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小提琴维护保养

频道主页

小提琴的装配与调整方法(2)

佚名  网络 

  音柱

  音柱的重要性是每个拉琴的人都知道的。但音柱到底装在哪里才是正确的?才能得到最佳音色呢?这就需要作仔细研究。音柱的作用主要有二个。一是起支撑面板的作用。弦的张力通过马子压在面板上,约有10kg左右。面板本身是一块厚约3mm的松木板,这个压力在低音弦一边是通过低音梁来承担的,而在高音弦一边则由音柱来承担。没有音柱,面板本身是难于承受这么大的压力的。第二是传导振动,即把面板的振动。传导到背板,使这二者的振动保持同步。 音柱的位置从琴的横断面看,是与低音梁相对应的。即低音梁位于琴马低音弦一侧的马脚下面,而音柱位于琴马高音弦一侧马脚下面。

  这一点很重要。因为只有这样,音柱才能有效地支撑面板。如果音柱往外或往内侧移动,马脚的压力(约5公斤)与音柱的支撑点就会错开(不处于一条线上),就很容易使面板破裂。而一旦面板在这个部位破裂,是很难修复的。同时,很显然,如果这二者错位,也不利于振动的传导,音色就要打折扣了。

  从纵剖面看,音柱应位于马脚后面约2——3mm处,这个距离可根据琴的情况作适当调节。

  一般说来。如果琴板较薄,可以稍靠近些,琴板稍厚,可稍离远些。音柱本身为一圆柱形云杉棍,直径为6—— 6.5mm。琴板弧度高的可稍粗,弧度低的可稍细。加工音柱宜选年轮lmm宽,春、秋材软硬差别不大的木材。对音往来说,最重要的是要把它装得符合要求。

  即从纵横两个方面看,都必须直立在我们前面所描述的位置上。由于面、背板都是有弧度的,所以音柱的两个端面必须修削成相应的斜面,与之百分之百贴合。在实际操作上。有时要作多次反复调整才能达到要求。

  在音柱调节上,最主要的是要注意音柱的松紧度。琴的面、背板都是有弹性的薄木板,有一定的上下活动的余地。在我们刚才所讲的位显上。如果音柱比较长,它对面、背板就有较大的向外顶的力,这时音拄是撑得“紧”的。在同样的位置上,如音柱相对稍短些,那么它对面、背板顶的力也就小,音柱是装得“松”的。因此必须根据琴的具体情况作调整。

  一般说来,如果一把琴的琴板较薄,或者弧度较平坦,薄板的支撑力较弱,就需要把音往装得紧一些。相反,如果琴板较厚,弧度较大,琴板较硬,就要把音柱装得松一些。

  我们可以把琴看成一个受力体。如果琴弦产生的压力与琴本身的抵抗力相平衡,那么琴就处于一种良好的受迫振动的状态。发音灵敏,声音持续时间长。如果这二者之间不平衡,那么琴就很难有好的音色了。 我们暂且不去研究琴弦张力、压力这方面的情况。从琴的抵抗力(抗压力)来说,琴的形状,琴板弧度、厚度、材料、状态等都是重要因素。而一旦琴制作完成后,最易调节的则是音柱。通过音柱松紧度的调节,可以取得某种程度的平衡,从而使琴发出理想的音色。实践证明,按照上述要求调节音柱,其效果是令人满意的。但也是不容易做到的。这需要严格要求,反复实践,才能有所把握。那种盲目把音柱敲来敲去的“调节”,是没有意义的,不可取的。不但难有好的结果,反而会损伤琴体。

  琴马

  小提琴的发音。琴马是起着重要的传导振动作用的。要实现这个作用,马子本身的刚性是重要的。太软,自身会发生挠曲振动,太硬,则本身的质量太大,缺乏必要的弹性。这两种情况都是不佳的。目前几乎所有的提琴都用硬的色木与白牛子木,修成传统的马子式样。实践证明,效果是好的。需要注意的是,在马子受力的几个部分要保持一定的刚性,不要太薄。

  琴马的厚度以马脚处4.5mm、顶端1.5mm为佳。在修割时要保持马子的中心部分有足够的厚度,不能均匀地修薄,应在马子中心部分的半圆区以外呈扇形地修薄。

  换句话说,修好的马子应是中心部分稍为拱起,而不是完全平的。这个修削面,应是朝琴头方向的那一面。朝演奏者的这一面,是完全平的。马子装在琴上,由于强的拉力,趋向于朝琴头方向倾斜。久而久之会把琴马拉弯。而一旦琴马变弯就无法很好地传导弦的振动了。所以,在装配马子时,必须使马子靠演奏者的一面与面板呈90度,而朝琴头的那一面(即修削面)与面板呈钝角。这样马子就如同一个三角斜撑,如果演奏者经常注意把马子扳正,一般来说是不会被拉弯的。

  有的人把琴马脚修得非常薄,这也是不妥的。我们知道,琴马受到弦的压力约为1Okgf。这10kgf的力是通过两只马脚压在面板上的。如果琴马的脚太薄,那么,所有的压力都会集中在马脚中间的一小部分上,边部几乎不起作用。这样面板单位面积承受的压力会成倍增加,很易造成面板变形。

