编成其它乐器的独奏曲,或者是以他的音乐主题为素材创作出自己的音乐。在大量的改编曲里,最著名的当然还是几位大作曲家的手笔,其中包括舒曼、勃拉姆斯、李斯特、拉赫玛尼诺夫,作为音乐会曲目至今还频繁演出的当推拉赫玛尼诺夫的这首《帕格尼尼主题狂想曲》。
狂想曲是这样一种曲式:它以烈焰般的激情歌颂狂傲不羁的英雄气概,用饱满的热情表现民族精神。狂想曲不是从古典时期继承来的形式,它是十九世纪浪漫主义音乐家的激情锻造出的曲式,音乐内容一气贯通的单乐章作品。拉赫玛尼诺夫写的这部《帕格尼尼主题狂想曲》也可以称之“帕格尼尼主题变奏”,音乐取材于帕格尼尼的第24首小提琴随想曲,在一个音乐主题上展开24个变奏,铺衍成一部气势辉煌的大型作品。这24个变奏前后分成三组,很像是不间断连续演奏的协奏曲的三个乐章,而且独奏钢琴与乐队展开炫技性的竞奏,又很符合协奏曲。但是从音乐狂热的激情和艰深的技巧看,还是应该按照作曲家自己的标题理解为狂想曲。
作为一位作曲家,拉赫玛尼诺夫首先是一位钢琴演奏家,而且技巧精湛,风格健朗,他的名字被列入伟大钢琴家的行列,他在当时唱片录制技术已经很完善,所以我们今天还能听到他的演奏艺术。如此说来,拉赫玛尼诺夫要比他的老师柴科夫斯基幸运得多,他不必像柴科夫斯基那样拿着新完成的协奏曲去征求钢琴家的意见,结果触了霉头,一部不朽之作被说了个一无是处。拉赫玛尼诺夫写钢琴音乐从不担心技术问题,有些技巧艰深的部分,音乐甚至是在跟着飞舞的手指奔跑,听凭它把音乐带到哪里,浪漫派音乐里充满的热情往往就是这样表现出来的。
《帕格尼尼主题狂想曲》以辉煌的技巧表现作曲家的个人风格,然而作品里最令人难忘的却不是眼花缭乱的技巧,而是慢速的第18个变奏,整部狂想曲到这里速度突然放慢,奏出一支纯朴抒情的曲调,这个旋律开朗优美,动人心魄,其中当然也隐含着永不褪色的“俄罗斯忧郁”,这个旋律先在钢琴上唱出,质朴而平和,然后让位给弦乐,热情在逐步增长,随后发展成浪漫激情的颂歌。这段音乐有感人至深的艺术魅力,尤其富于浪漫气息,它虽然只是一个音乐片段,不是一个乐章,也被抽出来编入一些浪漫曲集的唱片,在芭蕾舞台上也可以见到这段音乐的芭蕾小品。拉赫玛尼诺夫当初写《帕格尼尼主题狂想曲》时有意表现帕格尼尼传说中的舞台形象,瘦骨嶙峋、苍白、狂热、鬼魅般的躯壳包裹着热情的灵魂,被艺术之神唤醒时,便光芒四射地疯狂演奏,辉煌的音乐照亮整个大厅。拉赫玛尼诺夫甚至在写这部狂想曲的同时就在考虑把它搬上芭蕾舞台,他提供了芭蕾剧情构思,编舞导演当然又是芭蕾大师福金。
《帕格尼尼主题狂想曲》表现的是一位狂热的浪漫派艺术大师的艺术个性,也是拉赫玛尼诺夫自己的写照,他消瘦清癯,表情忧郁,举止矜持,不苟言笑,登台演出则激情进发,高贵而尊严,这是他的性格特点,也是他的艺术个性。他尊崇古典浪漫传统,厌恶庸俗的艺术趣味,他青年时代写的升C小调前奏曲名扬海外,移居美国后只要一有演出,观众便一定要求加演这首前奏曲,使他对自己的这首杰作产生了怀疑,他认为这首前奏曲里一定有某种东西迎合了庸俗的趣味,于是他开始憎恶自己的这首作品。
