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喆《板胡艺术研究》
佚名 网络这是一部具有珍贵史料价值的专著。作者不仅从卷帙浩繁的历史文献中,分门别类,条分缕析,追溯了我国拉弦乐器的渊源及变迁,廓清了诸多含混不清的史料,理出了一条较为清晰的线索,更为重要的是,他以相当的篇幅,给近八十年来的杰出民间艺人和板胡演奏大家们,一一分别立传。对他们在继承传统、乐器改制、演奏技巧、乐曲创作、理论建树以及创立具有浓郁秦地风韵的“秦派板胡”等方面所取得的成就,进行了全方位的论述与评价。并对他们蜚声全国、享誉世界的光辉业绩作了翔实的记录。
书 名:板胡艺术研究
作 者:吉喆。 著 ISBN9787806925324 ; 978-7-80692-532-4
页 数:162
定 价:32 元
出版社:上海音乐学院出版社
出版时间:2010-5-1 开 本18
本书目录?
序
前言
渊源考
板胡起源与发展
“秦派”板胡八十年
琴道论
弓法与弓法艺术
指法与指法艺术
操琴三十二字诀与诠释
秦派板胡述要
半个多世纪的误导
一次铭心的启示
张长城、刘明源、原野板胡艺术管见
根深才能叶茂
名曲例释
板胡独奏曲《秦腔曲牌》的音乐内涵
《秦腔曲牌》
一首洋溢着黄土情怀的板胡曲——《红军哥哥回来了》
《红军哥哥回来了》
心窝里飞出的赞歌——《秦川新歌》
《秦川新歌》
板胡独奏曲《月夜》的艺术魅力
《月夜》
听爷爷讲那过去的故事——板胡独奏曲《秦川忆事曲》解析
《秦川忆事曲》
一首充满生活情趣的板胡曲——《看线戏》
《看线戏》
附录
秦派艺术板胡的开拓者——漫评吉喆
顺乐之天融人之性——吉喆教琴
吉酷论弓——板胡弓法艺术的意义与作用
生命的音乐和音乐的生命——听吉枯先生的音乐感怀
性情中人——吉喆散记
秦风·秦韵·乡音·乡情——吉喆的板胡演奏艺术
后记
作者简介:吉 吉吉 男,汉族,著名板胡大师,秦派板胡创始人之一,国家一级演奏员,作曲家,指挥家,中国音乐家协会会员,中国民族管弦乐学会理事,陕西板胡学会会长,陕西省民族管弦乐学会副会长,陕西省秦腔艺术研究会名誉会长。
陕西省秦腔爱好者学会高级艺术指导,陕西书画艺术研究院名誉院长,西安市现代书画院名誉院长,陕西省文化厅扶持秦腔青年演艺人才专家小组成员。1942年生于陕西华县,1956年考入陕西省广播文工团,曾任演奏员,作曲,指挥,乐队队长,副团长等职。
1972年进西安音乐学院作曲系进修。1982年调入陕西省歌舞剧院至今。五十余年来,辛勤耕耘在秦地这块沃土,把继承和发展秦地音乐文化视为使命。创作演奏了具有浓郁秦地风韵的板胡曲约三十余首。
创作各类大小型音乐作品如影视、戏曲、舞蹈、器乐、歌曲等约两千余部(件),创作演奏的音乐个性鲜明,秦味十足,被誉为“西秦正声”、“西秦神韵”。发表板胡学术论文十余篇,为秦派板胡奠定了理论基础,人称板胡理论家。
曾多次在省文艺汇演中获板胡独奏及作品一等奖,为板胡事业作出了卓越的贡献。
序 我和吉 吉吉同志相识于上世纪50年代。70年代又同在西安音乐学院进修,有着同窗之谊。尤其是半个多世纪以来,他以极大的热忱深入民间,把学习、研究陕西民间音乐作为毕生的追求。
并渗透于全部音乐创作与演奏生涯之中;而我,则以绝大部分精力致力于陕西民间音乐的搜集、整理、编辑、出版、研究的工作,陕西民间音乐这个共同的纽带,把我们紧紧地联系在一起,使我们成为事业上的诤友。由于我长他11岁,平时总以老哥老弟相称,情同手足。
2008年,他告诉我正在撰写一本题为《板胡艺术研究》的专著,我表示热烈的支持。当今年他把厚厚的一部书稿放在我的面前,让我做第一个读者的时候,我的兴奋、欢欣之情是难以言表的。
因为,在音乐艺术领域内,一个人倾注毕生精力,能在某一方面成为名家,已属不易。而吉 吉吉同志既是一位驰名全国的板胡演奏家;又是有多部音乐名作蜚声乐坛的作曲家;现在又将一部理论研究专著奉献给广大读者,如此成就,实在难能可贵,令人由衷的钦敬!
