歌剧的历史起源
佚名 网络“歌剧”是“Opera”的译名,是以音乐为中心要素的综合性高雅艺术。它是一门源于音乐发展而来的戏剧舞台表演艺术。歌剧的演出不仅需要剧场的空间,还运用了大量的音乐元素,舞蹈也经常作为歌剧的一部分参与表演。
歌剧的诞生
十六世纪末,十七世纪初,歌剧在意大利诞生了,从此也诞生了一个新的音乐时代。当晚在阿诺河边,文人雅士在巴尔蒂伯爵聚会,诗人把古希腊神话故事写成诗篇,音乐家为他配曲,意大利人会唱歌,还拥有热情奔放的民族特性,歌剧就是最符合他们的天性的音乐,它们融合古希腊艺术、宗教音乐和民间音乐,独创了意大利歌剧。
《达佛涅》(另译《达芙妮》)成为了历史上第一部完整的歌剧,这部歌剧也得到了一些名望家族的青睐,这也让更多的人开始加入歌剧的创作。但是这部歌剧因为一些原因失传了,1602年创作的歌剧《欧律狄刻》成为了如今可以听到的第一部歌剧。而在1607年创作的《俄尔普斯-音乐寓言》则是我们可以常在歌剧院听到的早期作品。
这时,虽然文艺复兴恢复了歌剧,但是也仅限于少数贵族才能够听得到,普通老百姓并没 有条件享用到歌剧。直到1637年创作的《安德罗墨达》,这部歌剧采用了公开买票的方式,让所有人都能够听到这部歌剧,成为了历史上第一部成功的商业化演出。
歌剧的特征
早期歌剧(佛罗伦萨歌剧)的特征:
脚本是以希腊神话为基础的,后又加入历史题材,音乐部分采用通奏低音形式,歌剧部分主要为吟唱的宣叙调形式,音域不宽,节奏自由,有少量的乐器伴奏,也使用合唱。
罗马歌剧的特征:
注重歌剧场面壮观给人带来的愉悦,歌剧中加入了华丽的舞台设计、机关布景和芭蕾舞场面,每幕都以合唱和舞蹈结束。
威尼斯歌剧的特征:
在歌剧中大量使用咏叹调和二重唱,注意情感抒发,对美声唱法加以重视,很少用合唱形式,弦乐家族首次占有重要地位,由此加强了音乐的表现力。
那不勒斯歌剧的特点:
内容上多取材于古代神话和历史传说,内容严肃庄重,在结构形式上由原先的五幕歌剧变为紧凑的三幕结构,常在幕间插入喜剧性的幕间剧,由极具个性的序曲开场。宣叙调和返始咏叹调交替进行,很少使用重唱和合唱,也不用舞蹈。使用两种不同的宣叙调,一种始干念式,用于较长的对白或独白,独唱声部只用通奏低音伴奏,另一种是带伴奏的宣叙调,它擅于表达复杂情感,同时也在戏剧性的紧张场景中使用,独唱由乐队伴奏。返始咏叹调是A-B-A的三段体形式,作曲家通常不再把再现的A段写出,只是在B段的结尾处标记dacapo,在A段结尾处标记fina。
歌剧的发展
17世纪末,在罗马影响最大的是以亚斯卡拉蒂为代表的那不勒斯歌剧乐派。该乐派在剧中不用合唱及芭蕾场面,而高度发展了被后世称为“美声”的独唱技术。当这种“唯唱工为重”的作风走向极端时,歌剧原有的戏剧性表现力和思想内涵几乎丧失殆尽。于是到18世纪20年代,遂有取材于日常生活、剧情诙谐、音乐质朴的喜歌剧体裁的兴起。意大利喜歌剧的第一部典范之作是帕戈莱西的《女佣作主妇》(1733年首演),该剧原是一部正歌剧的幕间剧,1752年在巴黎上演时,曾遭到保守派的诋毁,因而掀起了歌剧史上著名的“喜歌剧论战”。出于卢梭手笔的`法国第一部喜歌剧《乡村占卜师》就是在这场论战和这部歌剧的启示下诞生的。
意大利歌剧在法国最先得到改造,而与法兰西的民族文化结合起来。吕利是法国歌剧(“抒情悲剧”)的奠基人,他除了创造出与法语紧密结合的独唱旋律外,还率先将芭蕾场面运用在歌剧中。在英国,普赛尔在本国假面剧传统的基础上,创造出英国第一部民族歌剧《狄东与伊尼阿斯》。在德、奥,则由海顿、狄特尔斯多夫、莫扎特等人将民间歌唱剧发展成德奥民族歌剧,代表作有莫扎特的《魔笛》等。至18世纪,格鲁克针对当时那不勒斯歌剧的平庸、浮浅,力主歌剧必须有深刻的内容,音乐与戏剧必须统一,表现应纯朴、自然。他的主张和《奥菲欧与优丽狄茜》、《伊菲姬尼在奥利德》等作品对后世歌剧的发展有着很大的影响。
19世纪以后,意大利的g.罗西尼、g.威尔迪、g.普契尼,德国的r.瓦格纳、法国的g.比才、俄罗斯的m.i.格林卡、m.p.穆索尔斯基、p.n.柴科夫斯基等歌剧大师为歌剧的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成型于18世纪的“轻歌剧”(operettta,意为:小歌剧)已演进、发展成为一种独立的体裁。它的特点是:结构短小、音乐通俗,除独唱、重唱、合唱、舞蹈外,还用说白。奥国作曲家索贝、原籍德国的法国作曲家奥芬·巴赫是这一体裁的确立者。
20世纪的歌剧作曲家中,初期的代表人物是受瓦格纳影响的理查·施特劳斯(《莎乐美》、《玫瑰骑士》);第一次世界大战后是将无调性原则运用于歌剧创作中的贝尔格(《沃采克》);40年代迄今则有:斯特拉文斯基、普罗科菲耶夫、米约、曼诺蒂、巴比尔、奥尔夫、贾纳斯岱拉、亨策、莫尔以及英国著名的作曲家勃里顿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