干货 | 如何练耳?读完这篇你就会了!
佚名 网络听觉训练是视唱练耳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在音乐艺考“小三门”中可以说是最难攻克的一部分了,它不仅枯燥,并且有时候花费很大力气,上了很多课也没有多大进步,练耳不是考前突击学习就能拿高分的,也不是老师不停地上课、不断指出哪里听错学生听音水平就会立刻见成效的,而是靠自己掌握正确方法后持续地练习,让耳朵对声音的反应达到熟能生巧的程度。另外,磨好耳朵有助于提高学习音乐时的音准度、节拍感和对旋律与和声的整体认识。
练耳对于一些很有天赋、具有固定音高感的人来说相对简单,他们能够快速地反映出音高、节奏和旋律,无论是单音、音程还是三和弦、七和弦都能秒答出来,甚至连“惊雷这通天修为,天塌地陷紫金锤”都能用钢琴模仿出准确音高……,同样可怕的还有专业录音师的“金耳朵”,他们的耳朵甚至能听出来生活中任意声音所在的大致频率范围。
大多数人不具备能听出固定音高的耳朵,但这并不代表他们的练耳水平会一直很差,大多数人还是需要靠后天大量练习,慢慢培养出固定音高的。只要掌握正确的练习方法,每天至少要花1.5小时以上用在练耳上,或者根据自身情况合理搭配练习时间,就一定会有成效的。
练耳需要练习的内容包括:单音、音程、和弦、节奏和旋律。
1
单音练习
首先要熟记标准音a1,这里要指出的是,不仅要记住它的音高,还要记住发出标准音时嗓子的位置,这个是每次练习视唱练耳之前必练的内容。
单音练习有两种,一种是弹一个标准音弹一个单音,另一种是弹一遍标准音,后紧接着有一串单音,单音练习的同时,音程和和弦的练习也要跟进。
2
音程练习
音程是音乐最基础的构成,要想听辨出来,首先要认识它。
音程分类:
1. 自然音程:纯音程、大音程、小音程、增四度和减五度。
2. 变化音程:由自然音程变化而来。
3. 单音程:一个八度之内的音程
4. 复音程:超过纯八度的音程,其中,十五度之内的复音程的名称为:单音程➕7
构成音程的两种形式是旋律音程(先后发声的两个音)和和声音程(同时发声的两个音)。
用音级法或歌曲联想法进行模唱,并记住音高,歌曲法可总结为如下表格:
制图:音乐人攻略
先练习模唱和弦,模唱是听音程练习的最基础环节,我们需要除了能做到用嘴准确构唱音程,还要能在内心模唱出音高,建立内心音响。接着可以先用音程法或歌曲法构唱音程,形成听觉记忆后,找人或自己在钢琴上弹出旋律音程,并判断它的性质及音高。当旋律音程已经能熟练掌握,让两个音同时发声(即和声音程)再进行判断,可以按音程类型进行同一性和对比性的训练,也可以采用根音保持,冠音移动或冠音保持,根音移动这种方式进行训练。
此外,还可以利用和弦的协和程度来判断。协和的音程中纯一度和纯八度很容易听辨,纯四纯五相对来说音响比较接近,但是在听感上,纯五度更加“正”,更加明亮、有力。如果判断不准,还可以近一步用音级法进行检验,例如,假设钢琴上弹的是纯五度“do sol”,但听音者拿不准是“do fa”还是“do sol”,这时可以先用音级法构唱一个纯四度,即大二度(do re)加大二度(re mi)加小二度(mi fa),看看自己构唱出来的音程是否和琴声一致,若不一致,那实际弹的就是纯五度。其他音程的练习方法也是一样的,练习的最终目标就是迅速听辩,不假思索!
