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笛子百科

频道主页

竹笛考古研究文章

佚名  网络 

  1996年8月,文物出版社出版了李纯一先生的《中国上古出土乐器综论》(以下简称《综论》)。李先生的这部著作,对我们了解、研究先秦音乐史,提供了极大方便。《综论》的资料丰富、全面、详实,充分体现了这部著作所特有的史料性;有史料、有说明、有分析,从而使该著作具有丰富的知识性;说明和分析浅显易懂,注解详尽,更使这部著作具备了很强的可读性。李纯一先生这部著作的这些优点,该是有目共睹的。李先生的著作既然是《综论》,当然就不能仅是资料的罗列,对这些资料进行整理、分析,就成了该书的任务。然而《综论》的分析恐怕亦有欠当之处。本文提出的异议,若有不当,敬请李纯一及各位方家先生赐教。

  笔者与李先生分歧最多的乃是管乐器中以边棱音为激振源的一章。对考古发掘出的笛类乐器和律器的分析,笔者确实有不少看法是与专家们的意见相左的。笔者自少年时起就热衷于笛律,从学习演奏开始,接着是学习箫笛的制作,对箫笛制作与演奏中的音律问题进行了不懈地探索。笔者对专家们于笛律问题研究所得结论多有怀疑,因此从这一角度来说,本文并不只是同李纯一先生讨论。

  李纯一先生在《综论》中,每当对一些专家的意见有异议时,就对该问题提出讨论。这种讨论对提倡学术争鸣,对音乐考古研究的深入,无疑是极有意义的。但是《综论》于“管乐器”一章,却未见李先生作只字的讨论;而涉及管乐器音乐声学(当然包括其中笛律这一重要分支)的问题似乎也正多。因此本人认为更有把问题提出来讨论的必要。

  管乐器中首先介绍的是“哨”。李先生将这些“哨”分成“无孔管”、“有孔管”、“活塞孔管”三种类型。首先这些管究竟是否为先民所发明的乐器,笔者就颇多疑问;而那第三种“活塞孔管”,把他看作乐器,笔者以为这一判断就更多地具有猜测成分--因为它与该种“乐器”(实则是玩具)的发声原理是相悖的。

  浙江余姚河姆渡出土的管状骨质器,专家们曾给它取名为“骨哨”、“骨笛”。其理由是因为这些骨质管类似今日的哨、笛之类的乐器;何况其中还有一部分尚能当笛、哨演奏的缘故。

  关于这些管状的骨质器,在《中国乐器图志》(以下简称《图志》)中早已作了说明。专家们因为它们能“吹出简单的音调,与鸟鸣声相似”,而断定它们“可能(着重号为笔者所加,下同)是先民们利用骨哨发出的鸟鸣声诱捕各种飞禽的”?。我们也不难从这简单的说明中发现其中存在的疑点。

  《综论》和《图志》都收拍了七支河姆渡“骨哨”图片。在这两组“骨哨”图片中,相同的只有两支,即《综论》中的第一和第五支。无论是《综论》还是《图志》,所选“骨哨”都考虑了典型性。正因为典型,我们才能知道这些“骨哨”所有的开孔样式。这些“骨哨”都是两端通洞的管,不仅可以当开管吹奏(尽管其中有一部分当开管吹奏很难),也可以当闭管吹奏,同时还可以分别从两端吹奏。但是从整体的样式来看,它确实更像今日俞逊发同志所搞的“口笛”。而我们若把它当作远古的“口笛”来演奏,其中确实有一些能奏出类似鸟鸣的声响。但是我们能否就此认定这些“骨哨”就是远古先民诱捕鸟儿的狩猎工具呢?这一推断貌似有理,其实不然。以下笔者打算谈谈对此问题的疑惑。

