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议:愉己不娱人
佚名 网络(一)愉己与娱人之别
《溪山琴况》说:“弦索之行于世也,其声艳而可悦也。独琴之为器,焚香静对,不入歌舞场中;琴之为音,孤高岑寂,不杂丝竹伴内。”
一般的音乐文化,往往是旨在娱乐他人。而琴一向是愉己不娱人。这正是琴文化与其他通俗流行文化最大的区别之一。也正因为如此,在随着社会的变革,一般音乐文化大多走向商品化和世俗化,而琴文化却能依旧保持其高雅洒脱的气节。这正是琴文化特殊的地方。
可是,琴乐作为一种音乐,难免要演奏给别人听。既如此,恐怕难免有互愉的方面,又为什么说愉己不娱人呢?
其实,所谓愉己不娱人,并不等于就只是自己弹琴,而从不弹给别人听。朋友之间,以琴寄情抒志,相互交流,这是非常正常的。既以琴相互交流思想,也就有互愉于心的方面。所以,对愉己不娱人的理解,也不能过于绝对。愉己不娱人,指得是弹琴的主旨,在于提高修养、寄情抒志,而不是为了取悦他人,更不是供他人玩乐。对这一点,应认识清楚。若认为琴为愉己不为娱人,所以就坚决不弹(谈)给他人听,而绝无互愉互赏之成份,那可就错会了意。
当然,在弹琴的人中,也不乏媚人之人,正如《琴学丛书》所说:“以音动人,纤靡合俗,粥奇缪古,江湖派也。”
所谓以艳声媚耳取悦于人的江湖琴,与古琴孤高岑寂之气节,确是大相违背的,因为其失去了古琴那种高洁的气度。
世上总是高雅之士少,庸俗之人多。欲取悦于人,则必要随着别人的喜好转。久而久之,则难免随顺了庸俗,放弃了高雅,于是远离琴道,成了俗琴。立身高洁,意在会心,而不欲取悦于人者,反而能保持其清雅之气,于是合于琴道,是真琴人。这就是所谓愉己与娱人的不同。
(二)古逸淡雅不落俗流
所谓娱人之琴,往往“争声而媚耳”。所谓愉己之琴,往往“音淡而会心”。音淡而会心,不随时好而以声媚耳者,即是琴之“古”意。
所谓娱人之琴,往往浮躁重拙以合俗流。所谓愉己之琴,往往安闲自如。安闲自如,得潇洒不群之趣者,即是琴之“逸”意。
所谓娱人之琴,往往求艳媚以投人所好。所谓愉己之琴,往往舍艳媚,悠然自得。清泉白石,皓月疏风,悠然自得,即是琴之“淡”意。
所谓娱人之琴,往往艳媚而好炎闹,没于俗流。所谓愉己之琴,清静贞正,藉琴以明心见性。清静贞正,中和恬淡,美而不艳,安闲潇洒,但藉琴以明心, “耻不能,不耻不见用”,得静远淡逸者,即是琴之“雅”意。
“喜工柔媚则俗,落指重浊则俗,性好炎闹则俗,指拘局促则俗,取音粗厉则俗,入弦仓卒则俗,指法不式则俗,气质浮躁则俗,种种俗态未易枚举。”
旨在取悦于人者,随俗所好,则俗态百出,俗琴也;远离琴道,非琴也。
古逸淡雅,不落俗流者,则能合于琴道,真琴人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