拉赫玛尼诺夫1917年移居美国,按照民族主义的理论,他应该就此失去了灵感,写不出什么东西了。他创作的新作品的确不多,但这不能印证这种断言,因为拉赫玛尼诺夫把主要精力用于演出,作品自然就少了。他写《帕格尼尼主题狂想曲》时已六十有奇,这不是创作的最佳年龄,但他的热情并没有减退,仍然写出了堪称经典的杰作。
人们早已对帕格尼尼的24首随想曲耳熟能详,后世也不乏舒曼、李斯特、勃拉姆斯等的发扬光大。然而拉赫玛尼诺夫却在随想曲24号(Caprice 24)的主题上,又以钢琴协奏曲的方式创作出了24个变奏,这便是帕格尼尼主题狂想曲(Rhapsody on a Theme of Paganini)。
这里我就不赘述拉赫玛尼诺夫的生平了。需要提示的是,帕格尼尼主题狂想曲(作品43号)完成于1934年8月24日,是拉赫玛尼诺夫晚年所写(在这之后是第三交响曲,作品44号)。当时的拉赫玛尼诺夫衣食无忧,在瑞士的别墅中完成了该作品,作品质量无可挑剔。帕格尼尼主题狂想曲虽说不及拉赫玛尼诺夫第二钢琴协奏曲(拉氏创作于一度的作品真空期之后)那样炙手可热,但无论从听众、音乐家本人还是从评论家看来,帕格尼尼主题狂想曲确确实实是拉赫玛尼诺夫颠峰之作。
拉氏的帕格尼尼主题狂想曲包含主题以及24个变奏,“狂想”也给人“不拘一格”的理解。然而作品又恰恰能从“逻辑上”划分出“快”、“慢”、“快”的协奏曲段落,其表达的内容上也是如此。从这一点上来说,拉赫玛尼诺夫对狂想曲的格局进行了精确的细化和再定义。
这首狂想曲里,线索很多。帕格尼尼的主题是标题性的、素材性的线索;从第七变奏开始的《震怒之日》主题,又成为辉煌与宿命之间的另一条线索,让听者明白作者不是简单地在炫技;全曲钢琴和乐队的对立统一,主从关系的不断转换,也在空间上给我们留下了思考。
九个小节的引子,为这首狂想曲定立了和声基调。这几个和声给人庄严肃穆的感觉,似乎要警戒我们什么。乐曲开始部分最为评论家津津乐道的,是“第一变奏出现在主题之前”这样的设计:简短的引子和第一变奏一起成为乐曲的铺垫。
引子里的钢琴只能以和弦的形式发出声响,直到变奏1,打击乐还和低音变奏一起延续着对钢琴的恫吓。帕格尼尼的主题出现了,钢琴得以站起身来,一字一顿地道出自己桀骜不逊的形象。变奏2的诙谐以及半音音阶的重叠,开始展现出钢琴的活泼和才华横溢。变奏3已经开始分解主题,乐队也毫不逊色地试图掩盖钢琴的初露锋芒。变奏4开始,钢琴和乐队打了平手,甚至直到变奏5里,钢琴还不断地想挣脱束缚跳起来。变奏6持续了一分多钟,终于暂时稳定住了钢琴的情绪。
前六个变奏,钢琴和乐队之间似乎是在对话,钢琴漂亮的登场赢得了乐队的肯定。同时,钢琴不断地以出乎乐队意料的形式表现自己,好像是一个天才挣脱世俗的约束,向世人展示自己的才华。
钢琴在变奏7伊始,将《震怒之日》的主题娓娓道来——钢琴还是会害怕的,那就是对死亡的恐惧。受惊吓的钢琴在变奏8里表现的异常紧张,恐惧的心跳在加速。紧接着的变奏9里,乐队也发出了怪诞的声响,似乎所有人都不会演奏了。因为对死亡的恐惧不仅是天才般的钢琴无法回避的,作为世俗的乐队,也无法回避。
变奏10重复了《震怒之日》,并分别由钢琴和乐队对其进行变奏。钢琴在最后以一连串水银泻地般的下行音,表现出绝望。然而这个绝望却恰好结束在帕格尼尼的主题上,钢琴还想在变奏11里苏醒,但冷漠的弦乐却让它止步于一段华丽的宣泄。此时,木管乐器对帕格尼尼主题的变奏,表现得极端不信任。
