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提琴名家《路易斯‧施波尔》简介
佚名 网络路易斯‧施波尔(Louis Spohr)于1784年4月5日在德国中部的不伦瑞克公国(Duchy of Brunswick- Wolfenbüttel)之城市不伦瑞克(Braunschweig)诞生,两年后随双亲搬家到席森(Seesen)。 从小家里就充满音乐气氛,父亲卡尔‧施波尔(Karl Heinrich Spohr)对长笛吹奏颇有心得,母亲茱莉安娜‧汉克(Juliane Ernestine Luise Henke)更是一位具有天分的歌唱家与钢琴演奏家。 因此路易斯自幼耳濡目染,对音乐演奏也极有兴趣。
不过,发现小施波尔的音乐天才并加以启发的,是他的小提琴老师杜弗尔(Dufour)。 杜佛尔从施波尔幼时就负责教导他小提琴演奏,并在1790年左右就尝试让施波尔首度进行作曲。 当这位老师发现他的弟子拥有非凡的音乐才气时,便敦促施波尔的双亲,将小孩送往不伦瑞克去接受更高的音乐教育。
1799年时,施波尔原本计划到汉堡展开一次巡回演奏,但因为计划不周而宣告失利,导致他不得不向不伦瑞克的卡尔‧威廉‧费迪南德大公(Duke Karl Wilhelm Ferdinand)寻求经济资助。 应邀到宫廷演奏的施波尔,展现杰出的演奏技艺,让费迪南德大公备加欣赏,立即网罗这位年仅15岁的小提琴家,成为他宫廷室内乐团的乐师。
3年后,18岁的施波尔在音乐的表现上越发突出,费迪南德大公意识到这位年轻的音乐家需要更多方面的栽培,出于爱才惜才的心境,也乐于穿针引线,经过多次协调,施波尔成为小提琴家佛兰兹‧安东‧艾克(Franz Anton Eck)的入室弟子,并且立即追随艾克展开长达一年的巡回演奏之行,远赴当时俄国首都圣彼得堡。 也就在这段期间,施波尔不但从艾克身上学到更精湛的小提琴演奏技巧,也更加努力学习乐理知识,完成了他的第一部作品《小提琴协奏曲》(Violin Concerto, op.1)以及小提琴二重奏等作品,他也成为艾克最优秀的弟子。
当施波尔返回故乡,费迪南德大公特别恩准他前往德国北部展开一次巡回演奏,当1804年12月于莱比锡举行的音乐会一结束,当时具有重大影响力的音乐评论者罗莱德里希‧罗契利兹(Friedrich Rochlitz)对施波尔的演出惊为天人,立即发表乐评—-不仅是对施波尔的小提演奏,也对他的《D小调小提琴协奏曲》(Violin Concerto in D minor, op.1)同表赞叹。 在罗契利兹登高一呼后,年轻的施波尔,马上成为整个德语世界的音乐明星。
1805年,21岁的施波尔应聘成为哥达(Gotha)宫廷的管弦乐团总监,并在此地任职7年之久。 他在这里与一位宫廷歌唱家的女儿—-18岁的竖琴与钢琴演奏家朵蕾特‧薛德尔(Dorette Scheidler)相识相知,进而于1806年2月2日结婚,一起度过28年的美满快乐生活,直到朵蕾特于1834年去世为止。 朵蕾特不但外型亮丽,竖琴演奏亦极受佳评,深爱妻子的施波尔,与她共组成小提琴与竖琴二重奏,不时于欧陆各地展开巡回演奏,包括1816-1817年在意大利,1820年前往英国,1821年赴巴黎,都可见到这对俪人的合奏身影。 施波尔为此并特别谱写了《C小调小提琴和竖琴奏鸣曲》(Sonata in C minor for violin and harp),来作为两人合演的曲目。 不过,朵蕾特后来为了挑起照顾子女的责任,还是放弃了演奏的生涯。
