京胡好声音三段论
佚名 网络一束白光通过三棱镜幻化为七色光,是因为光子有震动波的属性,单位时间的震动次数被称为频率,不同的震动频率组成特定的频谱。京胡的声音也有频谱。在仪器上也许反映的是一个噪音图,但在细心的人的听觉中却有鲜明的频谱。有经验的人会发现京胡好声音最少能分出三个频段。高频端,被琴友称为亮音、脆音、钢音等。低频端,被称为酥音(松音)沙音、丝竹音,水音、宽音、美妙的低频噪音等。中间段被称为乐音、回音,荡音、园音、共鸣音。京胡林操琴心得——好京胡声及音准对琴声共鸣的影响一文中总结的“脆,亮,松,宽,园”五个字,已经被我分配给三个不同的频段了…
京胡好声音的这三个频段缺一不可,胡友们都知道,西皮琴也就是高调琴应该高频段突出,二黄琴应该低频段明显,但是中频段往往被人们忽视,因为京胡共鸣箱(筒)体积小,让它发出小提琴音般的乐音确实困难,但缺少中间段,声音频谱就不完整。听起来声音发贼,发燥,发干,发呆,发(凑合吧——反正用文字描写声音总是不准确的)有的京胡弓毛一停,音儿就没,一点延迟都没有,这样的琴不好使。把琴拿到公园拉奏是检验中频段的好方法。普通居室和楼层不高的排练厅有增强乐音的作用,是局限高度的空气帮助京胡共鸣,符合建筑标准的演出剧场没有这个作用,十二米高的台口和露天场合没有区别,但是加了扩音器又当别论。高质量的京胡拿到剧场或公园拉,音质主要指乐音变化不明显。质量差的会像变了一把琴。
仿生皮一出世就受到许多琴友的非议,仿生皮究竟好不好,究竟和蛇皮有哪些差距?我以为仿生皮在室内可以和蛇皮媲美,一旦拿到公园,乐音全无,比蛇皮京胡中频段衰减得更厉害。我有一仿生皮中二黄,在票房普遍受到好评,一到公园自己就不愿意用。明显不比蛇皮好听。这大概是仿生皮需要改进的地方。
西皮琴和二黄琴的区别也成为琴友们的争论课题,高调门的二黄琴能做出来吗?有一回在票房刚唱完西皮,一位老旦说为了不变弦儿,接着唱二黄望儿楼,也是四个眼。但琴师还是为老旦换了一把琴,我一听,虽说调门没变,但琴声更松了。他就认为二黄琴就是二黄,跟调门无关。套用前面所述的京胡好声音三段论,西皮琴的定义应该是琴声特点以亮音为主,酥音为辅,二黄琴应以酥音为主,亮音为辅,而与调门高低无关。准确说是频谱决定,而非调门高低相关。
不同的琴师对京胡好声音的理解也不一样,你听宋士芳的二黄琴,酥音特别重,甚至几近噪音,听王鹤文的琴,乐音特好,难怪他在教文昭关三眼头段过门儿有两个四分音符4 7 竟然要学生拉出小提琴的声音来,他一给示范,果然有有点味道。说明他们对琴声的偏好并不一样,而王的著名小段“碰杯”改编曲,酥音成分很少,都在中高频段上。这次林宗褆北京讲座带来三把琴,我们听到的他的京胡好声音,我感觉三个频段很完整,不论西皮二黄,亮音酥音很平均,用他自己的话——我的琴声音很干净。看来林宗缇不喜欢走极端。
不论西皮二黄我是喜欢酥音重的琴,这样的琴有风格,有丝竹的个性,民族乐器的特质,西洋乐器无法相提并论。有观点说西皮琴不好制作,我看酥音重的二黄琴最难做。胡琴本身的酥音加上泛指指法拉出来的麻酥酥的那种特殊音效常常让我陶醉,我拉琴就是酥音不够泛指来凑。反正总要弄出点噪音来才算过瘾,自以为拉不出这种京胡特殊噪音那就不算拉胡琴。我学京胡从噪音开始现在又回归到噪音,大概这算完成了一个轮回。可是还要几个轮回才能进入佳境呀。坚持,认真,耐心,总会有回报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