斯克里亚宾《第十钢琴奏鸣曲》作品70_斯克里亚宾钢琴谱
佚名 网络斯克里亚宾在完成了《第九钢琴奏鸣曲》之后,很快的,于同年(1913年)《第十钢琴奏鸣曲》也跟着发表了。那年夏天,他来到奥卡河(Oka River)边的小镇阿莱科辛(Aleksin),那里美丽、壮观的森林,芬醇的大地及艳丽的太阳都是激发他创作《第十钢琴奏鸣曲》的动机,因此比起其他的作品,这首《第十钢琴奏鸣曲》Piano Sonata No.10 Op.70 的内容更为灿烂、明亮;他以客观的、理智的情感来阐述他的想法,曲风更行自由和即兴。他曾表示这首作品真正要描写的是印象中的森林。在描述这首作品时,他说:“我的《第十钢琴奏鸣曲》是‘昆虫奏鸣曲’。昆虫由太阳生,……,他们是太阳之吻,……,当你以这种眼光看待世界时,宇宙是多么和谐统一。”正因为斯克里亚宾热爱自然,因此设法将大自然的生命音乐化。对他而言,森林就是一座曙光四射的大教堂,在里面所有的生物都散发着希望的光亮。而沙漠则是烈阳拥吻的大地,….在温暖的阳光下,虫儿展开它的生命,颤抖的双翅喜悦地拥抱朝阳。作品所表现的是一种泛补论者所想象的光明色彩。曲子中用了许多的“颤音”隐喻飞扬的双翅,因此这首作品又被称为“昆虫奏鸣曲”Sonata of Insects 或是“颤音奏鸣曲”Trill Sonata 。其中高超的技巧及复杂的结构和特殊的表达方式令人叹为观止,因此一经发表就被誉为当代最伟大的创作之一。
作品为单乐章,9/16拍,自由奏鸣曲式。第一主题仍分为两部分,A挟着B的动机,第二主题与之形成对比,第一主题的B部分略为发展形成呈示部小结尾,发展部由第一主题诸动机发展,第二主题展开时,半音旋律处理得极有神秘性。第一主题的B发展伴随微妙的分散和弦,再由第二主题开始再现部,第—主题B动机再现后,进入小结尾。
斯克里亚宾为六个主题都作有标题:“非常宁静和透明的”,“隐含着极深刻热情的”,“光亮地震动着”,“充盈着感情的”,“快乐得近乎狂喜的”,“狂喜而温柔的”。乐曲营造出一种氤氲隐约的气氛,并给人以闪闪发亮的感觉,情感的表达在激动、平静、强劲、轻柔中收放自如,第一主题的旋律犹如布谷鸟的叫声,弥漫着如雾气般的静谧,而当那些如振翅般的“颤音”出现时,则会令人兴奋得难以自持,乐曲结束前的最后几个音符,以轻轻叩击的琴音揭示了进入狂喜之境的神秘和温柔。对于斯克里亚宾来说,在错综复杂的声部中寻找主题,就如同在人生中寻找真理一样;他通过自己的音乐全面剖析了“存在”的价值,以此向世人证明,神学、宗教和哲学是教导人类生活、教化人类灵魂的唯一真理。在对神学、宗教和哲学的狂热之外,斯克里亚宾还更加向往宇宙之光的神奇,他认为声音与光是一体的,每个调性都有一种对应的颜色和光亮,在他心中,太阳是宇宙之神,也是他创作的源泉,他曾说“当你聆听我的音乐时,请注视着太阳吧。”就这样,自认为是“上帝”的斯克里亚宾,放纵于自己的狂傲,谱写出那些非比寻常的神秘之声,并在自己的乐音中寻到了真实的“自我”,就如《压抑与理想》中的两个精灵那样,沉醉于自身的狂热欲望之中,而抵达全然忘我的狂喜之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