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簧管家族的前世今生
佚名 网络文 | 刘家宝
从某位古人第一次弯折芦苇片并奏响的瞬间,到阅读这篇文章的此刻,双簧管作为乐器的角色在一代一代不断变化。本文旨在从时间长河中追溯双簧管的发展与迭代脉络,并纵向介绍同一时期双簧管的家族乐器成员。其中有些成员昙花一现,而有些则一直与双簧管协同发展。就如人类家族的代代血脉传承,双簧管也能从自己身上找到远古先辈的影子。
古代双簧管
古希腊到罗马——阿芙洛斯管
欧洲大陆最早的双簧乐器可以追溯到古希腊的阿芙洛斯管(Aulos)。这是一种有两个管身的双簧管乐器,其中一个管子可以提供持续低音,另一个管子则用于演奏旋律。由于年代久远,阿芙洛斯管如今只能见于壁画与器具之上。
出土陶器上的彩绘阿芙洛斯管
阿芙洛斯管在宗教仪式中代表了古希腊人对酒神的崇拜,具有疯狂与悲剧色彩的意味。此外,由于乐器本身具有嘹亮的音色,阿芙洛斯管不仅用于独奏或担任人声伴奏,也用于指挥军队行进或者节日庆典演出。不同于当代双簧管,阿芙洛斯管更有可能是骨制品而非木制品,演奏时也并非完全由嘴唇控制哨片,而是更类似风笛,用口腔担任风箱的作用。
阿芙洛斯管的同族乐器提比亚管(Tibia)随后活跃在罗马帝国,延续了其双簧管乐器的娱乐及仪式功能。
中世纪到文艺复兴——肖姆管
在被称为“黑暗时代”的中世纪,尽管用于娱乐的音乐演奏被禁止,但一些民间艺人仍将阿芙洛斯管的演奏技艺传承了下来。同一时代,东征的十字军从东地中海带回了一种名为苏尔奈管(Sornay)的波斯双簧乐器。当时的工匠在融合了两者的一些制造特点与演奏方式后,于12世纪左右创造了现代西方双簧类乐器的前身——肖姆管(Shawm)。
肖姆管
值得一提的是,源于波斯的苏尔奈管于元代也传入中国,演变为今日民乐中的唢呐。在哨嘴结构上,肖姆管与中国唢呐更为相似:两者在哨片上都有类似于垫片的结构,使得嘴唇与簧片的接触比较有限。肖姆管一般是木制的,可见于现代双簧管的圆锥体内膛结构与铜管式的喇叭口也在肖姆管上确立下来。这些特征加强了肖姆管的明亮音色,在穿透力上也更进一步,因而一些文献推断肖姆管最早是十字军用于军队传讯的乐器。
到了文艺复兴时期的16世纪左右,肖姆管发展出了若干尺寸,并分别衍生为双簧管、大管及其家族乐器。时至今日,仍能在一些欧洲民间音乐中听到肖姆管。
巴洛克到浪漫时期——巴洛克双簧管
文艺复兴对音乐的一大影响便是世俗音乐的崛起,某种意义上也促进了器乐的发展。17世纪末,法国人将肖姆管的管体保留,加上了一些音键以控制超出手掌尺寸的音孔,同时解放了哨片,使得演奏者的嘴唇可以进行更直接的控制,从而发明了一种名为双簧管(法语:Hautbois)的新乐器,如今被我们称为巴洛克双簧管。
巴洛克双簧管
得益于发音系统和按键的改进,使用黄杨木(Boxwood)制作的巴洛克双簧管的音色更加柔和,所能表现的幅度更大,在音域范围上的表现也更好,因此逐渐代替了肖姆管在交响乐队、歌剧与军乐队中的工作。在后续的发展中,巴洛克双簧管被加入了越来越多的按键,直到波姆制按键体系的出现。
几乎同一时代,由不同尺寸的肖姆管衍生出的双簧管家族乐器开始出现在当时的音乐作品中。尺寸最大的肖姆管演变为了巴松管的前身,而稍小些的肖姆管则演变为了包括柔音管与英国管在内的双簧管家族乐器,并一直活跃于今日的交响乐团中。
新时代的双簧管家族
学院制、指托式、维也纳双簧管
1838年开始,德国长笛演奏家波姆(Theobald Boehm,1794-1881)着手改进当时的长笛乐器。波姆首先为所有音孔盖上键子,再将乐器上原本独立的金属键用连杆连接起来。这种革命性的改进很快推广到了所有的木管乐器上,双簧管也变成了今天的模样。
现代双簧管
现代双簧管最常用非洲乌木等硬木制作,有标志性的锥体内膛而非单簧管与长笛具有的圆柱体内膛。双簧管哨片是将芦苇固定在包裹软木的金属底座上修整而成,再插入管体上端的哨片孔。得益于硬木材质,它在中低音区可以演奏出比较浑厚的音色,高音区则比较明亮。它继承了双簧乐器的穿透力,同时能产生丰富的泛音,因此管弦乐队中习惯于使用双簧管进行对音。
而今,最常见的学院制双簧管(Conservatoire Oboe)也有许多不同的模样。相比于受众最广的半自动式乐器,全自动式双簧管将一个泛音键用连杆取代,然而复杂的结构使其更加难以维护;在英国和冰岛等国家常用的指托式双簧管(Thumbplate System)在左手拇指处有额外的音键,使中音C的指法改变;奥地利人从巴洛克时代起就制作形状独特的双簧管,这种乐器的上端有球形的木结,其内膛更宽,音量更大,中音区的音色也有更重的芦苇音质。这种维也纳式双簧管在哨片与指法方面都有别于学院式双簧管,如今只应用于奥地利,可见于历年的维也纳新年音乐会。