  首先从这些禽骨管上所开的“音孔”来看,多数是中间孔大,两旁的孔小,确实颇似今日之口笛吹口居中的样式。今日所用的口笛虽短,可它的声学性质却相当复杂。这不仅是因为口笛吹低音时属于闭管乐器,吹高音时它又属于开管乐器,而在吹奏部分中间音时,它究竟该属于闭管音、还是开管音,笔者至今也悟不出这其中的道道来。更有甚者,口笛这一管乐器的声波图式,恐怕也是无法用现代物理学上的声波图式表示的?。撇开口笛上的这些音乐声学问题不论,再来看看这些所谓的“骨哨”同现代的口笛是否具有相同的性质。从《综论》所列的七支“骨哨”来看,除第5支的音孔与吹口成90度角而外,其余的第2至第7支,吹孔与音孔全在同一平面上。“骨哨”这般开挖音孔,明显地是不利于演奏的。先民为何把“骨哨”音孔都开挖在不利于演奏的部位,这是先民故作疑团,还是这些“骨哨”原先就不是乐器?再看《综论》图223中的第2和第7两支“骨哨”,音孔极近两端,这不仅不利于吹出较多的音,而第7支两端的音孔通洞(同一端开挖两个对穿的音孔),更是造成了吹奏的困难。从这一角度来说,起码这支骨管绝对不象是乐器。

  其次,若因为今人能用这些骨管吹奏出鸟鸣般的声响,而断定它们是先民用来诱捕飞禽的狩猎工具,似乎也有不近情理的地方。尽管这些骨管中有一些能吹出鸟鸣声,可吹出的声响都是鸣禽的叫声。我们都知道,鸣禽的身体都比较小,先民何以化这么大的气力,去诱捕不足以果腹的鸣禽?其目的又安在?

  此外,再从乐器发展的历史来看,先民首先发明的应该是易于演奏的乐器,如打击乐器,而不应该是这些演奏比较困难的吹奏乐器。这些骨管假若真的是先民的吹奏乐器,别说七千年、八千年,其历史越悠久,越是增添历史的谜团。

竹笛考古研究文章

  再就《综论》所附的第一支管来说,李纯一先生把他称“活塞孔管”。笔者知道,这是专家们的一致意见。专家们认为,“腔内插着一根禽肢骨,可能是充当改变音高的活塞”用的。实际上只要细想一下,就不难发现这一推断的猜测想象成分太多,切合实际的成分太少、太少。何也?以下略述一点根据。

  今日所见这种样式的哨管,乃是由细竹管制成的直笛,在其下端加一活塞,吹奏时抽动活塞,就可以发出类似鸟鸣的声响。笔者儿时就爱玩此物,也常动手制作。实际上此物的制作也决不像《综论》所绘的那么简单。此物不仅吹奏端必须有一个塞子,塞子削去一部分,从而保证吹气能集中的喷射到发声孔的锐口边棱上而发声;活塞端也必须与管壁密合,否则吹不出鸟鸣声。从这一发声条件来看,《综论》图223-1绝对不具备这一发声条件。古人云:“差之毫厘,失之千里”,乃此之谓也。

  李纯一先生在《综论》中还列出了这几支“骨哨”的“约算音高”。何谓“约算音高”?原来这“约算音高”,就是根据管的频律公式计算出来的约略音高。这儿又有个问题李先生未曾交代:既然这几支管已请人吹奏成声,何以不用吹奏音测频,而要用计算的约略音高?根据李先生在该书第357页注释所作说明中引用的两个公式来看,这“约算音高”是不可靠的。这不仅是因为无论是开管还是闭管,李先生所引用的声波速度不可信,而且无论是开管还是闭管,其管口校正量也是绝对不合实际的。关于管乐器的管口校正量,笔者在《黄钟正律析-兼议律管频率公式的物理量》?一文已作了初步讨论,而在《谈谈开管律管与闭管律管频率计算公式》?一文中,更着重地讨论了这个问题。

  更有一点令人迷惑不解的是,既然这些“骨哨”、“骨笛”在我国南北都有发现,说明这类器物在先民的生活中并不是罕见之物;既然它们是笛的远祖,那又为什么都未曾传承下来,以至于距后世的笛的出现间断了数千年呢?诸如此类的问题甚多。基于以上分析,笔者认为,在这些问题未曾作出令人完全信服的解答之前,缓一步肯定它们是乐器为好,免得把后人的研究之路堵死。

  以下打算对《综论》中所述律管问题谈一点看法。我国古代文献史籍,凡是涉及到音律的,都会述及律管,由此可见律管在古代音乐生活中的举足轻重之作用。因为它毕竟是确定黄钟及十二律音高的根据。但是古代律管的制作和使用情况,至今仍然是个难解的谜。在管乐器一节中,李纯一先生比较详细地介绍了古代余存和考古发掘出的律管之情况,我们从中便可以了解到我国对于律管的发掘与研究之详情。但是,对这些律管的研究,笔者也有一些不同的意见。

