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提琴练习中的两个要素
佚名 网络小提琴是被全世界誉为最近似人类声音的乐器,适于表现表现温柔,热烈,轻快,辉煌以至最富于戏剧性的强烈感情。它由出现至今已有300多年历史,由于它携带方便,演奏灵巧,极富表现力且技术含量极高,运用广泛。因此在各个不同时期它都是各种乐器中的宠儿,有乐器皇后之美誉。
然而在小提琴丰富的表现力和强烈的感染力背后却需要演奏者具备扎实的基本功和过硬的技术支持,所以历来小提琴的技术训练问题成为横亘在众多演奏者和学琴者面前最大的障碍之一。在17世纪末——小提琴出现了100多年之后才开始有介绍小提琴演奏的论著和论文。内容大部分是针对业余爱好者和初学者所写的,作者也大都是业余爱好者。当时的专家学者根本就没把心思放在这上面。更重要的原因是演奏高手们习惯于言传身教,并把演奏技术看作行会机密。
直到18世纪,意大利的演奏家们仍奉行这种行会保守的恶习,没有出现一本有关小提琴演奏的著作。反而是业余爱好者们,首次打破了技术保守的坚冰,使演奏技术从封闭走向过了公开,并使小提琴的社会地位得到了重要的提升。到了18世纪,吉米尼亚尼、利奥波德(莫扎特的父亲)、费尔斯开始撰写出版针对高水平演奏者的指导用书。其中,利奥波德的《小提琴教程》对整个世纪产生了深远影响。直到帕格尼尼的问世——似乎毫无道理的。他在整个小提琴技术发展史中出现得太突然了。
如果他只会作曲,而不会拉琴,也许他的作品至今仍会当作是疯狂的涂鸦,而他偏偏亲自把自己的作品演奏出来了。如果他只会演奏,而不会作曲,也许他发出的那些声音,只能被看作是江湖艺人的胡拉乱扯,而不会被当时的个别艺术家所赞同。如果他不会在宫廷周旋,不会哗众取宠,不会神化自己(他从不让别人看他练琴),那么他也不会引起观众的热情,他也未必能产生巨大的影响,也许早就成为杂音销声匿迹了,而且小提琴演奏史上也许根本不会去记载这个人。
庆幸的是,他独特的生理条件、非人般的练习和勤奋好学以及相当的聪明,使他脱颖而出,而浪漫主义的时代也需要他的产生。他彻底改写了小提琴演奏的标准,否则小提琴演奏的技术仍会缓慢地发展着。帕格尼尼成为衡量一个人是否全面解决技术问题的试金石。但即使不出现帕格尼尼,仍会有低一层面的技术标准。而低一层次的技术标准,也会被小提琴爱好者视为畏途。由19世纪中叶开始,小提琴的技术有了日新月异的发展,以前那些看似不可能演奏的艰涩曲目现在已被演奏者不断征服,且演奏者的年龄正在逐步的年轻化。
那么这些训练的诀窍究竟是什么呢?本人认为主要在于演奏者的训练正在不断的更系统化,正规化和科学化。所以应该尽量地化繁琐为简单,让小提琴技术更贴近生活化,更好地做到化整为零。本人有几点训练心得与大家一起分享:
首先在于简练,我们应排除某些教材上大量次要的东西,把最主要的内容合理化地联系起来并加以精练。例如,把左手技术难点归纳为“三换”——换指,换弦,换把。做到换指要轻,换弦要匀,换把要软。这里确实“调掉”了一些左手技术,但如果不屏弃次要的,练习者就不会把注意力全放到“三换”上来。把复杂的内容简化为清晰的,互相关联的和有机结合的条文,显然比零散的技术知识容易记忆很多。把基本功的起码规格概括为“匀,准,美”,学生在检查自己的演奏时头脑就清楚多了。
其次学生在练习过程中最重要的是两个“预”和两个“要”。
预——古人云: “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梅纽因和斯特恩来华讲学时也提出“脑先行”的重要性。但是很多练习者在演奏时经常脑子在动作后面,换句话说就是脑子跑到手后面去了。很多学生善于对发出了不准的音或音质不好的音做事后检查,然后重来,这当然比不会检查乱拉一通的学生强,但是不能只停留在检查上,比如说踢足球,只知道射不准重射,那有什么用?因此学生在练习时应该脑子里先有预先音准,节奏,发音,音乐理想效果。有了预先听觉后双手动作时必须要预先“量”。“量”是指左手在指板上找出反映正确音程关系的距离,然后准确估计手指在空中的位置,要先量好,即在指板上方建立一个键盘(模子)在按弦,特别在演奏音阶和双音时更要这样做。不但换把必须量,就是不换把,手指的前伸后退及横向运动也必须提前测量。
在“量”好以后,我们应该用更简单,更科学的方法去达到目的。这就是两个“要”的问题。首先要祛除所有多余的动作和紧张的因素,有很多演奏者在演奏过程中随着音乐情感的深入,肌肉和双手越发紧张,最终导致头脑发热,四肢僵硬,技术变型,因此我国著名的小提琴教育家——林耀基教授提出演奏的要诀:“冷静的头脑,松弛的四肢,火热的心”!要做到这三点就要求学生在训练时一定要时刻保持头脑清楚,对自己的练习过程中做到每个音每一弓都要以演奏的标准来要求自己,不能报着得过且过的心态,要善于在训练中给自己找问题,从而去解决问题,并且要多用录音机录下自己每次的练习过程,这样可以更客观地,有效地发现自己在演奏中的各种问题并加以解决。
最后在练习和演奏中要做到精益求精。既包括技术上的,也包括艺术上的。对艺术要求越高的人,对技术的要求就应该越高。林耀基老师说过:“东西南北中,四面八方通;脚踏地球中,顶天立地松;情爱我心中,箭发自弦中;祝君更成功,展翅游太空!”
古人说:“他山之石,可以攻玉。”演奏者应该学习一切他人值得学习的技术和艺术,不管他们属于什么派别,对他们的成功经验和失败教训都要吸取和通晓。在古代,箭是原始人用来射杀猎物的,而今我们也要通过我们手中的弓来“射”,而猎物则是观众的心。要把我们的箭从琴里射出去以俘获观众的心,才能算成功。这就要求演奏者心中要充满爱,演奏者只有先感动自己才有可能感动他人,那么你对音乐要热爱,对乐器要热爱,对作品要热爱,否则就算你的技巧再好也只能让人惊叹而无法做到令人感动。
这就要求演奏者对每一弓,每一个音用爱的心情去演奏,让弓毛去轻抚每一个发音,千万不要乱砍乱砸。要把声音从琴里“拔”出来,而不是“憋”出来。“遨游太空”是指音乐的想象力,林耀基老师曾经对我说过“演奏者只有想不到而没有做不到的!”换句话说就是技巧只对于有想象力的人才有作用,从这个角度来说想象力相对于技巧来说更为重要。如果没有想象力的演奏还不如用机器取代人来演奏,这也就是在当今这个科技高度发达的世界上为什么乐器还是要由人类来演奏的道理——因为人有感情和想象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