这部书稿,我反复拜读了几遍,留下了深刻的印象。最为突出的感触有以下三点:其一,这是一部具有珍贵史料价值的专著。书中,作者不仅从卷帙浩繁的历史文献中,分门别类,条分缕析,追溯了我国拉弦乐器的渊源及变迁,廓清了诸多含混不清的史料。
理出了一条较为清晰的线索,更为重要的是,他以相当的篇幅,给近八十年来的杰出民间艺人和板胡演奏大家们,一一分别立传。对他们在继承传统、乐器改制、演奏技巧、乐曲创作、理论建树以及创立具有浓郁秦地风韵的“秦派板胡”等方面所取得的成就。
进行了全方位的论述与评价。并对他们蜚声全国、享誉世界的光辉业绩,作了翔实的记录。我想,这一段历史记述,是我国民族音乐史中前所未有的崭新史料,它必将作为板胡艺术承前启后、继往开来的光辉篇章,永存于世,给后来者以深刻的启迪。
其二,这是一部具有重要学术价值的专著。书中对板胡演奏中的弓法、指法、弓法艺术、指法艺术、气息对运弓的作用等作了全面、翔实、富有创造性的阐述,是作者多年演奏与教学实践的精辟总结,具有重要的学术价值与教学指导意义。
同时,作者不仅从具体操作的技术层面,还从技术与艺术、艺术与人生的关系方面进行了深入的思考。早在上世纪他就提出了“起之以体,行之以臂,动之以腕,注之以气,贯之以神,现之以情”的24字运弓法则,受到学界高度的重视与极高的评价。
本书中他又进一步总结出“知晓琴理,道通玄明。人琴合一,心物相融。顺其自然,气贯法行。物我两忘,入神化情”的32字诀,奉献给读者,把板胡演奏升华至哲学的高度,使人叹为观止。我想,一个艺术家在经过了充分的生命体验,具有了深刻的艺术感悟。
掌握了精湛的艺术技巧,能够出神入化地表现生活、传达情感的时候,必然会进入一个更加深邃的精神领域(哲学领域)里去思考艺术,思考人生,从而得出更加精辟的艺术见解来。而这种精辟见解必然会反过来指导艺术实践向着更高的层次发展。
吉 吉吉同志在这方面的建树,就是一个鲜明的例证。其三,这是一部具有实际演奏价值和高层次辅导教学价值的专著,也是板胡学术领域的第一部力作。为了给板胡爱好者提供学习资料,书中收录了标有详尽弓法、指法的板胡独奏曲6首并附有实际演奏音响光碟。
对每一首乐曲分别撰写了启迪心智的作品介绍和乐曲分析,使读者能更好地理解作品的内容、情感和风格,以不断提高演奏技巧和表现能力。这也是吉 吉吉同志对于板胡艺术的传承与发展所寄予的厚望和奉献。
这本专著内容是广泛而丰富的,以上所述,只是我初读后的几点感想,粗疏肤浅,难免挂一漏万,仅供读者参考。我和吉 吉吉老弟深交五十余年,深知他除了天资聪颖、乐感超凡外,还谦虚谨慎(孜孜不倦地向前辈专家求教)。
拜民间艺人为师(深入持久地向民间艺术学习);好学深思(技术上精益求精从不满足,学术上刻苦钻研永不停息,从而构成了他鲜明的学风)。这种学风是他取得卓越成就的源泉,也是献给我们的一份精神财富。
作为老朋友,趁这本专著出版之际,写下了这点文字,以示敬意,并衷心祝愿吉 吉吉同志有更多佳作面世!
