值得你反复观看的十部歌剧
佚名 网络从十六世纪以来,西方艺术的舞台上,涌现出许许多多的作曲家,他们以自己的天才和勤奋,从各个不同的角度丰富和发展了歌剧艺术,创作了大量的剧目,构成了歌剧艺术发展的灿烂长河。
△歌剧大师普契尼
歌剧具有独特的艺术魅力,早在古典音乐领域中,人们已经对歌剧发生兴趣,充满迷惑与好奇。歌剧经历了两百多年的历史,它的成长充满了高贵、华丽的气息、场面的宏伟、史诗性咏唱,钻石般的人生,变化绚丽。
这种艺术形式的存在与发展无疑是人类文明中的瑰宝。
在世界歌剧的长河中,有许多被人熟知的歌剧作品。近百年来,它们在世界舞台上反复上演,成为经典流传的歌剧作品——
一
《费加罗的婚礼》
《费加罗的婚礼》(Le Nozze di Figaro)是莫扎特最杰出的三部歌剧中的一部喜歌剧,完成于1786年,意大利语脚本由 洛伦佐·达·彭特根据法国戏剧家 博马舍的同名喜剧改编而成。 1786年,《费加罗的婚礼》于维也纳奥地利国家剧院首演。
《费加罗的婚礼》是莫扎特众多歌剧作品中最为著名的一部,是莫扎特歌剧中的颠峰之作,也是中国乐迷最为熟悉的一部,创作于1786年的这部歌剧,是欣赏莫扎特歌剧的入门之作。
《费加罗的婚礼》至今仍是各大歌剧院上演次数最为频繁的歌剧之一,有如天籁的歌声和错综复杂的男女人物关系,宛如角力般、层出不穷的小计谋和角色错乱的对白,至今仍是许多观众念念不忘的经典。
二
《魔笛》
《魔笛》,二幕歌剧,是莫扎特四部最杰出歌剧中的一部,这部歌剧取材于诗人维兰德的童话集《金尼斯坦》中一篇名为“璐璐的魔笛”的童话,1780年后由席卡内德改编成歌剧脚本。
用德语演唱的《魔笛》是在莫扎特生命中的最后一年写作的,也是莫扎特最后一部歌剧。
《魔笛》是一部多元化的歌剧,莫扎特在其中放入了许多歌剧元素,他融合了十八世纪以前德、奥、意、法、捷等国家所特有的各种音乐形式和戏剧表现手法,使其音乐语言更为丰富。
可以说它是一部集大成的歌唱剧,在当时维也纳通俗戏剧的构架上很好的统一了意大利歌剧与德国民谣的风格,既带有正剧的严谨又包含着喜剧的灵活。其音乐将神秘、圣洁的宗教色彩和明朗、欢快的世俗色彩巧妙地结合在一起,十分动听。
而且莫扎特本人十分钟爱《魔笛》这部歌剧,他亲自指挥了第一场、第二场的演出,临死前几小时,他还渴望听到《魔笛》的音乐,他请人把钟放在床头,以便计算时间,在想象着正在进行的《魔笛》演出。
三
《塞维利亚的理发师》
歌剧《塞维利亚的理发师》,二幕喜歌剧,以法国作家博马舍的同名讽刺喜剧为蓝本,由斯泰尔比尼编剧,罗西尼以短短十三天一气呵成谱曲。它的首演不尽人意,是西欧歌剧史上十分著名的失败的首演之一,失败的原因是多方面的。在罗西尼之前,当时意大利老资格的作曲家帕依谢洛已将博马舍的喜剧《塞维利亚的理发师》创作成歌剧。
罗西尼在剧中充分发挥了他所擅长的活泼生动的管弦乐音响、流畅轻巧的旋律以及率直畅快的节奏感,同时又把充满讽刺的愉快情节细腻地刻画出来。从剧本的情节上看来,《费加罗的婚礼》乃是《塞维利亚的理发师》的续篇。在聆听莫扎特的这部名歌剧之前,不妨先听听罗西尼的这部作品。
四
《弄臣》
《弄臣》是威尔第创作的歌剧,3幕歌剧。剧本由皮亚维根据维克多·雨果的讽刺戏剧《国王寻欢作乐》改编。作于1850~1851年,1851年首演于威尼斯,1853年在伦敦,1855年在纽约演出。
当中最著名的咏叹调是第三幕《善变的女人》,是所有男高音咏叹调中流传最广的,也是我们最熟悉的。
剧情大意为貌丑背驼的主人公利哥莱托,在孟图阿公爵的宫廷中当一名弄臣。公爵年轻貌美,专以玩弄女性为乐,引起众多朝臣的不满。利哥莱托对朝臣妻女受辱的不幸大加嘲讽,得罪了许多人,终致失女之祸;自己的爱女竟对虚情假意的公爵一往情深,甘愿为爱情而替公爵一死。
在作品中作曲家创造了性格优柔寡断、内心感情变化多端的弄臣,风流浮华、多情善变的公爵和纯真深情、富于诗意幻想的吉尔达三个不同的音乐形象。剧中的许多唱段都是世界名曲。
五
《茶花女》
意大利作曲家威尔第在观赏这部以法国文学家小仲马著名小说为本的戏剧《茶花女》后,备受感动,立即邀请剧作家修改剧本,以短短6周时间谱曲完成,改编为歌剧。1853年在意大利凤凰歌剧院首演时,因男女主角表现不佳,惨遭失败,面对这样的结果,威尔第只说了一句话:“时间会证明这次的失败究竟是主演的错还是我的错。”