变奏12是一个小步舞曲,乐队将帕格尼尼的主题化解为三拍子的节奏。钢琴哀伤的叙述和细腻的情感,最终征服了乐队,在变奏13里,弦乐以同样的三拍子节奏但却非常自信地奏出了帕格尼尼的主题,而钢琴则在每小节的第二拍和第三拍,伴以沉重的和弦。
变奏14已经进入大调体系了,乐队和钢琴以饱满的热情展现。到了变奏15,超乎寻常的难度又激发起钢琴炫耀般的活力。
作者称这几段变奏是“邪恶力量的发展”。自从《震怒之日》的引入后,钢琴不再是那个只会跟乐队顽皮的孩子了,它已经懂得思考,懂得宣泄,懂得倾诉,懂得如何面对恐惧,懂得如何重拾信心。
情感流露·变奏16——18
这三段变奏构成了乐曲的慢板乐章,成为全曲抒情的中心。其中,变奏18最终也成就了拉赫玛尼诺夫最广为流传的旋律之一。
变奏16在弦乐的颤动中,由双簧管奏出帕格尼尼的主题,接着是小提琴的独奏。而钢琴虽然从一开始就甘当配角,却也不再中规中矩:它不断地将帕格尼尼主题的乐句颠倒过来演奏。变奏17引入了一些浪漫主义的神秘色彩,钢琴喃喃自语的低音不断下行,积蓄着能量,直至最后转入明亮的大调。
变奏18无疑是整部作品点睛之笔,而其实它的起始乐句也是延续了变奏16的做法,将帕格尼尼的主题颠倒过来。钢琴的表白和乐队的渲染,将感情推向高潮。直到钢琴依依不舍地离去,起始乐句渐慢重复,人们才从恍惚的追忆中回到现实。难怪电影《时光倒流》会拿这一段变奏作为素材,并在此基础上再变奏。
逝去的美好时光是宿命,即使再超凡脱俗,也无法逃避。如果把钢琴的形象比作拉氏本人,如同怕格尼尼般卓尔不群,那么那象征着美好时光的变奏18所流露出的乡愁般的浪漫,便是拉氏对故土的思念。流浪和放逐是命运的安排,也是拉氏自己无法改变的现实。然而勇敢的钢琴最终决定,昂首接受末日的审判,用信念来征服孤独,得到神的救赎。
末日审判·终曲·变奏19——24
乐队突如其来的声响打破了变奏18制造的平静,从变奏19到变奏24的最后六个变奏浑然一体,形成了激昂的终曲。
变奏19用钢琴模仿小提琴的拨奏,象征着“帕格尼尼那魔鬼般拨奏的胜利”。随之而来的变奏20一开始,弦乐组便整齐而紧张地烘托着凝重的气氛。而钢琴披荆斩棘地前进,丝毫不减慢自己的速度。变奏21中钢琴连续奏出行进节奏,并一直持续到变奏22里来。
末日审判终于到来,尽管有乐队在帕格尼尼的主题上支撑,钢琴还是在变奏22的展开部分发出了《震怒之日》的哀鸣。钢琴在不断地上行下行,而乐队的旋律已经转到大调,弦乐、铜管在不同的调系里变奏着帕格尼尼主题,并将其推向高潮。乐队嘎然而止,紧接着是钢琴的一段悲壮命运色彩的独奏,同样也是结束在变奏后的帕格尼尼的主题上。
渴望得到救赎的钢琴,将帕格尼尼的主题在变奏23的开始处奏响。然而奏了两遍,却都只能停留在降A小调上。乐队以强大的力量将钢琴拉回到A小调,钢琴终于找到正确的位置。变奏24的钢琴恢复了信心和活力,又像开始时一样,和乐队玩起了游戏。随着铜管奏响《震怒之日》的主题,宣告灵魂的救赎。顽皮的钢琴从白键中溜走,乐队一阵追赶。钢琴最后悄然停止在帕格尼尼的主题上,乐队伴以微弱的拨奏,全曲终。
突如其来的巧妙结尾,又给了听众思考的空间:帕格尼尼魔鬼般捉摸不定的旋律,像黑夜中闪过的烛光,熄灭在视线之外,又会在何处点亮呢?
