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识百科之唢呐历史
佚名 网络一·唢呐的起源
★
唢呐,最早由波斯、阿拉伯、伊朗一带地区传入中国,“唢呐”这个名字也是由于古代波斯诺Surnā的音译而来。凭借唢呐的形象在我国唐代的绘画作品中就已出现这一点来看,这一乐器在我国的使用历史至少从唐代就已经开始。典籍中有关唢呐的文字记载来说,唢呐在中国的历史,始于明代。
★
明代正德年间,唢呐就已经有广泛的应用。“喇叭,唢呐,曲儿小,腔儿大。来往官船乱如麻,全仗你抬身价…”这几句诗来自明朝诗人王磐的一首《朝天子.咏喇叭》,这其中,形象的描写出了唢呐音色粗犷明亮的特点,在几百年的发展中,唢呐这一特色,被完美的传承下来。
二·唢呐的应用
由于传统唢呐绝大部分由农家小作坊手工自制,做工简单,便于携带,而且唢呐声音高亢奔放易于鼓舞人心,唢呐在民间广为流传。
凡遇婚丧嫁娶、开张庆典、乔迁新居、闹秧歌、合龙口、闹满月、过周年、办庙会及各种庆祝活动都需要雇一、两班吹手来吹奏助兴。
三·唢呐的发展
明代后期,唢呐在戏曲音乐中占有重要的地位,用于京剧、秦腔、泗州戏、柳琴戏等戏剧的伴奏。到了清代,唢呐被编进宫廷的《回部乐》中。唢呐的演奏常与鼓、箫、二胡、琵琶、铜钹、锣、竹笛等相配合,使之表演效果更加饱满。
建国初期,我国十分重视传统器乐的发展,随着正规艺术剧团的不断兴起,传统乐器的学习得到不断的推广,产生了一批批专业的唢呐演奏家,促进了唢呐事业的发展。如今,传统唢呐已是家喻户晓的乐器,越来越多的人关注和学习唢呐,唢呐也逐渐从民间走向了国际大舞台。
唢呐突破性发展的契机
——新民乐的浪潮
WHAT IS 新民乐:新民乐是当代器乐演奏的一个重要趋势。它的特点是把具有民族特色的乐器、乐风、节奏与西方音乐风格予以融合,就是常说的“中乐西奏”。
唢呐在新民乐的浪潮中,结合了西方双簧管身上的特点,形成了加键唢呐。唢呐应时代潮流而变,改变了缺点,民族味却变少了。那么唢呐这次改变,到底改变了哪些缺点?那失去的民族味又具体是什么呢?持续关注我们,你将获得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