是以为序。
刘均平 2009年10月19日于西安
前言:改革开放以来,中国民族乐器蓬勃发展,步入了一个崭新的时代。尽管还存在这样那样的不足,但总体来说,形式喜人。在这大环境的驱动下,板胡艺术也得以长足进展,卓见成效。然而相比其他乐器,还是显得步伐稍有缓慢,相对有点滞后。
究其原因,我以为有“三匮乏”。一、作品匮乏。自上世纪90年代以来板胡几乎没有出现有影响的高水平、高层次的作品。器乐的发展,主要靠作品来推动。一首好的作品,可以使一种乐器的演奏技术得以飞跃性的提高。
而板胡领域长期以来,这样的作品太少太少了,很大程度上阻碍了板胡艺术的发展。二、人才匮乏。改革开放三十年,板胡业界真正涌现出较全面的高技术能力、高理论水平、有人格魅力的大师级人才太少,缺乏领军人物。若大国土,庞大队伍,精英屈指可数,远远不够。
三、专业学术理论匮乏。几十年来,板胡界缺少理论研究的风气,几乎没有见到几篇有指导意义的学术论文。理论来自实践,是之种科学思想,是学术理论的灵魂。用科学的思想理论来指导实践,事业才能得以理性发展,社会才得以进步。
正因为缺少科学的学术理论指导理念和思想,板胡艺术已渐渐丧失了应用的个性与特点。拉板胡不像拉板胡,倒像是拉二胡,没有个性,没有风格,没有深度,没有力度。这样长此以往,板胡就该被淘汰了。作为一位从事板胡事业五十余年的老兵,难免为此担忧。
强烈的危机感和紧迫感促使我写这本书,这似乎是一种责任,一种使命。《板胡艺术研究》是中国第一部板胡学术理论专著,前所未有。其主要内容有四个部分:
第一部分是“渊源考”。通过大量史料考证板胡的渊源历史,从隋、唐时期我国最早流传的拉弦乐器“轧筝”与“奚琴”谈起,追溯弓弦乐器和板胡的由来,直到当代板胡的发展与改革,以及“秦派”板胡艺术的创立与形成。
第二部分是“琴道论”。从弓法操作到弓法艺术、指法操作到指法艺术,以及各种演奏技巧的实践与理论研究,总结成“知晓琴理,道通玄明。人琴合一,心物相融。顺其自然,气贯法行。物我两忘,入神化情”的“操琴三十二字诀”。
第三部分是“名曲例释”。共收录了有社会影响的板胡名曲《秦腔曲牌》、《红军哥哥回来了》、《秦川新歌》、《秦川忆事曲》、《看线戏》、《月夜》等。详细地予以内容分析与具体演奏说明,并附有实际演奏音响光碟作为艺术实践范例。
第四部分是“附录”。选录了有关报刊评价我从事板胡艺术生涯的文章六篇,介绍了我五十多年来从事板胡演奏的经历与实践,希望后来者能从中得到启迪,得以借鉴。
该书旨在为板胡艺术事业做点事情,贡献点微薄之力,以呼唤板胡艺术春天的到来。愿板胡事业不断创新发展,精英辈出,发扬光大。 吉 吉吉
《渊源考》<板呼起源与发展>:板胡是流行在我国北方(西北、华北、东北)的一种民族弓弦乐器。是我国北方部分地方剧种,特别是北方梆子声腔系统(秦腔、迷胡、碗碗腔、山西梆子、蒲剧、河北梆子、评剧、河南梆子、山东梆子以及东北二人转等)的主要伴奏乐器
千百年来,随着人类社会历史文明的进程,音乐已成为人们不可或缺的精神需求。地方戏曲及民间说唱音乐的勃兴,为板胡乐器创造了良好的发展空间和条件,使其从一开始就显示出诱人的艺术魅力。
全国解放,新中国成立,政治制度的改变,促进了社会经济的繁荣与稳定,文化艺术事业愈来愈加兴旺发达。板胡这一广为流传的民间乐器,也随之由地方戏曲伴奏的位置跃身于新音乐艺术的殿堂,成为一件性格鲜明、风韵独特的色彩性乐器。
它不但能与其他乐器合奏,而且更擅独奏,是我国目前民族乐器中极有个性、极具艺术魅力的独奏乐器之一,备受人们青睐。关于板胡的起源与发展,至今缺乏较全面系统的研究。散见于历史文献中的各种记述,也存在许多疑义,有待辨析。
为了弄清板胡的由来与演进,我想还得从我国民族弓弦乐器发展的轨迹中寻根求源,以求得确切的答案。恩格斯说:“劳动创造了人类本身”。那么,人类在创造自身的同时,必然也创造出用以抒发人们精神世界的方式与文化,包括音乐文化。
远古时期,当人们还在用石器敲击着节奏唱歌跳舞的时候,就已意味着音乐和用以体现音乐的器具(乐器)业已问世了。原始时期,我们的祖先通过劳动实践发明了鼓、磬之类的敲击乐器,随后又发明了像骨哨,管、埙之类的吹奏乐器。