施波尔在1808年与音乐巨人贝多芬结识,并在贝多芬的家中由贝多芬调教,谱写出《第一号钢琴三重奏—鬼魂》(Piano Trio, Op. 70 No. 1, The Ghost)。 虽然两人极为友好,但施波尔所崇拜的偶像却不是贝多芬,而是莫扎特,或许基于这个原因,施波尔也与莫扎特一样,都成为神秘的共济会的会员。 即便如此,施波尔在作曲上仍不时吸收前辈的精髓,效法从亨德尔到贝多芬等大师的曲式风格,尤其是贝多芬的交响曲、协奏曲与四重奏作品。 对于瓦格纳的《漂泊的荷兰人》(Flying Dutchman)与《汤豪瑟》(Tannhäuser),乃至更早期的杰作如巴哈的《马太受难曲》(St. Matthew Passion)等,他也都不遗余力的努力推广。
施波尔并不是一个单调刻板的音乐家,相反地,他热情洋溢,喜欢家庭生活,除了音乐,他亦是颇具天赋的画家,也是热清的园艺家,对玫瑰栽植情有独钟,更热中于游泳、滑冰、打球与远足等户外活动,同时又酷爱西洋棋、撞球甚至骨牌等室内活动,对于各类工厂、矿山和其他工业设施与文化遗址与景点,更是充满好奇,不时抽空至各地参访以补充知识, 可说是个活动力十足的艺术家。
有件事或可见证他的好奇心与毅力。 在拿破仑席卷全欧之际,拿破仑成为当时年轻人亟欲效法的英雄人物。 1808年时,拿破仑在爱尔福特(Erfurt)举行亲王会议,施波尔也赶至此地,为的是在最近的距离亲赌拿破仑的尊容。 在听说拿破仑将在第二天晚上参加音乐会的消息后,他先是说服了剧院乐团的第二圆号手将演出机会让给他,然后从未学过圆号的施波尔,自己练习了一整天,将嘴唇吹得又紫又肿。 直到踏进剧院,这才发现,乐团的位置正好背对贵宾席,而严格要求乐手不准回头张望。 丝毫无所畏惧的施波尔一点也不怕,因为他早就在口袋中藏了一面镜子,透过镜面反射,还是顺利见到了拿破仑。
1813至1815年,施波尔应邀前往维也纳担任剧院指挥,并且与贝多芬持续维持友善密切的往来。 1817至1819年,他又接着转往法兰克福出任歌剧总监,因此有机会让自己所写的歌剧得到上演的机会。 第一出推出的是《佛斯特》(Faust),这部歌剧之前原本想在维也纳推出,却不幸遭到拒绝的命运。
史尔还是世界上最早使用指挥棒的指挥之一。 指挥棒是目前已是多数指挥者上台演出的必备物品,因为它帮助增加指挥的表现力,并发挥如同节拍器等许多作用。 指挥棒最理想者的条件为:木质、质轻、有韧性、棒体直透,一般为白色。 指挥棒最早出现于1594年,但当时的指挥棒比较长,像是一支打磨光滑的木制手杖,为修女讴歌时所使用的器具。 今天较常用的小棒,则是1820年才出现,也就是由施波尔改良后引进管弦乐团指挥台。 在此之前,指挥家并不允许使用指挥棒演出,甚至指挥者的角色也有点模糊不清。
根据施波尔自己的回忆指出,当他在伦敦首度以指挥棒指挥乐团演出时,破天荒的举动就曾造成极大的的轰动。 他说:我应邀指挥伦敦爱乐演出时,当时的习惯是还有一位钢琴家坐在乐团侧边的钢琴旁,目的不是演奏,而是由他看着乐谱,不时弹几个音,给乐团一些必要的提示。 乐团真正的指挥,其实是首席小提琴手,他负责掌握节拍,整个乐团必须注视着他的琴弓起落,紧随着他的节奏。 这样的效果当然很糟糕,因为乐团编制庞大,彼此的座位间隔相当地远,很难看清首席小提琴手的拉奏,于是很难有整齐画一的演奏效果。 即使伦敦爱乐的乐手独奏水平很高,但整体效果显然远比德国乐团来得低落。 于是,我决定进行修正。 幸运的是排练当天早上,坐在钢琴旁的是旧识费迪南德德‧里斯(Ferdinand Ries),他很乐意将乐谱交给我,对于演练过程也不加以干预。 于是我带着乐谱站上面对乐团的指挥台,从上衣口袋掏出一根指挥棒,比出一个“开始”的手势。 