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琴自学不成功的原因及对应方法
佚名 网络缺少交流,在练琴过程中,开心的事没人分享,不开心的事没人分担,高处不胜寒,导致学琴兴趣日益下降。
对应方法:上古琴吧多发贴回贴,熟悉了自然会认识几位有缘的琴友,也可加入“自学群”以相互鼓励,让自已不再感到孤独。
二
电脑小白和手机小白加古琴小白,网上虽有很多自学的音视频图文资料,但是搜不全,而且不知道哪些是最好的又最适合自己的?
对应方法:先要学会网络搜索技巧,搜索技巧分为搜索范围和搜索关键词。
三
看绘图书学手势,这种方法最不提倡,古代没有照相机,也没有视频,所以除了师父当面教学,就只有通过看书学习,但现代人若还如此模仿,那就失策了。
对应方法:基础知识(比如减字谱识别)以看书为主,手势动作以模仿视频为主。
四
学错了(含理论知识和手势动作)不能及时发现或一直发现不了,导致错误的手势和动作养成习惯以后难以纠正,以及浪费时间经常走回头路,和基础不扎实感觉越学越难,越弹越难听。
对应方法:集中精神仔细看和模仿视频,模仿和练习时在对面放一面A4纸大小的镜子,自己多录视频并和名家视频对照,在古琴吧发视频贴请教,若有当地的琴友,平时多聚聚相互指点切磋。
五
以为网上的名家视频讲的够全够仔细了,自学完全够用了,所以看视频模仿时自以为学全了,就不再自已深入琢磨学习,而事实上,名家视频在很多地方均只讲了个初步,比如很多自学者都有弹奏时经常找不到弦(摸错弦)的经历,这就是右手八法中的变化运用和扶弦规律没学好,而这方面的知识,名家视频并没有完整统一的视频讲解,而是需要自学者在学曲的过程中逐步的自已去归纳和总结;又比如很多自学者学到后来越来越发觉自己弹的曲子和名家弹的曲子完全不是一个味儿,原因就是很多技巧只学了个外形,而未得其精髓。
对应方法:首先要认识到每一位名家的教学视频都是有所保留的,不过好在每一位名家所保留的内容也有不一致的地方,所以自学者可以通过多看几位名家视频,相互比较,互相补充,自已也要善于总结,在练习中多问为什么,每一个动作的要求都是有原因的,只有想明白这些原因才能真正灵活的掌握技巧的核心。
六
对于学习曲目的选择,喜欢就学,不喜欢就不学,很多自学的琴友一上手就学改编的流行曲,理由是不喜欢的曲子学起来没兴趣,却不知这正是学不好古琴的原因之一,因为传统的学习曲目顺序是按照技巧的练习难度安排的,而一上手就是改编的流行曲,往往会因为基本功不扎实而形成拔苗助长的局面。
对应方法:按传统教学曲目的顺序,按步就班学习。
七
先把曲子顺下来,再慢慢的改节奏和音准以及其他技巧要求,久而久之,自学者就以为这就是正常的学习方式,却不知这是初学者的过渡方法,不得已而为之,若这个习惯长久不改,后果是容易失去对曲子旋律的感知力。
对应方法:随着学曲进度的推移,要逐步抛弃这种过渡的方法,以后顺曲子时,每学会一句,就要做到一步到位,从而能在第一时间形成正确的肌肉记忆、视觉记忆和旋律记忆。
八
吟学习的时间过晚,很多自学的琴友都学到鸥鹭忘机了,甚至学到流水,却依然没有学吟,而之所以不学吟,除了没有详细的教学视频外,自学者本身也有一个错误的认识,以为吟只是在曲子的弹奏中叠加上去的一个动作,只要以后学会了再加上去不迟,却不知完全不是那么一回事,因为加了吟以后,很多配套的技巧都要作相应的参数调整,而一旦没有吟的状态形成了长久的肌肉记忆,以后想改就很不容易。
对应方法:关于何时能学吟,众说纷纭,参考的建议是,节奏过关,音准过关,左手基本放松(若不放松就吟不起来或吟起来动作会很僵硬,吟的效果很不自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