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小调第九交响曲《自新大陆》德沃夏克作品95号(2)
佚名 网络第二乐章广板是整部交响曲中最为著名的。开头的一连串色彩黯淡的将调性引入疏远调,这些奇妙的和弦渲染出阴郁神秘的氛围。英国指挥家和音乐学家唐纳德·托维的在《音乐分析随笔》(中译本为《交响音乐分析》)第二卷中谈及这段音乐时指出,这些和弦“像瓦格纳乐剧里的诸神之主沃坦一样,驾驭着暴风雨,在大地上空掠过。”在这一背景上,英国管吹奏出那支感人肺腑的旋律,它饱含忧郁,又甜美温暖。作曲家写这段音乐时想到了《海华沙之歌》中“森林里的葬礼”场面,同时也受到黑人灵歌的启发。当这支曲调的微弱回声渐渐消逝在远方后,乐章开始时的和声经过一些变化再度响起,引出一个情绪更加哀伤的段落,小调主题表现了彷徨、踌躇的内心世界,并且一度变得焦灼而急切。经过漫长的等待,乐章的中部响起了一个有着明媚的田园色彩的跳跃旋律,它虽然是欢快的,但实际上脱胎于先前英国管吹出的那个忧郁主题,并且同样是由双簧管演奏。这个主题带来的明朗气氛迅即发展为一个简短的高潮,从中涌现出第一乐章第一主题的音型,仿佛从对家乡田园景象的追忆中突然回到了现实。忧伤的旋律重又出现在双簧管上,最后变为小提琴的深情吟唱,更显得忧郁、寂寥,好似游子梦断天涯的心灵写照。最后,四把低音提琴以很轻的力度奏出黯淡的和弦,这一乐章在这沉寂的气氛中结束。
第三乐章谐谑曲:很活跃的同样融合了新大陆与作曲家故乡的场景。这个舞蹈性的谐谑曲乐章洋溢着民间舞蹈的蓬勃活力,前后部分的谐谑曲中有卡农式的声部进入,造成此起彼伏的效果。作曲家将这段音乐同《海华沙之歌》中“海华沙的婚宴”相联。但在C大调的中部,宽广连绵的旋律和明媚动人的色彩则无疑是“捷克的原野和森林”的写照,表达了作曲家对故乡欢庆场面的怀念,这种情愫与在新大陆的所闻所感形成对照。
第四乐章火热的快板的宏伟气势在开头的九小节遒劲有力的引子中即显现出来。在一个暴风雨般的渐强之后,铜管乐器强有力地奏出第一主题,它具有进行曲的节奏和豪迈的旋律。这一主题重复后,由三连音组成的湍急因流接踵而至,这个势不可挡的旋律是乐章的副部主题。之后,前几个乐章的主要主题相继出现,表现了对往昔的怀念之情。在告别了这一切之后,音乐重新获得充沛的力量,带着对生活的肯定,冲向坚定的结尾。乐队奏出的最后一个响亮和弦减弱为悠远的回声,在这一隽永的结尾中,新世界的景象渐渐远去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