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访非物质文化遗产之纯手工琵琶制作
佚名 网络阿县委组织“青鸟计划”大学生走进高集镇旦镇村,探访非物质文化遗产之纯手工琵琶制作的故事。
以琴为魂 活态的文化遗产
在“非遗文化传承人”司金星的带领下,大学生们观看了制作琵琶的工作车间,亲身体验传统工艺的魅力,真切感受到了琵琶声音的优美与典雅。
“音色越好的琵琶往往越重,琵琶的音色与木材的选用有着密不可分的联系。往往是密度越大,音色越好。对于更重的琵琶,其制作成本均在上千元或万元之上,且需要更多的时间去打造。”司金星说道。他用双手不断雕琢琵琶,也传递了专注、热爱、力求完美的精神,让大学生们一同感受到了非遗的魅力,了解非遗、体验非遗、传播非遗,珍贵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在新一代的青年中,依旧散发出耀眼的光辉。
以艺为根动态的文化传承
随后,“青鸟计划”大学生们来到司金星的家。“纯手工艺品的制作周期长,讲究精益求精。虽制作出的琵琶音色更为准确动听,但其成本不小,此外招纳工人又可能会让自己的收入大打折扣,所以如何以更快的速度将制作好的琵琶售卖出去是一个值得重视的问题。”如何让这份非遗文化的盈利“能吃饱”?大家就非遗传承和盈利之间的关系进行了探讨。
古韵非遗传青年传承文化共扬帆
此次探访结束后,大家纷纷表达了自己的想法。其中音乐专业的王俊嘉同学说:“今天亲眼目睹了琵琶制作的不易,司金星师傅说他一年也就只做五十把琵琶,虽然数量不多,但却都付出了十乘十的精力,每一把琵琶的后面都有师傅的名字,好像在叮咛他的这些孩子出门在外也不要忘了自己。我们都尝试的去拨动琴弦,虽然都是第一次近距离接触,但好像又感觉到了琵琶的呼唤。琵琶用它优雅的姿态和婉转的音色,带我们走进了一个神秘而又精彩的世界,用音乐将古老的故事诉说,让我们感受到了中华民族的优秀文化传承。”
的确,这份精湛的手工艺术又何止只是文化的传承,更体现出了中国工匠精益求精的工匠精神。为了制作出中国古典乐器,体现出“中国的”乐器,每一种民乐中的典雅与谦逊,正是从师傅手中一步一步打造而来,虽没有吉他弹奏时的浪漫气息,但“大弦嘈嘈如急雨,小弦切切如私语”的演奏却具浓密的庄重气息。这便是琵琶等古典民乐的灵魂,更是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别具匠心。
“我们通过组织‘返家乡’大学生参与非遗文化传承,以传承匠心、爱心、初心为主要目标,让这些大学生们沉浸式体验家乡变化、产业特色、文化底蕴,引导青年学子投身家乡建设。”共青团东阿县委副书记李帅说道。下一步,共青团东阿县委将持续创新载体,将非遗传承作为共青团凝聚青年力量的重要抓手,着力深化‘青传有我’服务品牌,切实在非遗传承中提升共青团的大局贡献度。
编辑:张亦硕
校对:李帅
监制:张之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