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提琴演奏曲中的华彩乐段
佚名 网络当我们在聆听许多著名的小提琴协奏曲时可以发现在这些作品中,几乎都有集中全曲主要的音乐素材而发挥高难演奏技法的华彩乐段,它为整首协奏曲加强了完整性,增添了辉煌感。曾经有许多伟大的演奏家在对乐曲充分认识的基础上,为了尽情展现演奏家的表演才能,使作品显得更加完美,写下了许多不同类型和不同特色的华彩乐段,给后人留下了演奏选用的宝贵资料。
在所有的华彩乐段中,尽管在演奏技法上各有不同,但却必须和整首作品的风格完全相融。帕格尼尼《D大调第一协奏曲》中的华彩乐段,常见乐谱中有卡尔·弗来什的,有艾米勒·索埃特的,但最精彩的要数柯冈演奏的福莱改编版。实际上在不少演奏家录制的音像制品中,都能发现有许多新的不同内容,这些华彩乐段技法全面、色彩丰富,其难度远远超越了协奏曲本身。因此,单从华彩乐段来说,就是一首完整的炫技性作品,故而,有时也被演奏家们单独表演使用。
由克莱斯勒所编写的贝多芬《D大调协奏曲》中的华彩乐段被许多演奏家所钟爱。它极好的发挥了小提琴演奏的抒情歌唱功能而又不失其庄重严谨、大气浩然,以复调和对位为主的演奏技法,其效果在小提琴曲中可谓少有的典范。
勃拉姆斯《D大调协奏曲》中的华彩乐段,无论是奥尔的还是克莱斯勒的,都写得非常精彩但更多的演奏家却选用了约阿希姆的其原因在于他为此编写的华彩,素材更加集中,音乐更加精致,突出的表现了作品本身的旋律美。
柴科夫斯基《D大调协奏曲》,是一首饱含俄罗斯地域风情和演奏上充满交响色彩的大作。由于其恢弘的气势,使得演奏自始至终扣人心弦。作为原曲本身并不存在单独的大篇幅的华彩乐段伟大的奥尔为了取得演奏的最佳效果,根据原曲作品的精髓改编了不少类似华彩的乐段,使作品显得更加丰满和更具吸引力。但在国际赛事中也有为保持原作风貌对奥尔这些改编不予采用的。
门德尔松《e小调协奏曲》中的华彩乐段,他的与众不同之处,就在于保持了乐曲独有的旋律风格,没有大片段炫技性的单独演奏而是将华彩和全曲融汇一体,突出了旋律的贯穿,即使在那些快速的分解和弦的演奏时,也紧紧抓住了旋律的走向且和乐队前呼后应,衔接紧密,因此给人感觉十分流畅自如。
除了以上这些著名的协奏曲外像莫扎特几首协奏曲中的华彩乐段无论是弗兰科的还是约阿希姆的,都写得非常精彩。在这些篇幅不长颇有轻盈秀丽、玲珑剔透的演奏中人们丝毫感觉不到有任何为炫技而哗众取宠的问题,以及和全曲不能相容的音乐之外的多余,这就是这些华彩乐段的精彩之处。
值得提到的还有像布鲁赫《g调第一协奏曲》,一开头就是华彩乐句这在其他作品中并不多见。随着华彩乐句的进入,犹如叙述的开始,把人们顿时领入无限的沉思之中,运弓由平稳逐渐热情(不要过分),速度由中速稍稍渐快(不宜太多),第二句进入在力度上要比前句稍有增强,音乐上要有明显的层次感,把两个华彩乐句的演奏精心处理好,就如同将那神秘莫测的传奇故事开了一个好头。
我们还可以注意到除了那些协奏曲中的华彩乐段之外还有不少作品中经常会有一些短小的华彩乐句,这些华彩乐句通常出现在不同情绪、不同速度的段落转换之间。因此要特别注意节奏的变化和掌握,或由慢渐快,或由快减慢。重要的在于华彩乐句的结尾处一定要自如的引入新的乐段焙养这种演奏上的良好感觉,无不和素养的提高密切相关。
演奏好华彩乐段,首先要有技术上的保障,特别是手指的清晰,双音的准确,以及许多特殊运弓技法的掌握。但对于许多演奏者来说,除此之外,仍有一些需要共同注意的问题:
在复杂的和弦进行中要紧紧抓住旋律的线条,这就需要在运弓的力度上有意识的加以调控。
在许多复调和对位的乐段中要注意旋律的走向以及声部的交替。
在整个华彩乐段的演奏中由于较多的突出了炫技性,因此,就需要注意在演奏上的音乐表现,如若将华彩从纯炫技性的角度机械的去演奏,必将使全曲的风格和色彩受到损伤和破坏。
将华彩乐段演奏好不只是意味着演奏者对作品的驾驭能力和本身演奏水平的体现更重要的是将能够为这些举世无双的经典佳作在演奏上增辉添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