戏曲音乐中的板胡演奏
佚名 网络在板胡演奏的戏曲音乐风格的乐曲中,我们经常会感到乐曲中蕴涵的戏曲音乐板腔体的弹性趋向。戏曲音乐板式节奏变化丰富,大概可分为上板类和散板类,散板作为一个最有弹性也最有感染力的一种板式在整个剧情的使用中往往占据了一半的份额,在唱腔的设计中得到了极大的发挥。同样,在上板的节奏里。如一板一眼(2/4拍)。一板三眼(4/4拍)的节奏中,我们也同样能够感觉到散的趋势。
戏曲音乐板腔体的弹性趋向集中表现在散板的运用上。在戏曲音乐中,散板的使用非常丰富,如秦腔有尖板、滚白、滚板,豫剧有飞板、栽板、滚白,蒲剧有导板、介板、滚白等等。在豫剧的飞板中,又分为行韵、哭韵和绝韵,交替使用,极具感染力。在我国的戏曲音乐当中,散板的意义非常丰富,除了真正意义上的松散节奏,还有以散的形式出现的“紧打慢唱”。这时的散板不是无节奏,而是以散的形式表现出一种紧凑,一种内在的张力。在紧打慢唱中表现出一种急促和迫切。如在豫剧《抱琵琶》中秦香莲的唱段中,我们可以看到大段的飞板中的。哭韵”、“行韵“以及滚白的运用,加上唱词“接过来这杯茶,我两眼泪如麻,夫君在宫中招驸马,我流落在宫院抱琵琶”,表现出秦香莲的满腹忧伤和极度压抑的情感,她面斥忘思负义的丈夫陈世美,如泣如诉。声泪俱下,其中音乐内在的张力以及对我们的感染是无法用语言表述的。散板的使用几乎贯穿在每个板胡乐曲当中,很多乐曲的结构都是以散板开始并以散板作为整个乐曲的终止,散的节奏耐人寻味。板胡协奏曲《叙事曲》中段的散板也正是从戏曲《秦香莲》“杀庙”一段得到的创作灵感并借鉴使用了戏曲散板的程式结构创作而成的。由此可见,在中国传统戏曲以及板胡音乐中,散板与散节奏的作用举足轻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