这个举动让几位乐团的首席乐手心生警惕,提出抗议,但是我请求他们至少让我有个尝试的机会,他们也同意了。 排练的曲目我很熟悉,我在德国已指挥过多次,因此我以果断的手势点出极奏,提示乐器进入的时间点,这种每位乐手都可看见的精确指挥,让乐团更专心也更具信心。 在第一乐章结束的片刻,整个乐团为整体和谐音效所震动,全体同意以这种崭新的方式在晚上演出。 当晚,观众也被这种前所未见的方式吓了一跳,开始窃窃私语,但当乐音一起,乐团以不同以往的力度与精确度奏出大家耳熟能详的交响曲时,立即让大家耳目一新,第一乐章甫结束,观众席爆发出如雷的掌声,表达出他们的赞许。 用指挥棒进行指挥,获得关键性的胜利,从此,再也没有人于乐团演奏时出现在钢琴旁了。
施波尔的另一项重大贡献,则是发明了小提琴腮托。 在18世纪末的法国大革命之后,随着贵族与皇室的衰落,音乐也从宫廷走向民间,出现了让公众欣赏的交响乐队和音乐厅。 为适应环境的变化,小提琴需要增大音量。 18世纪末至19世纪初,小提琴琴颈加长变细,并向后倾斜—-指板变长,琴马变高并具有更大的弧度,G弦早已包有银丝。 这些变革的目的,是为适应更大的张力。 琴弦的增长使琴面上的压力增大,于是低音梁变长变厚,音柱也加粗,以此获得更大更有力的音量。 同样在1820年左右。 身为小提琴家的施波尔发明出腮托,使左手从完全承担持琴的作用中解放出来。 腮托的设置,使左手在换把、揉弦、按弦更加自如,对后世小提琴家的演出,有莫大的帮助。
1822年,施波尔转往人生中的最后一站。 他出任卡塞尔宫廷的音乐总监,这个职务原本属意威柏(Carl Maria von Weber),但韦伯无意就任,乃推荐施波尔担任。 当他的妻子于1834年去世后两年,他又与29岁的钢琴家玛丽安‧普法伊费尔(Marianne Pfeiffer)结婚,玛丽安一直活到1892年。
施波尔在人生的最后阶段,逐渐减少公开的个人演奏会,但是因为声誉如日中天,经常应邀在各大音乐节担任指挥演出,甚至像伯尔尼的贝多芬纪念碑揭幕的宏伟音乐会,也是由生前好友的他担任指挥工作。 他个人所喜爱的英国,也于1839年、1843年、1847年、1852年和1853年数度前往巡回指挥演奏。 当然,他也是一位伟大的音乐教师,经过他调教训练出来的小提琴家、指挥家和作曲家,多达200名以上。
1851年时,卡塞尔的选帝候拒绝批准施波尔休假2个月,但这是施波尔与卡塞尔宫廷的合约所明载的权利之一,过去也没有发生这样的问题,施波尔于是在未经许可的情况下,自行休假,结果导致他的薪津遭到部分扣减。 1857年时,年高73岁的施波尔,非自愿地被强迫退休,同在这一年,他又不幸跌断了手臂,意外结束了小提琴的演奏生涯。 不过,这并未损及他的声望,他还是应邀在各地演出,包括次年布拉格音乐学院50周年纪念音乐会上演出他创作的歌剧《杰塞丹》(Jessonda),此剧堪称结合他人生最末的极大能量。 1859年10月22日,施波尔于卡塞尔去逝,享年75岁。
施波尔是德国小提琴学派的创始人,也是小提琴音乐史上的重要人物。 除了小提琴家的身分外,他还是优秀的作曲家、指挥家与音乐教育家。 作为指挥家,施波尔是瓦格纳的最早拥护者之一,曾几度指挥演出过他的数部歌剧。 施波尔也是一位多产作曲家,其中小提琴协奏曲的数目极为惊人,其歌剧和清唱剧也曾经广泛流行,但他的室内乐目前也日渐引起关注。
施波尔将自己的演出经验,应用在实务上,发明了管弦乐团的指挥棒与小提琴的腮托,让后世音乐家受益。 他的人生与音乐,皆是热情且多采多姿,称其为是当时德国的音乐巨人之一,显然并不为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