《帕格尼尼主题狂想曲》是拉赫玛尼诺夫最重要的作品之一,假如拉赫玛尼诺夫所有的音乐都被世界遗忘了,最后剩下的也会是《帕格尼尼主题狂想曲》,很多音乐爱好者通过这部作品认识拉赫玛尼诺夫,后来才接触他的其它作品,如《第二钢琴协奏曲》、《交响舞曲》等等。
电影《时光倒流七十年》中主题曲
第一次听到片中的主题曲,是在一次出差的过程中。当时我正在宾馆的房间,和几个作者天南地北地闲聊着,突然,那桌上那还没有关上的电视机里,蓦地小音量地传出了一段极为悠扬婉转、又带着一丝淡淡忧伤、几乎能穿透时空穿越生命的旋律,我立刻被情不自禁地吸引过去,结果定睛一看,发现是一条广告的背景音乐(似乎是张裕葡萄酒,我记不太清了)。
我当时就觉得,自己和这段音乐有缘!于是,第二天一大早,我就迫不及待地跑到附近的一家音像店,用我那不上不下的半调公鸭嗓,不厌其烦地、一次又一次地哼给那音像店的美眉听,结果很想开张大吉的她,冥思苦想了半天也不得其听,只好抱歉地要我去其它音像店试试。然而命苦得很,我当天几乎哼唱得要吃金嗓子喉宝、跑遍了那座城市几乎所有的音像店,最后仍然一无所获——我不但没有找到含有这首曲子的盒带,就连那曲调的名称都没能打听出来!:(
此一隔就是大半年,直到次年的春暖花开时节,我才在又一次出差的过程中,在宾馆的电视机里,再次邂逅了这段音乐,并很幸运地把该片看了约三分之一的内容,但已经是非常喜欢了。我随后把电话打到正播放那片子的电视台,让电视台的朋友去细细一查,这才知道这部原来很有名的片子,名叫《时光倒流七十年》。
本片讲述的是,一个名叫理查的年轻剧作家(克里斯多夫*里夫饰,即后来扮演超人、因骑马而不幸摔断脊椎的那位),在一次剧作演出大获成功后的答谢宴会上,意外遇上了一位他此前从未见过的、白发苍苍的老妇人,她强行塞给他一只精美绝伦的古董金表,然后对他说了一句让他当时极为莫名其妙的话:“回到我身边来!”
八年后,这个理查终于发现,原来他和那个已于八年前的当晚过世的老妇人,实实在在地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于是他最终决定,放弃现代文明的高科技生活,心甘情愿地选择了时光倒流七十年,与那七十年前的老妇人(珍茜*摩尔饰)相遇……
这是一个悲情故事,但又浪漫得像一部成人的童话。片中许多细节都非常感人,如影片即将结束时的一些空镜头,十分出色地把男主人公那欲哭无泪的心死凄迷,渲染得极为淋漓尽致,让广大的观众也恨不能为之同声一哭!