最后是音程的听写,如果已经形成固定音高,音程听到后比较容易直接写出,再结合音程的性质来判断基本就可以保证正确率了。但如果没有很扎实的固定音高功底,可以结合标准音来判断音程中的一个容易听出来的音,再结合音程的性质和自己内心建立的音响感觉来判断另一个音。
3
和弦练习
和弦属于音乐中的和声素材,按照三度音程关系叠置而成的三个或三个以上的音的结合。下面主要分享三和弦和七和弦的听辩练习方法。
和弦分类:
1. 三和弦:按照三度音程关系叠置起来的三个音所构成的和弦。
2. 七和弦:四个音按三度关系结合起来构成的和弦。所有的七和弦都是不协和和弦,因为含有不协和的七度音程。
3. 原位和弦:以和弦的跟音为低音的和弦。
4. 转为和弦:三和弦有两种转位,分别以三音和五音为低音,称为六和弦、四六和弦;七和弦有三种转位,分别以三音、五音、七音为低音,称为五六和弦、三四和弦和二和弦。
和弦的听辨有一定的顺序,建议可以先听高音,再听中音,最后听低音,因为和弦中的高音和低音相对来说较容易听辨出来,中间音听感上就稍有点模糊,当先听到高音后,心中大概有个概念,再可以避开低音细听中音,中音听清楚后,低音很容易分辨出来。
除了多听多记忆,还可以通过音程的听觉感受来帮助判断和弦。总结如下表:
制图:音乐人攻略
常用的七和弦有四种,即大小七和弦、小小七和弦、减小七和弦、减减七和弦。
制图:音乐人攻略
单个和弦的模唱和构唱:即一听到和弦,能将和弦音从整体音响中剥离出来,快速反应出构成和弦的各个音,并把音高准确唱出来。这个过程先从原位的三和弦和七和弦开始练,练好原位之后练习转位和弦。除了要形成听觉记忆,还要在内心建立起各个和弦的音响感觉。对于容易混淆的性质相同,不同音高的和弦或者性质不同,听感相近的和弦要反复练习,最好把它们一组一组的记在本子上,每次练习之前先把这些音程听两边。
4
节奏练习
图片来源于网络,仅用于本文介绍、评论及说明观点及内容
可总结为如下表格:
练习方法举例:
1. 先单独练习每个典型节奏型,再任意挑两个节奏型重组,熟悉了任意两节奏型重组的节奏后,再重组节奏型3个、4个……,不断反复练习,并尝试新的节奏组合。
2. 在听一段节奏时,注意听辩重音,感受二拍子和三拍子的不同,二拍子是强、弱,三拍子是强、弱、弱。
3. 唱节奏时需要把每个节奏型的强弱律动表现出来。
4. 节奏型两两组合后就可以进行延音线的练习了。
5. 还可以把节奏中的音符换成休止符,例如将二八(♫)中的其中一个八分音符换成一个八分休止符。
最终的练习目标就是能做到对各种节奏有下意识的反应,不需要大脑进行过多的思考,(实际上也没有这么多时间思考)就能条件反射一般翻译出这段节奏。
5
旋律听写练习
旋律听写是视唱练耳中具有综合性和整体性的考察,练习旋律听写前除了要练以上的内容,还要知道正确的记谱方法。
在旋律听写时,如果不能同时记录下音高和节奏,那还有两种常用方式,一种是先写音高后填节奏,一种是先写出节奏再写出音高,不同的人擅长的方面不同,按我个人来说,我是具有绝对音准的耳朵,听出来旋律的音高比较容易,所以我比较倾向于先记录音高,第一遍听旋律就先认认真真记录下每个音的音高,为节省时间尽量跟上旋律的速度,可以用一个小斜线代替符头,同时记录下升降记号等,然后再根据记好的变化记号判断旋律的调式调性。之后再听第二遍时开始记录节奏,边听边打拍子,有时可能来不及即时地给旋律音加上节奏,但是可以用自己熟悉的记号先记录下听到的典型节奏,然后再去画每个音的符干符尾。
这篇文章主要分享了一些笔者自己练耳的方法,除此之外,练耳还要和视唱、记谱等结合起来,平常听音乐时打拍子或跟着模唱,都是很好的练习方法。其实最正确的练习方法就是抓住自己的那一套规律,最关键的还是要靠自己练习。以上总结不能说面面俱到,难免有挂一漏万之处,欢迎大家评论补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