  对于律管,笔者最有疑惑的是长沙马王堆一号汉墓出土的律管,以及上海博物馆藏存的新莽无射律(残)管。

  长沙马王堆一号汉墓出土的一套竹制律管,计十二支。当年出土之后,经杨荫浏、李元庆、李纯一三位先生鉴定,认定这三支律管乃是明器。如今李纯一先生在《综论》中仍然坚持原先的观点,看来对这套律管并没有进行新的研究。从书中所列的数据来看,这些律管所发之音确实杂乱无章,断定其为明器似乎不该有什么疑义;但是细细揣想,又觉得其中尚有一些费解的地方,在此略述一二。

  首先,古代律管原先就是用竹制作的,《吕氏春秋·古乐》就记载着伶伦削竹作律的事。既然古代的律管是用竹制作的,那又为什么用竹质律管明器为一号汉墓的墓主殉葬,而不选竹制作实用的律管殉葬呢?用竹制作竹质律管比用竹制作竹质律管明器究竟有多大难度?死者殉葬之物如此丰厚,难道就挑不出几支适合制作律管的竹管?不错,竽无簧,确实可以称作明器,那么我们能根据竽是明器而就此断定律管必是明器吗?

  其次,从杨荫浏先生对我国音乐史的研究过程来看,杨先生起先是坚信我国是用律管定律的。由于律管研究长期未能获得突破,杨先生就对古代曾经使用过律管产生了怀疑。就在此时长沙马王堆一号汉墓出土了这套律管。这套律管的管长之间不符合三分损益关系,吹出的音高也不合三分损益关系,因此杨先生判断其为明器,似乎是有道理的。但是我们若再仔细思量,也必然会想到,管乐器(包括律管)都有管口校正,假若这些律管的长短都符合三分损益的关系,那么这套管径并无规律的律管必然不合律。如今这套律管的长短不合三分损益,而各管之间的音高同样也不符合三分损益律,看来断定它们是不合律的明器,似乎是无可辩驳的。可是笔者利用了那不可信的律管频率公式,对那标出音高的十一支律管的频率一一进行了验算,发现有的计算出的频率同实测频率相同,有的比计算出的高,有的则比计算出的低。这是什么缘故呢?究其原因,只能证明这些律管的两端内径,并不像测试者所说的那样“两端内径几乎相等”?。原来闭管律管的两端内径只要不同,分别从两端吹出的音高必不相等:吹管径大的一端,音就高;吹管径小的一端,音就低。这一事实充分说明这些律管的两端内径是不完全相等的。假若将这些律管的两端分别吹奏测频,然后再进行梳理,也许会有新的发现。1988年,上海博物馆馆长马承源先生赴长沙出差,笔者曾经请马馆长了解这套律管的保存情况,获知这套律管已不能吹奏。为今之计,只有彻底摸清律管的一般频率计算公式(非两端管径完全相同的特殊公式),根据专家们提供的这套律管的管长、一端内径、频率等数据,然后推算出另一端内径后再进行复制,依据这套可信的复制品重行研究,方可知其究竟。

  此外就律管合不合律的问题,笔者也想谈一点很不成熟的意见。笔者认为,在进行律学研究时,不应该把律学的理论研究同律学的应用研究混为一谈。就律学的理论研究来说,三分损益律的纯五度为3:2,纯五度的音分值为701.95500086……(约数为702)音分。就乐器的实际应用来说,我们能把乐器的音(例如二胡的内外弦)定得那么准吗?实际上根本就不可能!就我国古代乐器所用的律制来说,尽管三分损益律为正统律制,但是应用这种律制的乐器,恐怕也只有古琴而已;笙,看来也只能算是“准”(逼近)三分损益律的乐器。至于笛、琵琶、阮等乐器,从《晋书·律历志》所载“荀勖笛律”来看,魏晋时期我国民间乃至宫廷,所用的就是被一些研究者称之为“七平均律”的律制。日本正仓院所藏我国唐代乐器的音律情况,就是最好的证明。正因为魏晋乃至隋唐的宫廷所用的不是三分损益律,所以西晋的荀勖才依三分损益律设计了符合三分损益律的十二支“泰始笛”;也正因为隋唐连宫廷所用的也不是三分损益律,所以为正雅乐,唐初的吕才就依据三分损益律设计并制作了一套十二支“与律谐契”的“尺八”。由于“泰始笛”和“尺八”不合当时所用的律制,故而都未能流传下来。三分损益律没有得到普遍运用,连宫廷音乐所用的都是俗乐的音律,那么用来定律的律管又怎么能十分严格地符合三分损益律呢?