在片中还有个很像《大话西游》中月光宝盒一样的道具,那就是老妇人开始送给理查的那只古董金表,它是在七十年后的这里,由她亲手交给他,再由他回到七十年后的那里,再亲手交还给她(喜爱《大话西游》的朋友,是不是感觉很熟悉?!)至于它到底是由哪里来的,恐怕连导演都说不清了。
影片的主题曲最终和本片一样成为了经典,它的完整题名为《帕格尼尼主题狂想曲》,是一支温柔多情、缠绵悱恻的钢琴协奏曲。此曲是俄罗斯作曲家拉赫马尼诺夫于1934年完成的一首钢琴与管弦乐作品,根据意大利小提琴家帕格尼尼第24首小提琴随想曲的主题而作,编号43。这首乐曲被导演拿来作为一件重要的音乐道具,起到了跨越时空、在男女主人公之间沟通心灵的作用。
后来还据说,本片中的音乐主题是JOHN BARRY自己创造的,片中不过是用到了《怕格尼尼主题狂想曲》中那段非常著名的十八变奏(如男主角第一次在墙上看到画像时)。而最最不可思议的是据以前看过的一本书上讲,JOHN BARRY的主题是将拉赫的十八变奏的五线谱上以某一线为中心,将上下的音符翻转过来,就成了这一同样动人的主题。想想绝对是不可思议!
本片最终获得当年多项奥斯卡提名,虽然最后几乎是一无所获,但完全无损于它的经典地位。
最难忘的时刻:两人历尽磨难终于幸福地在一起了,并无限憧憬地畅想着两人美好的未来,然而,就在那极为美好的早餐时刻,乐极生悲的理查突然在1902年的当时,从他那由现代社会穿过来的、他特意参考历史资料订做的古式西装口袋里,极为意外地掏出了一枚清楚无比地写着“1972”字样的硬币!于是,在女主人公撕心裂肺的凄厉呼喊中,理查“愀”地一声,回到了……500年前?不,是70年后,1972年!:)
从此两人古今相隔,幸福的光景不复再现。想想那可怜的女人一直要苦等七十年后才能再见到她心爱的男人,并在再见到他(而他当时还不认识她)的当晚孤独地去逝,让人怎不为之痛掬一把同情之泪呢!
附录:
《介绍电影<时光倒流七十年>及拉赫玛尼诺夫的“帕格尼尼主题狂想曲”》
1972年,米尔菲尔德大学,青年剧作家理查德·科里尔在庆祝自己的作品成功首演的聚会上,遇见一位神秘、端庄的老妇人。她在科里尔手里放了一样东西,对他悄声说道:“回来找我!”然后飘然而去。同伴们问科里尔这是谁,他也不知道。摊开手掌一看,原来是一块精致的怀表。
这是1980年美国浪漫幻想片《时光倒流》的开端——一支温柔多情、缠绵悱恻的独奏提琴旋律响起,镜头切换。思绪万千的老妇人回到家中,那是位于一家大饭店的湖边寓所。她把自己关在房间里。唱片开始在一架老式唱机上旋转,飘出“帕格尼尼主题狂想曲”的动人曲调。她含泪坐在摇椅上,手捧刚刚看完的演出的节目单:“Too Much Spring”——舞台剧《春意盎然》,编剧:理查德·科里尔。她的脸上流露出了怅惘、陶醉的微笑。
“帕格尼尼主题狂想曲”是俄罗斯作曲家拉赫马尼诺夫于1934年完成的一首钢琴与管弦乐队作品,编号43。这是他最优秀的作品之一,根据意大利小提琴家帕格尼尼第24首小提琴随想曲的主题而作,称为“帕格尼尼主题狂想曲”。
