京胡制作经验谈
佚名 网络1)关于千斤位置:基本都是说位置在第三节中点或偏上(1-2cm)在那个范围找,有个最佳点,音效特别好。现在的体会是:千斤--琴马 有个标准音程,倘若自己琴的担子尺寸与标准有误差,那么误差就是千斤调节位置。譬如二黄的担子中低端琴第三节和第四节尺寸都偏大,有的超出20mm,如二三节共计标准是210mm 那么,在第五节尺寸标准截取到135mm 。这把琴的音程至少要多出10mm,千斤的位置比标准音程要下调10mm-16mm范围,在那个范围有个最佳点。
2)关于筒子仰头的问题:成品琴如果仰头小,音‘紧’,音色不松弛。因为担子入筒子角度固定了不可更改。大多低端所谓高调门西皮琴,就是如此。原因:弦调的紧,琴马压力大,仰头小。这琴不必判死刑,解决办法,把担子烤到适合弯度可缓解。
3)关于第五节的长度问题:基本都是说某个调门应该多长,调门之间往往仅几个毫米差别,但令人忽视的是封头进入担子的长度往往有5-10mm这就实际缩短了第五节的回音长度。如果封头有6mm进入第五节,那么,理论上要高出二个调门。而实际是,由于担子筒子的固有频率有个谐振点能发挥最大音效,而截短6mm,做相应改动,音效明显下降,原最佳调门变得干涩,而临近高调门音紧涩。
结论是如果筒子蒙皮后,已经决定了调门。靠担子不能调节调门高低。担子的作用目前我的理解是,帮助筒子把音效最大化。而与调门没关系,第五节的适当长度,能帮筒子音效最大化。这点心得来自于---刚做好的一把二黄d调能在房里拉得震耳膜,左手扶担子甚至有震动麻木感,完全谐振于d调,因为声音太大,只好把筒子口用布团塞上,声音还是震耳,下把位也圆融剔透宽松的琴,因为研究,试验,想了解各种数据的相应关联。又截短了6mm,同时,把风口下端用锯末混合502封上,上端扩开。(经以前试验,风口对音质实际影响不大)希望音调有变化,结果,琴音变小又偏紧,基本废了。换个担子重新再来!!!咱知道怎能当上地主,不拍现在做穷人--语出《一九四二》。
ps:风口对音质影响不太明显,因为在指标范围(20mm--30mm) * (5m--10m) 都有琴匠做。有的说动动风口音质就好了,其实不动风口,只调节担子筒子间的紧密度就能很好的反映在音质上。谁知道效果好是因为动风口还是无意间把担子筒子的紧密度调好了。以上都来自于自己的实践。也许随着经验的积累,以上理解会有颠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