帕格尼尼的“大炮”
佚名 网络当今世界上身价最高和名气最响的小提琴,无疑是帕格尼尼的“大炮”。这把提琴完成于1743年,是耶稣·瓜涅利(Guarneri del Gesu)去世前两年的巅峰之作,60年后传到帕格尼尼手中,因为琴声如洪钟和穿透力极强,得到“大炮”的名声。
如果说斯特拉迪瓦利提琴的音色犹如汽车中的劳斯莱斯那样雍容华贵,那么瓜涅利琴就像法拉利那样强劲有力。耶稣·瓜涅利是克莱莫纳制琴世家的第三代传人, 他和斯氏一样也是提琴制作史上难以超越的大师。由于放纵不羁的个性,他的创作生涯过于短暂而作品留世不多,直到19世纪初帕格尼尼用他的“大炮”征服了全 欧洲,演奏家们才刮目相看。克莱斯勒、海菲茨、梅纽因、斯特恩和帕尔曼等都用他的小提琴来演奏。尽管瓜氏琴在选料和制作上比较随意,但是它极强的穿透力和 饱满的音色非常适合在现代音乐大厅里演奏,如今耶稣·瓜涅利的小提琴在拍卖行里已成天价。
意大利发烧唱片公司Dynamic发行过一张介绍“大炮”小提琴的CD,邀请1958年首届帕格尼尼国际小提琴比赛金奖获得者阿卡多独奏,共录制了18 首小品。唱片公司特别说明:没有对音频进行过任何调整,保证听到的琴音是“原汁原味”。这张CD还附有一本一百多页的册子,除了帕格尼尼生平介绍和“大 炮”的特色以及历年修理报告,还有彩色照片和详细图样及尺寸。这张CD在国内也有引进版,但没有详尽的资料说明。
“大炮”外形浑圆,上半部宽阔,琴身边沿不大均匀,嵌线也不够流畅,琴头旋首粗犷有力,反映出瓜氏后期的夸张风格。琴身面板上的F孔边缘刀铲痕迹尚清晰 可见。但它的油漆精彩绝伦。在灯光下转动,木纹犹如在红宝石折射下的通透色泽。面板中部由于松香的长期聚积氧化变黑,没有经过人为的整理反而保持了油漆面 原有的质感。琴箱里标签字迹似乎是“制作于1742年”,用先进科技手段发现实为“1743年”。由于面板和背板较厚,侧板也较高,琴箱的空气容量大而不 容易拉得响。“大炮”在1803年和1833年两次险遭杀身之祸,被摔得几乎散了架。后终经修复。到了1937年,当时纪念馆内没有恒温除湿设备以致琴身 完全脱胶,又经专家抢救后逃过一劫。
1840年帕格尼尼去世后,根据他的遗嘱,这把琴 就保存在热那亚的博物馆里,被视为意大利的国宝。从1958年首届帕格尼尼国际小提琴比赛开始,每届获金奖者都有幸获准用这把名琴开一次演奏会。我国有4 位小提琴家获此金奖,他们是吕思清(1987年)、黃滨(1994年)、黃蒙拉(2002年)和宁峰(2006年)。
Dynamic公司发行的DVD“勇气与精湛技艺”(Heart & Virtuosity)记录了2006年第51届帕格尼尼国际小提琴比 赛,从世界各国的选手参赛报名,直到中国小提琴家宁峰在决赛中技压群雄夺冠和颁奖的过程.。最后拍摄了两位警察从热那亚博物馆护送“大炮”到市政厅,以及 宁峰用这把名琴演奏的精彩场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