作品的结构是一组变奏曲。其中广为流传的是其中的第18变奏曲,也就是影片里使用的这部分乐曲。这首变奏听上去委婉动人而又热情奔放,最受人喜爱,以至于成了整部作品——“帕格尼尼主题狂想曲”的代名词。在影片《时光倒流》中,这首乐曲不但被导演和编剧拿来作为一件重要的音乐道具,帕格尼尼主题狂想曲”第18变奏的一首变奏曲(a Re——variation)。约翰·巴里在旋律的情绪和节奏以及曲调的走向和速度上,都与原曲既保持相近又有区别,使观众自始至终感觉到由一首不断出现的动人乐曲所折射、所辉映的两个艺术家之间那种心心相印的高尚激情的存在。
所以,从非严格的意义上说“帕格尼尼主题狂想曲”就是电影《时光倒流》的音乐主题也并不为过。
在上述那组镜头中,当充满激情的弦乐在钢琴衬托下进入第三个乐句时,随着镜头的叠化,音量出现了增强,音乐不间断地从老妇人的老式唱机过渡到了8年以后理查德在芝加哥的现代化公寓里的落地式组合音响上。一首不朽的乐曲穿越了时空,冥冥之中把两颗永远在孤独中相互寻觅的心连接了起来,故事情节也随之展开……。
处于一种莫名烦躁中的理查德关掉了唱机,扯下打字机上没写下去的稿纸,驾车外出。出了市区,行驶在阳光明媚的公路上,音乐也变得优雅流畅,和刚才喧嚣、嘈杂的都市音响形成鲜明对比,代替语言来叙述主人公心情的变化。经过了“大饭店”的路标,不知为什么他停了下来。随着他倒车的动作,车子退回到通往大饭店的岔路口,提琴独奏出的老妇人的主题动机,犹如一种神秘的回忆与召唤。不知不觉中理查德已经走上了一条追寻往昔的路。提琴独奏的温柔缠绵的动机是主题的另一变奏。
《帕格尼尼主题狂想曲》写于1934年,此时世界乐坛正在发生着很大的变化,传统的调性体系、曲式、节奏等惯用的音乐法则被抛弃,代之而起的是流派纷呈的“新音乐”,无调性音乐、表现主义、后浪漫主义、新古典主义、十二音列等等相继出现,“求异响于新声”是欧美音乐的时代潮流,而拉赫玛尼诺夫不为所动,仍然在十九世纪的风格和形式里寻求个性的表现。
《帕格尼尼主题狂想曲》取材于一百多年前帕格尼尼的《24首小提琴随想曲》,利用其中第24首随想曲的音乐主题,写成单乐章的钢琴与乐队曲,技巧复杂精深、气势辉煌,成为十九世纪浪漫主义音乐炫技一派的绝响。
帕格尼尼这位小提琴魔鬼被许多人描绘成炫技能手,看不到他的辉煌技巧给浪漫派带来的风格上的影响,这不但低估了帕格尼尼的艺术价值,也是对浪漫主义艺术本质的忽略。浪漫主义是一种不受拘束和无穷无尽的美,浪漫音乐最突出的特点是狂热的主观表现。音乐家表现狂放无羁的感情世界,必须有炉火纯青的技巧为依托,才能进入横无际涯的艺术境界。有一件趣闻说明的正是这个问题,有一次,一位提琴手拿着乐谱去找贝多芬,提出某些小提琴部分的音乐太难,不好演奏,请作曲家修改一下,贝多芬却说:“当上帝唤醒我的时候,你以为我还会去考虑你那倒霉的提琴吗?”
