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尔坎杰罗·科雷利(Arcangelo Corelli)简介
佚名 网络阿尔坎杰罗·科雷利(Arcangelo Corelli,1653-1713)是巴洛克(Baroque)时期的意大利作曲家,提琴演奏家,也是个指挥家。1653年2月17日,科雷利出生于伊莫拉附近富西格纳一个富裕的知识分子家庭。他是遗腹子,和四个哥哥一起由母亲抚养成人。13岁他到博洛尼亚学琴,老师是小提琴家乔瓦尼·本文努蒂 (qiovannibenvenuti)和莱奥纳尔多·布鲁尼奥利(leonardo brugnoli),这两人都是埃尔科莱·加伊巴拉(ercolegaibara)的弟子。
生平
1670年他被博洛尼亚爱乐协会接纳为会员。1675年,他已经在罗马的一个乐队里工作了,几年后,科雷利声誉鹊起,被认为罗马最有声望的小提琴家之一。1679年,他与人通信中说他正在瑞典克里斯蒂娜女王府上供职,整天为演奏和创作忙碌得很。1687年7月9日,潘费利红衣主教请他去任宫廷乐师。 1690年,教皇的侄子奥托博尼红衣主教又把他请去工作,待遇极好。主教府的乐队经过他精心的训练,弓法齐整,演奏极其精确,被视为乐坛奇观,名扬整个意大利。1706年4月26日,他和老斯卡拉蒂、帕斯奎尼同时被罗马“阿卡尔奇雅”学院接纳为院士。从1710年起,科雷利不再公开演出,把全部精力用于创作。1712年末,健康恶化。1713年1月8日在罗马去世,终年60岁,被安葬在罗马的名人公墓。
科雷利是西方音乐史上第一个专业器乐作曲大师,为人稳重,创作一向以严于律己著称,终生孜孜不倦写作,结集发表的作品共六卷,体裁仅限于独奏奏鸣曲、三重奏奏鸣曲和协奏曲三种。但不论曲式、风格还是器乐技巧都集当时之大成,他的作品在生前就广泛流传,其影响面遍及全欧。
科雷利确立了室内乐三重奏鸣曲(Trio Sonata)的形式,其音乐和演奏法影响后代甚远。三重奏鸣曲的定义,是两把小提琴和一把大提琴形成三个声部再加上数字低音伴奏的乐曲。另外,科雷利亦是大协奏曲(Concerto Grosso)的引领者,在当时可视为三重奏鸣曲的扩大,而后才慢慢指有一组独奏群的协奏曲。此外在提琴家族的音乐发展史上,科雷利是一位极具关键性的人物,其所创作的十二首小提琴奏鸣曲,更是为小提琴的音乐发展奠定了基础。他具体明确的整理出小提琴的演奏技法及形式,发展新的技法,如双音、琶音、和弦等演奏法,使小提琴的技巧更为完善。
科雷利看重小提琴像歌唱般的性能,他不追求高难度技巧的演奏,常用的音区也就是到第三把位为止,因为博洛尼亚乐派认为该音区最似人声。因此科雷利有两次视奏老斯卡拉蒂和亨德尔的新作,由于应付不了曲中高把位的难点而弄得十分狼狈。科雷利作品的第五集共收有12首小提琴独奏奏鸣曲,第七至第十二是室内乐奏鸣曲。先介绍教堂奏鸣曲,一般由慢—快—慢—快四个乐章组成。科雷利这6首无一例外都包括五乐章:两个慢乐章,三个快乐章。不过其中总有两个快乐章联在一起,所以总的来说仍符合慢快相间的原则。
科雷利的作品中,并无声乐作品,流传下来的共有约九十首的创作。大致上可分为三大部分:三重奏鸣曲、小提琴奏鸣曲及大协奏曲。另外,奏鸣曲可再分成两种形式:教会奏鸣曲(Sonata da chiesa/Church Sonata),形式上比较庄严,且以赋格(Fugue)曲式写成的乐章;室内奏鸣曲(Sonata da camera/Chamber Sonata)形式上则比较自由,各乐章以舞曲形式写成。作品中比较著名的有于公元1700年所作的《小提琴奏鸣曲,作品5》(Violin Sonatas Op.5),其中第十二首便是深受许多音乐家喜爱的《佛利亚》(La Folia)变奏曲。《佛利亚》原来是大约起始于公元十五世纪末葡萄牙的一种舞曲,流行于其后的两、三百年。随着音乐的转变,以慢板三拍子形式,加上第二拍的附点拍子,成为一个主题的旋律架构,在科雷利此首主题与变奏中,展现无遗。
科雷利的音乐特色,倾向于规矩与谨慎的作曲手法,但同时在音乐上,却给人极大的亲和力。他善用优美的音乐旋律,再配合着有条理的伴奏部分,呈现出自由,且不失严谨的对位方式。在他最为世人熟知的作品《圣诞协奏曲》(Christmas Concerto Op.6 No.8),科雷利把舞曲写入宗教音乐之中,让宗教音乐更贴近人心。其大协奏曲的写作手法,也广为之后的作曲家所运用。
在音乐历史上,许多作曲家都明显地深受科雷利的影响,最为世人所知的就是巴洛克时期的协奏曲大师维瓦尔第与伟大的歌剧及神剧音乐家亨德尔。不仅仅是在音乐的写作风格上,有着其深厚的影响力,尤其对亨德尔使用器乐的手法,影响非常大,在许多作品中都可见到科雷利的影子。
科莱利的主要作品,其作品曾经被中国的宫廷收藏演出(估计是清朝的某位皇帝感兴趣于西方古典音乐),现在有曲谱保存于中国国家图书馆,这是西方其他作曲家作品所不具备的殊荣。
作品
由于科雷利风格的纯粹和形式上的平衡,长久以来被公认为风格的典范。他的作品曾多次出版,并在他逝世后一个世纪在音乐会节目中保有一席之地。他一生共有六套为弦乐器而作的作品得以出版:
- 作品第一号:《12首三重教堂奏鸣曲》(罗马,1681),为两把小提琴、大提琴、或低音提琴以及管风琴而作,献给瑞典女王克里斯蒂娜;
- 作品第二号:《11首室内奏鸣曲》(罗马,1685),为两把小提琴、大提琴和羽管键琴而作,献给帕姆非利枢机;
- 作品第三号:《12首教堂奏鸣曲》(罗马,1689),为两把小提琴、大提琴、和低音鲁特琴和管风琴,献给莫迪那公爵;
- 作品第四号:《12首室内奏鸣曲》(罗马,1694),两把小提琴,大提琴,献给奥托波尼枢机;
- 作品第五号:《6首教堂奏鸣曲》,《5首室内奏鸣曲》和一首福里亚狂舞曲(罗马,1700),为独奏小提琴,大琴提和羽管风琴而作,献给勃兰登堡的女选帝候索菲夏洛特;
- 作品第六号:《12首大协奏曲》(阿姆斯特丹,1714),为两把小提琴和琴的独奏重奏曲和两把小提琴、中提琴和低音提琴的协奏组而作,这部作品是柯瑞里的学生佛纳里在柯瑞里逝世后一年根据手稿出版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