  此外《综论》还对上海博物馆马承源、潘建明《新莽无射律管对黄钟十二律研究的启示》作了收录和分析。马承源先生认定上海博物馆所藏新莽无射律残管是实用律管,这一认识是完全正确的。但是马先生在复制一套新莽律管时,将这支无射律管经过万能电子显微镜测算的0.5771公分内径,作为夹钟至应钟9支律管的共同内径,而将0.693公分作为黄钟至太蔟三支律管的内径,这一做法就未必恰当。尽管马馆长如此处理,乃是因为有其难处的缘故。笔者知道,计量学家通过研究认定,新莽尺就是刘歆尺,也叫晋前尺,每尺折合公制为23.08864公分。黄钟正律管的内径为三分,折合公制就应该是0.693公分。若刘歆所制的这套律管为同径,那么无射管的内径便应该是0.693公分;若刘歆所制的为异径管,各管内径理当选定为三分损益关系?,那么无射管的内径便应该是0.385公分,也不应该是0.5771公分。出于这一考虑,马馆长在复制这套律管时,才分别选定了0.693公分和0.5771公分作这套律管的内径。细想一下马馆长如此折中、迁就的做法,似乎“圆满地”解决了律管复制过程中选定内径的困难,但是却难避免“削足适履”之嫌。

  那么应该如何看待这无射管的0.5771公分内径呢?笔者有一大胆的设想,那就是能否认定这0.5771公分的内径就是同径的黄钟十二律管所共有的内径?笔者的这一设想也许被认作荒唐。因为刘歆尺折合公制为23.08864公分,而不是0.5771公分换算成的19.24公分;何况遗存和考古发掘出的新莽度量,每尺折合成公制也确实是23公分左右??可是笔者的荒唐猜想,也确实有其荒唐的理由。其原因有二。以下略述其概。

  公元274年(西晋泰始十年),为了正雅乐,中书监荀勖公布了笛律(即荀勖笛律)。据《宋书·律志序》载,“荀勖笛律”规定了十二支符合三分损益法十二律吕之泰始笛的制作尺寸。在对荀勖笛律进行讨论时,协律中郎将列和曾就大吕笛的制作尺寸发表意见。列和说:“太乐东厢长笛,正声已长四尺二寸。令当复取其下征之声,于法,声浊者笛当长,计其尺寸乃五尺有余。和昔作之,不可吹也”。从列和的话中可知,原先的太乐东厢长笛,其长虽然已达四尺二寸,还是可吹的,只是再长(五尺余)就不可吹了。据此,让我们现在再来看看十二支泰始笛。十二支泰始笛中最长的是蕤宾笛,其长三尺九寸九分五,比四尺二寸短,照理应该是可吹的了。那么这蕤宾笛究竟可不可吹?请看以下事实。

  按照晋尺就是晋前尺,也就是刘歆尺的说法,一尺折合公制为23.08864公分。那么,十二支泰始笛中的黄钟笛长为65.67公分,最短的仲吕笛也长达49.26公分,而最长的蕤宾笛竟然长达92.25公分!这蕤宾笛该如何吹?

  对于以上所列的数据,恐怕不能给人以明晰的印象,以下笔者打算用比较具体的实例来加以说明。对于上面所列几支泰始笛的长度,不妨同今日所用箫笛的长度作点比较。今日的曲笛,筒音规定为a1(频率应该是440Hz) ,洞箫的音高比曲笛低四度,筒音规定为d1(频率为293.66Hz)。洞箫的有效管长(从吹孔到调音孔长)约为52公分。这一长度比十二支泰始笛中最短的仲吕笛稍长,与长度倒数第二支的姑洗笛相当(按以上尺度推算,应为51.89公分)。今日长度为60公分的琴箫(筒音为c1,频率为261.63Hz),一般已认为孔距太大,音孔不易按严,可琴箫毕竟比黄钟笛还要短6公分哩!一般吹笛的人,吹奏琴箫已感到吃力。笔者在研究“荀勖笛律”并对“泰始笛”进行复制研究时,对“泰始笛”复制了多支,觉得吹奏黄钟笛已不十分轻松。