帕格尼尼精妙绝伦的演奏技巧和火热的演奏风格正是浪漫派作曲家渴求的境界,激发了许多音乐家的热情,追随效法者甚众。他们一方面在技巧和演奏风格上提高精进,另一方面直接从帕格尼尼的音乐里获取灵感,把他的作品改编成其它乐器的独奏曲,或者是以他的音乐主题为素材创作出自己的音乐。在大量的改编曲里,最著名的当然还是几位大作曲家的手笔,其中包括舒曼、勃拉姆斯、李斯特、拉赫玛尼诺夫,作为音乐会曲目至今还频繁演出的当推拉赫玛尼诺夫的这首《帕格尼尼主题狂想曲》。
狂想曲是这样一种曲式:它以烈焰般的激情歌颂狂傲不羁的英雄气概,用饱满的热情表现民族精神。狂想曲不是从古典时期继承来的形式,它是十九世纪浪漫主义音乐家的激情锻造出的曲式,音乐内容一气贯通的单乐章作品。拉赫玛尼诺夫写的这部《帕格尼尼主题狂想曲》也可以称之“帕格尼尼主题变奏”,音乐取材于帕格尼尼的第24首小提琴随想曲,在一个音乐主题上展开24个变奏,铺衍成一部气势辉煌的大型作品。这24个变奏前后分成三组,很像是不间断连续演奏的协奏曲的三个乐章,而且独奏钢琴与乐队展开炫技性的竞奏,又很符合协奏曲。但是从音乐狂热的激情和艰深的技巧看,还是应该按照作曲家自己的标题理解为狂想曲。
作为一位作曲家,拉赫玛尼诺夫首先是一位钢琴演奏家,而且技巧精湛,风格健朗,他的名字被列入伟大钢琴家的行列,他在当时唱片录制技术已经很完善,所以我们今天还能听到他的演奏艺术。如此说来,拉赫玛尼诺夫要比他的老师柴科夫斯基幸运得多,他不必像柴科夫斯基那样拿着新完成的协奏曲去征求钢琴家的意见,结果触了霉头,一部不朽之作被说了个一无是处。拉赫玛尼诺夫写钢琴音乐从不担心技术问题,有些技巧艰深的部分,音乐甚至是在跟着飞舞的手指奔跑,听凭它把音乐带到哪里,浪漫派音乐里充满的热情往往就是这样表现出来的。
《帕格尼尼主题狂想曲》以辉煌的技巧表现作曲家的个人风格,然而作品里最令人难忘的却不是眼花缭乱的技巧,而是慢速的第18个变奏,整部狂想曲到这里速度突然放慢,奏出一支纯朴抒情的曲调,这个旋律开朗优美,动人心魄,其中当然也隐含着永不褪色的“俄罗斯忧郁”,这个旋律先在钢琴上唱出,质朴而平和,然后让位给弦乐,热情在逐步增长,随后发展成浪漫激情的颂歌。这段音乐有感人至深的艺术魅力,尤其富于浪漫气息,它虽然只是一个音乐片段,不是一个乐章,也被抽出来编入一些浪漫曲集的唱片,在芭蕾舞台上也可以见到这段音乐的芭蕾小品。拉赫玛尼诺夫当初写《帕格尼尼主题狂想曲》时有意表现帕格尼尼传说中的舞台形象,瘦骨嶙峋、苍白、狂热、鬼魅般的躯壳包裹着热情的灵魂,被艺术之神唤醒时,便光芒四射地疯狂演奏,辉煌的音乐照亮整个大厅。拉赫玛尼诺夫甚至在写这部狂想曲的同时就在考虑把它搬上芭蕾舞台,他提供了芭蕾剧情构思,编舞导演当然又是芭蕾大师福金。
《帕格尼尼主题狂想曲》表现的是一位狂热的浪漫派艺术大师的艺术个性,也是拉赫玛尼诺夫自己的写照,他消瘦清癯,表情忧郁,举止矜持,不苟言笑,登台演出则激情进发,高贵而尊严,这是他的性格特点,也是他的艺术个性。他尊崇古典浪漫传统,厌恶庸俗的艺术趣味,他青年时代写的升C小调前奏曲名扬海外,移居美国后只要一有演出,观众便一定要求加演这首前奏曲,使他对自己的这首杰作产生了怀疑,他认为这首前奏曲里一定有某种东西迎合了庸俗的趣味,于是他开始憎恶自己的这首作品。
拉赫玛尼诺夫1917年移居美国,按照民族主义的理论,他应该就此失去了灵感,写不出什么东西了。他创作的新作品的确不多,但这不能印证这种断言,因为拉赫玛尼诺夫把主要精力用于演出,作品自然就少了。他写《帕格尼尼主题狂想曲》时已六十有奇,这不是创作的最佳年龄,但他的热情并没有减退,仍然写出了堪称经典的杰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