两年后,歌剧茶花女换了主角再次上演,立即造成轰动,至今已经是全世界最常被演出的歌剧。
剧中多首歌曲,如《饮酒歌》、咏叹调《啊!梦里情人》、《及时行乐》等,已变成许多声乐家必唱曲目,受欢迎的程度可称作歌剧界中的流行金曲。
六
《奥赛罗》
歌剧《奥赛罗》,四幕歌剧,完成于1887年,同年2月首演于米兰,是威尔第搁笔十几年后又创作的一部令人惊叹的天才作品,这年作者七十三岁。这部作品的脚本由作曲家兼诗人包依托根据莎士比亚的悲剧剪裁写成。
在这部歌剧中,威尔第以丰富的音乐形象展现了莎士比亚原著里壮丽动人的故事。《奥赛罗》集中体现了威尔第几十年的歌剧创作经验,他吸取了瓦格纳“音乐剧”的某些创作手法,更加注意发挥乐队的表现功能,使音乐语言与剧情结合得更紧密,从而加强了歌唱的戏剧性。同时,旋律刻画与中期作品相比,更见深刻而富于情感。
七
《卡门》
歌剧《卡门》是法国作曲家比才的最后一部歌剧,完成于1874。它是当今世界上上演率最高的一部歌剧。该剧在比才死后才获得成功。美国女高音格拉汀·法拉的有声电影和查理·卓别林的一部无声电影更是扩大了歌剧的名声。
该剧主要塑造了一个相貌美丽而性格倔强的吉卜赛姑娘——烟厂女工卡门。她使军人班长唐·豪塞堕入情网,并舍弃了他在农村时的情人——温柔而善良的米卡爱拉。后来唐·豪塞因为放走了与女工们打架的她而被捕入狱,出狱后又加入了她所在的走私贩的行列。然而后来卡门又爱上了斗牛士埃斯卡米里奥,在人们为埃斯卡米里奥斗牛胜利而欢呼时,她却死在了唐·豪塞的匕首下。
该剧以女工、农民出身的士兵和群众为主人公,这一点,在那个时代的歌剧作品中是罕见的、可贵的。也许正因为作者的刻意创新,本剧在初演时并不为观众接受,但随着时间的推移,这部作品的艺术价值逐渐得到人们的认可,此后变得长盛不衰。这部歌剧以合唱见长,剧中各种体裁和风格的合唱共有十多部。
八
《艺术家的生涯》
四幕歌剧,《艺术家的生涯》又叫《波西米亚人》,贾科萨与伊利卡合作编剧,普契尼谱曲,此剧故事取材自法国作家穆尔朱的小说《波希米亚人的生活情景》,书中的情节,全是作者和他的伙伴们的亲身体验。
叙述了住在巴黎拉丁区的、梦想成为艺术家的贫穷青年,和造花女工间发生的有欢笑、有眼泪的生活与爱情故事。普契尼取用后,也植入自己贫穷青春时期的回忆,于是成为具有真实感的、青春诗篇般的歌剧。这部歌剧于1896年2月1日在意大利都林的皇家剧院首次公演。
九
《托斯卡》
歌剧《托斯卡》,三幕歌剧。由普契尼作于1900年,同年在罗马首演。剧本由贾可萨和伊利卡根据萨尔多的戏剧改编。歌剧讲述了1800年发生在罗马的一个动人的爱情悲剧故事。《托斯卡》是一部在世界歌剧舞台上演出次数最多,也是目前最受人们欢迎的一部歌剧。今天,它已成为众多歌剧院中的保留剧目。
《托斯卡》虽然是一部爱情的悲剧,但其中作曲家普契尼却为其写出了许多情意缠绵、音乐优美的咏叹调与重唱,如托斯卡的咏叹调《为艺术、为爱情》,卡瓦拉多西的咏叹调《多么奇妙、多么和谐》与《今夜星光灿烂》等。100年来,这些不朽的旋律不仅经常在歌剧演出之外的音乐会舞台上被广为演唱,而且还成为了当今许多国际声乐比赛的重要参赛规定曲目,由此足见普契尼音乐的动人与美妙。
普契尼说:“这是一部一定要带着手帕去聆听的歌剧,每一个悲伤的音符都将你的心撞得粉碎。”
十
《蝴蝶夫人》
歌剧《蝴蝶夫人》,二幕歌剧。根据美国约翰·朗的小说和大卫·贝拉斯科的话剧改编,由普契尼作曲,意大利伊利卡和贾科萨作词,1904年2月17日首演于米兰斯卡拉歌剧院。
据记载,《蝴蝶夫人》的首演变成了一场观众的闹剧,他们的嘲笑和嚎叫声常常淹没了音乐,一些人甚至大喝倒彩,并歇斯底里地谩骂,闹得演出不得不中途停演。对此,普契尼非常伤心和失望,但他没有失去信心,他认为失败的原因是多方面的,这里有他个人对戏剧的处理以及手法运用还不够精炼的缘故,也有观众审美口味的差异及对新风格不适应的原因。
于是普契尼便将《蝴蝶夫人》进行了较大的删改,并于1904年5月在意大利的布雷西亚再次公演。这次公演获得了意想不到的空前成功。从此,普契尼的这部抒情歌剧便成为世界歌剧舞台上盛演不衰的剧目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