琵琶的传派、谱本与套曲介绍
佚名 网络一、传派及谱本
清代初叶,曾分南、北两派。南派,即浙江派,以陈牧夫为代表,用下出轮。擅长的乐曲有《海青》、《卸甲》、《月儿高》、《普庵咒》、《将军令》、《水军操演》、《陈隋》、《武林逸韵》等。北派,即直隶派,以王君锡为代表,用上出轮。擅长的乐曲有《十面埋伏》、《夕阳箫鼓》、《小普庵咒》、《燕乐正声》等,自从无锡华秋萍、华子同两人向南北两学习之后,合南北两派而为“无锡派”,流传有《南北二派秘本琵琶谱》三卷,采用工尺谱,有较完整的指法记载。
清代时,又有“浦东派”、“平湖派”、“崇明派”等传派。浦东派以鞠士林、鞠茂堂、陈子敬、倪清泉、沈浩初等师承相传,流传有《鞠士林琵琶谱》、《陈子敬琵琶谱》、《养正轩琵琶谱》等。平湖派以李其钰、李芳园、吴梦飞以及吴柏君、朱荇青等世代相传,流传有《南北派十三套大曲琵琶新谱》、《怡怡室琵琶谱》、《朱英琵琶谱》等。崇明派以蒋泰、黄秀亭、沈肇州以及樊紫云、樊少云等世代相传,流传有《瀛洲古调》等。
以上是以琵琶独奏大套乐曲的传派而言。在清代,各地擅奏琵琶独奏、地方小曲的传授系统更多,例如以黄云程为代表的浙江杭州传派;以张啸夫为代表的浙江嵊县传派;以项子贞为代表的浙江温州传派;以王泽如为代表的广东潮汕传派;以饶碧初为代表的广东客家汉乐琵琶;以何柳章、何与年为代表的广东粤乐琵琶;以李竹林为代表的天津传派;以马其会、王心葵为代表的山东传派;以及北京曲艺琵琶;天津荡调琵琶;河南板头曲琵琶;苏州弹词琵琶;四川清音琵琶等。
上面介绍的是琵琶的传派及其谱本(传抄本),有关谱本还有很多,譬如我们所熟知的著名音乐家刘天华的《刘天华创作曲集》(刘育和编)、华彦钧的《阿炳曲集》(1952由万叶书店出版,1954年由音乐出版社再版、林石城的《琵琶曲谱》等。
二、套曲
琵琶传统独奏曲的体裁,过去曾分:“六十八板小曲”、“文套”、“武套”、“大曲”等几种。
六十八板的小曲,各传派都 有较多的流传与记载。在《鞠氏谱》、《华氏谱》、《瀛洲古调》等谱中,都有这类乐曲,并分“文板”、“武板”、“杂板”等,在河北、河南、山东等地也有流传。
琵琶的“大套”独奏曲,以表演与处理上的不同,分“文套”、“武套”、“大曲”三种。在某些传派中,则将“大套”与“大曲”相提并论,并不区分。
“文套”是言情体,类同于“套数”,着重在写意;是用抒情的手法,表现优美柔和、恬静文雅的情调。
“武套”是写实体,类同于“杂剧”,着重在状物;是通过分段标题,绘声会色、有起有结地表达出所要表演的故事情节,表现雄宏有力、昂扬激奋的情绪。
“大曲”的范围较广而自由,它既可采用“文套”的手法,也可搬用“武套”的指法,熔文套武套于一炉,近代创作的琵琶独奏曲,大都采用此这种形式。
三、琵琶结构
琵琶是由“头”与“身”构成。琵琶的头部, 由“弦槽”、四只“轸子”、“山口”等组成。
琵琶的身部,上端又称“颈”部,即“相位”之处,颈的上端叠出部称“枕”中与中下部是“品位”, 相与品古代都称作“柱”,是一种音位装置。 身部的中下部分呈上狭下阔,底呈半圆,中空,即音箱; 品位粘在用梧桐板制成的“面板”上四条弦系在下端“覆手”的四个小孔内,在覆手中央处的面板上,开有一个小孔, 称作“纳音”或“出音孔”。身部背面,称作“琵琶背”,背的上端与头相接,背的中下部与面板相粘接, 腹内另有二条横档和几个音柱,安置在一定的部位处; 背料用紫檀、黑料、老红木、花梨木、香红木等制成的是上品,用白木制成的是普及品,因为紫檀、 红木等木料善于在
弹奏中发出自然泛音来。
琵琶由六个相、二十五个品构成了音域宽广的十二平均律。其一弦为钢丝,二三、四弦为钢绳尼龙缠弦。琵琶发声十分特殊,它的泛音在古今中外的各类乐器中居首位,不但音量大,而且音质清脆明亮。同时,琵琶发出的基音中又伴有丰富的泛音,这种泛音能使琴声在传播中衰减小,具有较强的穿透力,在平静的空旷地弹奏时,用它演奏重强音时的琴声能传到二、三里地以外。
优质琵琶的发音特点是:
穿透力强(衰减小,传得远)。高音区明亮而富有刚性,中音区柔和而有润音,低音区音质淳厚。《琵琶行》所描绘的“大弦嘈嘈如急雨,小弦切切如私语,嘈嘈切切错杂弹,大珠小珠落玉盘”,“银瓶乍破水浆迸,铁骑突出刀枪鸣。曲终收拨当心划,四弦一声如裂帛”,已不再是诗人的艺术夸张,而是当代琵琶名副其实的演奏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