随着这两类乐器的品种不断增多,不断丰富,到了周代,弹拨类乐器相继产生,已形成了金、石、土、革、丝、木、匏、竹八种不同类别的乐器,人们称其为“八音”。八音的称谓是以乐器制作的材料属性而分类,两千多年来一直沿袭至今,并形成了博大的乐器群体。
一般认为隋、唐以前,人们用以演奏的乐器中没有拉奏乐器(即弓弦乐器),只有敲击、吹奏、弹奏三大类。然而,根据有关史料考证,在隋唐时期我国北方民间就已流传着两种拉奏乐器,一是轧筝,一是奚琴。
轧筝:《旧唐书.音乐志》记述:“唐有轧筝,以竹片润其端而轧之,因起名焉。”它是流行于陕西、河北、山西、山东等地一种类似筝的拉弦乐器。略小于筝,张七根或十一根琴弦,用竹片轧之(后也用马尾弓拉奏),因而取名轧筝。
轧筝在宋代称之为“ ”。《元史.礼乐志》中记有“如筝、七弦、有柱、用竹轧之”。宋曾三异《同话录》曰:“世俗有乐器,小而用七弦,名轧筝,今乃谓之 。”
轧筝虽然是早期的拉奏乐器,但由于它本身属于单琴弦发声乐器,虽有七根或十几根琴弦,然而每根琴弦只能发一个音,音域窄音量又小,艺术表现力不够丰富,因而发展余地很小,对后世拉弦乐器的衍生没有起多大影响,现今几乎快要绝迹,恐怕日后就更难以寻觅。
奚琴:型似今之胡琴而小。有共鸣音筒,方头圆杆,张两根琴弦,用竹片或马尾弓子在两弦之间拉奏。流行于河北、陕西、内蒙古、辽宁等地。原系我国北方少数民族奚族人所喜好之乐器。
宋.陈 《乐书》云:“奚琴本胡乐也,出于弦 而形亦类焉,奚部所好之物也。盖其制,两弦间以竹轧之,至今民间用焉。”北宋文学家欧阳修词中言:“奚琴本出奚族乐,奚虏弹之双泪落。”
欧阳修词中提到“奚虏弹之双泪落”,这里的“弹之”一词应理解为“演奏”的意思,可能因为奚琴由弦 衍生而来,而弦 又是一种弹拨类乐器,是否奚琴初期仍保留原弦 的演奏特点,或者说,人们在描述时有意无意地会沿用这一特点而描述。
古时人往往把演奏弦索类乐器,都称之为“弹”,今亦有之。1983年《音乐研究》第四期,高厚永所撰《沈知白先生对民族器乐的学术见解》一文中提到:“宋代奚族所奏之拉弦乐器,颇似胡琴,由弦 发展而来。是当时我国北方少数民族“奚族”之乐器,故曰奚琴”
现今,山西、陕西梆子剧种所用之二股弦(俗称“二弦子”)仍保留着古奚琴之形制,即: 木为体,将木杆纳于下端木槽内,其槽或方圆或多楞不等,槽面覆以桐木薄板,系两根弦,以竹弓张马尾,纳两弦间轧之,音高而尖亮。
日本《拾芥抄》记有:“奚琴两张(一张无弦、一张有弦),天庆九年四月定。”见《东亚乐器考》。天庆九年即公元1119年。而《拾芥抄》成书时间或更早一些,约南北朝时期。徐珂《清稗类钞》音乐类中云:“奚琴 木为体,二弦,以木杆系马尾,轧之发音。”
奚琴与嵇琴:奚琴与嵇琴,根据有关史料记述,其构造及发音原理属同一件乐器,是同物异名。言奚琴者,认为奚琴本胡乐,出自我国北部奚族部落,是奚族人们所好之物。如欧阳修词中所言:“奚琴本出奚族乐……”陈 《乐书》云:“奚琴本胡乐也……”等。
言嵇琴者则认为嵇琴乃嵇康所制,谓之嵇琴。如:《事林广记》云:“嵇琴本嵇康所制故名嵇琴……”日本林三谦《东亚乐器考》亦同此论。那么,到底应该叫做奚琴还是应该叫做嵇琴呢?根据现有史料分析,我以为奚琴应该是原名,称做嵇琴可能是文人杜撰误传。
因为奚琴是奚族人民集体发明创造且喜好之乐器,符合历史的发展规律,可信。所言嵇琴是嵇康制造,现有史料只此一说,更无嵇康制嵇琴或演奏过嵇琴的其他记载,所以可信度很低。然而,嵇琴一名的来历,却与嵇康有着极大的关系。
“嵇康,字叔夜(223——263),谯国 人也,其先姓奚,会稽上虞人,以避怨,徙焉。 有嵇山,家于其侧,因而命氏”。嵇康是魏末著名作曲家和音乐理论家,他的琴艺也很卓越,同阮籍等人号称“竹林七贤”。因其礼法主张与当时统治阶级相违背,遭当权者杀害
嵇康一生,创作了不少有名的琴曲,如嵇氏四弄《长清》《短清》《长侧》《短侧》,著有《琴赋》等,具有很高的史料价值,对后世影响很大。其先祖姓氏为“奚”,因而把奚琴称之为嵇琴,似乎自然而然,顺理成章。
综上所述,奚琴与嵇琴乃同物异名,由弦 发展而来,是我国北方少数民族奚族所好之物。在隋、唐时期就已流传入中原,基于嵇康是著名音乐家、作曲家及音乐理论家,其先祖又姓“奚”,所以有人把奚琴又称做“嵇琴”。
《未完待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