维也纳双簧管
柔音双簧管、抒情双簧管
柔音双簧管(也叫抒情双簧管)出现于18世纪初,最初有着和巴洛克双簧管相似的结构。不同之处是哨片经由一段金属弯管连接乐器,而非使用软木直接与乐器接合。乐器尺寸稍大,是A调移调乐器。原先的扩张式喇叭口被梨形喇叭口取代,使得音色更具含蓄的鼻音色彩。其意大利语名字直译为“爱情双簧管”,来源是同时代的柔音维奥尔琴(Viola d'amore)和柔音长笛(flute d'amore),两者都是活跃于巴洛克时代的次中音声部乐器。
巴洛克时代的柔音双簧管(下)与当代柔音双簧管(上)
柔音双簧管在巴洛克时代是很受欢迎的独奏或合奏乐器,泰勒曼为其创作了不少协奏曲与室内乐,巴赫也在多首康塔塔中使用它,并为其创作了一首协奏曲BWV1055。此后经过近一百年的沉寂,20世纪初柔音双簧管再次出现于晚期浪漫派与印象派的音乐中。这一时段最著名的乐队片段是拉威尔在《波莱罗》舞曲中的使用。此外,柔音双簧管还用来演奏理查·施特劳斯《家庭交响曲》中的孩童主题,并在德彪西的《管弦乐意象集》中的吉格舞曲演奏独奏片段。当代音乐中仍能见到柔音管的身影,但是很难再以次女高音管乐器的身份在交响乐团中获得稳定位置。
英国管与狩猎双簧管
英国管与狩猎双簧管同时出现于18世纪初,两者均为F调移调乐器,有着几乎相同的音域。但两者在不同地区有着相对独立的发展路线,因此很难说是完全的传承关系。
狩猎双簧管有着弯曲的黄杨木管体,管身覆盖着皮革并连接着金属喇叭口,其音色十分特殊,在双簧乐器的紧实音色之外更添金属色泽。它本身可能是18世纪莱比锡匠人仿制猎号(Corno da caccia)制作的实验性产物,但很快风行于德国的巴洛克音乐界。服务于莱比锡宫廷的巴赫在康塔塔与受难曲中多次使用狩猎双簧管,泰勒曼也为它写作过。遗憾的是,狩猎双簧管的制作与演奏在18世纪后失传,在其后的演出中经常用英国管代替。
狩猎双簧管
猎号
英国管出现的稍晚,很可能是仿制柔音管而发展出了梨形喇叭口。它的音色也与柔音双簧管非常接近。其音色具有浓厚的鼻音,情感丰富,音域也颇具优势,因此在交响乐中常用于演奏非常抒情的独奏乐段,也常与两只双簧管组成三重奏。
如今被称为Cor Anglais的英国管,其命名可以肯定是讹译,与英国几乎毫无关系。关于讹译的来源,一说为:该乐器的形状使人联想起画作中天使演奏的号角,而高地德文中的天使(engellisches)在口语中也代表英国。另一说为:浪漫派音乐时期的英国管是弯折的,因此在中古法语中被称为弯折的号(cor anglé)。后一种说法在19世纪前由于并未见于记载,而中古法语流行的年代英国管还未被发明,因此前者似乎更有说服力。
19世纪中叶的英国管“弯折的号”
20世纪初的新发明
高音双簧管、穆赛特双簧管
高音双簧管出现于20世纪初,是双簧管家族中音域最高的乐器,它比现代双簧管高小三度或纯四度,是降E或F调的移调乐器。由于双簧哨片在高频振动时的性能受限,高音双簧管音色比较特殊,十分明亮并有更浓的芦笛音色。由于它与小黑管处于相似的音域,因此它的曲目量十分稀少,早期被用于行进乐团的配器,后来也被用于当代作品中。
高音双簧管
低音双簧管与海克尔管
低音双簧管与海克尔管都比常见的双簧管低八度,两者的内膛和哨片有较大差别。1889年法国的F.Loree公司首先制作了一支更大尺寸的英国管,并将其命名为低音双簧管(baritone oboe)。由于它的哨片与内膛尺寸与英国管很相似,因此它被认为是为双簧管家族的正式成员。
低音双簧管
1879年,瓦格纳拜访了乐器制造商海克尔家族,并提议制造一种“音域更低,具备双簧管音色的同时融合阿尔卑斯号色彩的乐器”。直到1904年,这种使用类似巴松管哨片、内膛更宽的乐器才被制造出来,并被命名为海克尔管。次年,理查·施特劳斯就在他的歌剧《莎乐美》中使用了这种乐器,此后也多次在《厄勒克特拉》《阿尔卑斯交响曲》等作品中使用海克尔管。
阿尔卑斯号
海克尔管
低音双簧管在交响乐作品中负责提供特殊的音色,两种乐器在一些作品中可以相互替代,并被统称为Bass Oboe,如在霍尔斯特《行星组曲》中。
就在今天,双簧管仍在不断被创新:树脂哨片、新材料乐器以及新的制作工艺等都在不断出现。也许双簧管家族在未来会有新成员或新形态,这一切都值得期待。双簧管的发展过程,说到底还是音乐家们追寻更新鲜音色与更好演奏性能的过程,笔者相信,这条路还远没有走到尽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