  那么蕤宾笛究竟能不能用来演奏?对于蕤宾笛,笔者认为完全没有必要耗费精力依照这种尺度进行复制;只要对蕤宾笛的音孔距离作点分析,就可认定这支笛不可吹了。假若晋尺每尺折合公制为23.08864公分,那么蕤宾笛全长就应该是92.25公分,第四孔的变宫至第六孔的商孔(后出孔),其间距应该是9.59公分,第一孔的变征至第三孔的羽,其间距便应该是13.43公分。蕤宾笛的这样长度与音孔间距,恐怕演奏者身长不在二米以上,将无法按严这些音孔,就更别说用它来演奏了。那么列和所说的“太乐东厢长笛,正声已长四尺二寸”尚可用来演奏,乃是虚浮之辞?抑或古人真的都是身长八尺或丈二?看来都绝不可能。问题出在哪儿呢?笔者认为答案只能是:晋尺短于23.08864公分!

  如果我们退一步作如下假设:晋律尺与新莽律尺无异,而新莽始建国元年制作的律管,其内径三分就是0.5771公分;依此为根据进行推算,那么一尺就应该是19.24公分。假若我们再以此尺度为根据对“泰始笛”进行制作,那么十二支泰始笛中最短的仲吕笛,其长只有41.05公分,而最长的蕤宾笛,其长为76.87公分。这儿应该引起我们注意的是,仲吕笛的长度,竟与日本正仓院所藏我国唐代遗存下来的八支尺八的长度相近,而最长的蕤宾笛也勉强可吹。难道这仅仅是巧合吗?

  当然,如此推测不近情理之处便是,新莽遗存和出土的度量器具的尺寸,折合公制一尺都不是19.24公分。那么我们能不能作如下的猜想,历代的度量衡器都有变动,而制定律管的律度在汉魏之前并没有多少变动呢?因此这0.5771公分就是新莽律管内径的三分?

竹笛考古研究文章

竹笛考古研究文章

笛子百科

笛子入门基础知识介绍

笛子入门基础知识介绍

笛子入门

笛子演奏入门指导

笛子演奏入门指导

笛子入门

怎样挑选一支高档的精品竹笛

怎样挑选一支高档的精品竹笛

笛子选购

竹笛乐曲【金陵游 笛子乐队合奏】简谱

竹笛乐曲【金陵游 笛子乐队合奏】简谱

笛子曲谱

竹笛初学入门全方位教学

竹笛初学入门全方位教学

笛子入门

竹笛制作全套工艺过程介绍

竹笛制作全套工艺过程介绍

笛子教程

女子十二乐坊笛子演奏名曲《赛马》震撼人心

女子十二乐坊笛子演奏名曲《赛马》震撼人心

笛子演奏视频

陆春龄笛子名曲《鹧鸪飞》独奏视频欣赏

陆春龄笛子名曲《鹧鸪飞》独奏视频欣赏

笛子演奏视频

大笛子演奏名曲《西游记》如聆仙音

大笛子演奏名曲《西游记》如聆仙音

笛子演奏视频

传统南、北笛曲的风格差异

传统南、北笛曲的风格差异

笛子百科

笛箫音乐的流派代表人物和主要作品简介

笛箫音乐的流派代表人物和主要作品简介

笛子百科

关于骨笛

关于骨笛

笛子百科

笛箫尺寸的计算

笛箫尺寸的计算

笛子百科

佤族竖吹小独笛简介

佤族竖吹小独笛简介

笛子百科

笛子的风格简介

笛子的风格简介

笛子百科

把握笛子吹奏和制作中复杂的互动关系

把握笛子吹奏和制作中复杂的互动关系

笛子百科

江南神笛蒋国基谈笛子经验

江南神笛蒋国基谈笛子经验

笛子百科

也谈笛箫的指法与调的关系/周林生

也谈笛箫的指法与调的关系/周林生

笛子百科

钢琴 吉他 长笛 电子琴 架子鼓 萨克斯 手风琴 口琴 陶笛 小提琴 单簧管 ukulele 小号 双簧管 圆号 长号 电钢琴 电吉他 贝司 风笛 口风琴 马林巴 竖琴 大提琴 竖笛
古筝 二胡 笛子 洞箫 古琴 中阮 葫芦丝 琵琶 巴乌 尺八 唢呐 板胡 高胡 京胡 柳琴 三弦 扬琴 月琴 马头琴
曲谱大全 戏曲学习 交响乐 歌剧学习 乐理知识 乐器种类 名家名曲 音乐百科 著名乐团 乐器考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