琵琶古曲《十面埋伏》与《霸王卸甲》艺术特点之比较研究
佚名 网络《十面埋伏》与《霸王卸甲》两首琵琶乐曲描绘的是同一历史题材,即公元前202年,楚汉双方争斗五年之后,在垓下决一死战时的壮烈场景。由于这两首琵琶曲表现的是同一历史题材,在民间传承中,便逐渐附会为有类似一致的情节性描述标题,以表述战争事件的过程。
如《十面埋伏》与《霸王卸甲》各段小标题对比。
《十面埋伏》 《霸王卸甲》
1、列营 1、营鼓
2、吹打 2、升帐
3、点将 3、点将(一)
4、排阵 4、整队
5、走队 5、点将(二)
6、埋伏 6、出阵(一)
7、鸡鸣山小战 7、出阵(二)
8、九里山大战 8、接战
9、项王败阵 9、垓下酣战
10、乌江自刎 10、楚歌
11、众军奏凯 11、别姬
12、诸将争功 12、鼓角甲声
13、得胜回营 13、出围
14、追兵
15、逐骑
16、众军归里
若将两首琵琶古曲所表现的音乐内含与意境相比较,就会发现它们各自存在的艺术个性与表现手法上的特点。《十面埋伏》侧重于汉刘邦的立场,描述了汉军用十面埋伏阵法击败楚军这一历史事实集中概括而成;《霸王卸甲》则描绘了楚霸王项羽在这一历史性的决战中的悲壮结局。
首先,两首乐曲的序部,就已揭示了乐曲主题思想的不同侧重。
《十面埋伏》的序部\"列营\"。在艺术上以高度概括、洗炼的手法,抓住了战场上特有的战鼓声与号角声,并使这种音调典型化,造成异常紧张森严的战争气氛。战鼓节奏由慢到快,号角声安排在高音区,旋律骨干音的四度跳进代表着中国古代号角的特色,音调高亢明亮,富于战斗性。乐曲一开始就把一幅战鼓雷鸣、旌旗林立、刀光剑影的壮烈古战场画面,展现在听众面前。
《霸王卸甲》的序部\"营鼓\"。一开始就是深情低沉而壮烈的,在琵琶的低音区,缓慢、朦胧的鼓声和断断续续的号角声,预示着这场战争对于项羽来讲是悲剧性的结局。与《十面埋伏》\"列营\"中的高亢、尖锐、明亮的鼓声、号角声,形成鲜明的对比。
其次,在全曲布局与意境表述方面,两首乐曲亦有各自不同的侧重。
《十面埋伏》第二大段是全曲中心部分,它包括\"埋伏\"\"小战\"\"大战\"三个小段。在艺术安排上突出的特点是:音乐发展很有层次。\"埋伏\"在情绪上为\"大战\"作了准备,\"埋伏\"时的紧张、寂静气氛,更烘托出\"大战\"场面的喧嚣激烈。\"小战\"是\"大战\"的前奏,这样使全曲高潮\"大战\"出现有层次、有步骤,通过\"埋伏\"\"小战\"矛盾逐步激化。特别在呐喊前出现\"箫声\",音乐旋律的节奏、手法、情绪突然变化,使\"呐喊\"的出现更为铿锵有力,更具有激烈的战斗气息。在写作手法上,突出地运用了琵琶武曲各种特殊演奏技巧,是琵琶古曲集武曲技法之大成者。
《霸王卸甲》一曲表现的是在垓下决战中,西楚霸王项羽的败北。全曲除\"营鼓\"外,基本上是一个主题的\"汇组指法\"变奏。描述项羽性格的主题原型呈示在第2段\"升帐\"。\"升帐\"速度从容缓慢,节奏平稳,但往往在弱拍上的扫弦造成强烈的切分感,富于棱角,旋律线起伏不大,配合旋律中宫、羽调式的交替和左手推拉技法的运用,使主题旋律铿锵顿挫,悲壮有力,表现出项羽\"力拨山兮气盖世\"的英雄、壮烈、豪迈气概。
对项羽另一个侧面的刻划在\"别姬\"。\"别姬\"一段旋律虽然不长,但音调悲切缠绵,旋律线由上向下流动,有如哭泣,感人肺腑。特别是\"鼓角甲声\"的出现,加速了悲剧性的发展。\"别姬\"主要用轮指演奏,精巧的技法,含蓄内在,情深意浓,独具其功。
总的来讲,《十面埋伏》的艺术特点主要表现在反映古代重大历史题材时,抓住了典型时间、典型环境,在描写楚汉相争这一历史特定背景时,选择了最有代表意义的垓下决战的场面,在表现垓下大战中又突出了呐喊,形成全曲高潮,完成了对汉军这一进攻者、追击者、胜利者生龙活虎的形象塑造,成功地展现出古代战场上激烈壮观的场景。
《霸王卸甲》一曲,在写实性、叙事性很强的琵琶武曲中,特别侧重了内在情意的表现。从全曲的三个主要段落\"营鼓\"\"升帐\"\"别姬\"来看,乐曲的着重点不是对垓下大战过程的描绘,而是在垓下大战特定的历史环境背景下,从不同侧面揭示与刻划了项羽的精神气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