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准音是什么?
佚名 网络要谈标准音之前,先来简单的了解一下乐音。乐音都有固定的”频率”,代表音波在空气中震动的次数,这个声音的频率的单位过去叫做cycle per second (CPS)(每秒震动数),现在都称”Hertz” (赫兹),两个单位完全相同。譬如100HZ就是指每秒钟震荡100下,也可以说是100CPS。震动越快、数值越大、声音越高。音乐用的音阶,则是来自不同乐音间震动数的固定比例: 八度是2:1,五度是3:2,四度是4:3,大三度是5:4,小三度是6 :5。用这种方式调律就是纯律。
由此可知,音乐中乐音的关系是相对的,而非绝对的。我必须有一个音高,再借由那个音高去找出相对应的其他音符,来构成音阶。这个参考音高,就是我们所称的标准音。在继续谈到标准音之前,容我再次强调,由上述可以理解,相对音感才是真正的音感训练,所谓的绝对音感其实并不存在,因为音高的取决是人为的、非绝对的,音乐系所强调绝对音感的训练,实在与音乐的本质背道而驰。
回到标准音上。正因为标准音是人为的,并不是上天规定的,因此历史上当然会有各式各样的音高标准 — 特别是近代测量技术开发之前的数世纪。你很容易可以理解,古时候的人怎么能够测量一条弦或音管每秒震动多少次? 所以要寻找各种方式,来确认每次订下一致的音高。在音叉发明之前,音高的变化,以今日的眼光来看,是可怕的巨大(音叉是在1711年由英国人John Shore 所发明的A=423.5) — 曾经读到一个表单,列举了欧洲各地不同城市里,教堂的管风琴建造时所确定下的音高,这是现代借以了解当时音高变化最客观的依据。一时间找不到那个表,先把手边有的几个类似数据让大家了解 :
中央Do 上方的 La 在不同时间、地点的音高
17世纪威尼斯 A=465 Hz
18世纪法国 A=392 Hz
英国 1720 A=380 Hz
汉堡,莱比锡,威玛 巴哈演奏过的 A=480 Hz
韩德尔1740年音叉 A=422.5 Hz
1780年音叉 A=409 Hz
据了解,韩德尔喜欢 A=423 Hz,莫札特喜欢A=422 Hz。总的来说,巴洛克时期的音高变化从最高 A=465 到 A=392 都有。北德偏高、南德偏低。威尼斯高、罗马低。
这些客观数据应该足够了解当时的”惨况”了。当音乐家越来越频繁的旅行后,这个问题更加的严重了。这时候音乐圈发展出各种对应的方法,譬如让管风琴移调配合管、弦乐器,或是相反。可以理解的是,音高标准的问题,是一种人为选择,而不是自然就有。对管乐器制造商而言,他们制作的乐器若是比起他们的竞争者略高时,他制作的乐器在表现上就更显得灿烂、华丽。弦乐器也可借由较高的调律,来凸显演奏时的灿烂绝伦。举弦乐器的例子跟大家分享 :
帕格尼尼的第一号小提琴协奏曲,大家都知道那是D大调的曲子,但实际上当初帕格尼尼演出时,是是调性上较阴暗的降E大调,发给乐团的谱当然是指法较难的降E大调,但是他自己演奏时,将四弦调高半音,用D大调的指法- 多两条、四弦都是空弦、比降E大调(乐团) 灿烂,指法却更简单。聪明吧!! 这种调音法可是有专有名词的,叫做Scordatura (变格定弦、错误调弦或是特殊调音法),除了GDAE的标准调音法外,都可称为Scordatura,巴洛克之前用的较多,圣桑的”骷髅之舞” 也是将E弦调低半音的Scordatura。
虽然如此,竞相以较高的音高来取悦听众的手法,不仅弦乐器演奏者必须面对更频繁的断弦(当时都是羊肠弦),越偏高音域的要求,对歌手的压力也更大。可想而知的,在音乐会越来越发展的同时,对统一音高的要求一定更加殷切。
更细微的古老实况,需要更大的篇幅,让我集中在这个近代标准音上吧。首先是1859年,法国政府制定了一条法律,规定 A=435 Hz ,这是一个妥协的作法,毕竟A=450 Hz对歌手而言实在太高,A=422 Hz 对听众又实在不够刺激。这个标准在欧洲曾经风行了好一阵子。1896年的英国,在通过一些咨询与计算后,得出 A=439 Hz,变成他们的标准。虽然开始出现一些”标准化”的音高标准,然而在那么多国家,各自拥有各自传统、知名歌剧院与乐团、钢琴制造商的特色下,真正的一致却是很难达成。很难想像的是,真正促成音乐界达成音高的协议,竟是来自广播电台的极力促成,原来拜科技所赐,20世纪30年代兴起的广播实况音乐会广播,让各国、个乐团间不同的音高问题有了正面冲突的机会。借由广播业界的推动, 欧洲与美国间,终于在1939达成共同的协议- 在愈形走高的音高趋势、和较早的音高标准间,取得妥协,决议A=440 Hz ,非常接近英国皇家爱乐的A=439 Hz。至此,音乐史终于有了具国际意义的”标准音”。
走笔至此,应该可以理解的是,所谓的音高标准是人为的选择,不是天生如此或是自古如此。用一种夸张的说法,你高兴的话,只要不需与人用音乐沟通,你爱调多高是你家的事。但话说回来,没有人会希望自己的音高无法与人共通吧?
因为是人为的,实务上也很难有强制性(在舞台上,温度、湿度的变化都会直接影响音高随之变化),因此,这个标准音与其说”规定”,不如将其看成”建议”。虽然国际标准化组织于1955年再次确认A=440 Hz 为ISO 16,是为所谓的Concert Pitch (音乐会音高),英国乐团虽然维持在这个音高,但是如纽约爱乐、波士顿交响乐团等美国乐团、以及法国、义大利、丹麦、匈牙利等部分欧洲国家,都喜以A=442 Hz 为他们的音乐会音高。目前几乎所有德国、奥国与欧洲大陆的乐团,都是A=443 Hz。柏林爱乐从早先的 A=445 Hz 略调降成A=443 Hz。维也纳爱乐则使用 A=444 Hz,虽然1993年我与台北爱乐在维也纳爱乐厅演出时,当时的钢琴是调成A=445 Hz。
除此外,现代所谓的古乐风潮,惯常使用的音高是A=415 Hz,有所谓的巴洛克音高之称。但回到文章开始,记得我提出的那些客观数据,要理解这个巴洛克音高也是另一种”妥协”,而非规定。在一般 A=440 Hz的情形下,A=415 Hz 刚好是低了一个平均律的半音。这个妥协有个最大的优势,就是当演出时同时存在巴洛克与现代乐器时,可以轻易地靠移调(移高或移低半音),让双方的合作没有问题,解决了必须重新调音或购置乐器的困扰。
再次强调,音高是选择题,不是是非题,不应说调成怎样才正确,应该说调成如何比较好。是好坏,不是对错。至于巴洛克演奏风格,那又是另外的课题了。
希望这份简要的说明,可以消弭大家对标准音、或说音乐会音高的诸多疑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