  琴马的脚必须有一定厚度,使压力得似在整个马脚面上均匀分布。同样道理,琴马的脚与面板也必须百分之百贴合。否则,压力集中在某点上,对面板对振动的传导都是不利的。要做到这一点,必须用极锋利的刀。严格、耐心、仔细地修创,有时要用涂粉笔的办法确定削修部位。这个工作耗时半个小时、一个小时并非少见。需要注意的是,绝对不能用砂纸,也不能设想修得不贴合而靠压力来使其自行贴合,因为这是不可能的。 马子应修成多高?或者说弦离指板多高演奏起来才是舒服的?这也是要仔细考虑的。这与演奏者个人习惯及用什么弦(钢丝、尼龙、羊肠)有关。在指板宽的一端,E弦高指板3mm、G弦高指板5mm是标准尺寸。四条弦在马子上间隔要均匀,演奏起来应不碰弦。此外,一个漂亮的马子,它的造型及各部分线条都是流畅、合谐的。把一只马子修得既漂亮又好用。不是一件简单的事。

  拉弦板及其它

  装拉弦板最重要的是要注意从拉弦板到马子的距离。这段弦或多或少也参与震动。从马子到拉弦板,此间的弦长应为有效弦长的l/6,即55mm。这个距离必须保持。由此也可见通常所用的金属微调的缺点。一装弦钩,这段弦的长度便被缩短了。如果装上好几个,加上金属构件本身的重量,这样对音色的影响就是不可忽视的了。

  尾枕也是容易被人忽视的一个部件。它的高低直接影响弦通过马子的夹角,也影响着弦对琴板压力的大小,作用不可小视。如果一把琴发音硬而尖,没有余音,很可能是弦对琴板压力太大。这时,最可取的办法也许就是把尾枕加高,有时可收到意外的好效果。这种情况在大提琴、低音提琴更明显。因为这些乐器弦的张力很大,只要这个尖角稍作改变,就会有不小的作用。在琴的装配调整中,最重要的是要保持从琴头、指板、马子、拉弦板到尾柱处于一条中心线上。这是琴发音良好的一个基本条件。有时只要把马子移动一下,拨动一下拉弦板牛筋,调整一下拉弦板的眼子,就可使声音改善。

  小提琴是一种构造极为合理。精巧的乐器。有人说,这是人类创造的最完美的人工制品。把每把琴的音色尽可能地发挥出来,使它成为演奏者手中得心应手的乐器,是我们的共同任务。这既需要演奏家们的理解,更需要提琴制作家的努力。

小提琴的装配与调整方法

小提琴的装配与调整方法

小提琴维护保养

小提琴的装配和调整方法

小提琴的装配和调整方法

小提琴教程

小提琴演奏《大卫格瑞特/贝多芬第九交响曲》视频欣赏

小提琴演奏《大卫格瑞特/贝多芬第九交响曲》视频欣赏

小提琴演奏视频

《小提琴百分百》全集免费下载|100 Best Violin(M4A,FLAC)两版

《小提琴百分百》全集免费下载|100 Best Violin(M4A,FLAC)两版

小提琴下载

小提琴背板的虎纹

小提琴背板的虎纹

小提琴百科

提琴弓毛真假优劣的分辨

提琴弓毛真假优劣的分辨

小提琴百科

维瓦尔第古典风格小提琴协奏曲集《异乎寻常》CD专辑

维瓦尔第古典风格小提琴协奏曲集《异乎寻常》CD专辑

小提琴下载

小提琴和中提琴、大提琴的区别

小提琴和中提琴、大提琴的区别

小提琴百科

比较有名气的意大利古代提琴制作学派

比较有名气的意大利古代提琴制作学派

小提琴百科

小提琴定价与选购

小提琴定价与选购

小提琴选购

小提琴知识汇总

小提琴知识汇总

小提琴维护保养

修复小提琴所使用的木材及方法

修复小提琴所使用的木材及方法

小提琴维护保养

小提琴的护理方法

小提琴的护理方法

小提琴维护保养

提琴的制作与修理介绍

提琴的制作与修理介绍

小提琴维护保养

小提琴的肩垫是如何安装的?

小提琴的肩垫是如何安装的?

小提琴维护保养

清洗小提琴弓毛的方法

清洗小提琴弓毛的方法

小提琴维护保养

提琴肩钮嫁接的修复方法

提琴肩钮嫁接的修复方法

小提琴维护保养

小提琴的简单修理

小提琴的简单修理

小提琴维护保养

提琴琴板的边缘修整

提琴琴板的边缘修整

小提琴维护保养

提琴油漆的几种配置漆方法

提琴油漆的几种配置漆方法

小提琴维护保养

钢琴 吉他 长笛 电子琴 架子鼓 萨克斯 手风琴 口琴 陶笛 小提琴 单簧管 ukulele 小号 双簧管 圆号 长号 电钢琴 电吉他 贝司 风笛 口风琴 马林巴 竖琴 大提琴 竖笛
古筝 二胡 笛子 洞箫 古琴 中阮 葫芦丝 琵琶 巴乌 尺八 唢呐 板胡 高胡 京胡 柳琴 三弦 扬琴 月琴 马头琴
曲谱大全 戏曲学习 交响乐 歌剧学习 乐理知识 乐器种类 名家名曲 音乐百科 著名乐团 乐器考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