著名小提琴家《弗里兹克莱斯勒/Fritz Kreisler》简介
佚名 网络弗里兹·克莱斯勒(Fritz Kreisler),1875年2月2日生于维也纳,1962年1月29日死于纽约,是著名的小提琴家及作曲家。克莱斯勒四岁时就在父亲的教导下开始学小提琴,他的父亲是位医生,同时也是狂热的业馀小提琴家。后来在奥伯(Jacques Auber)的指导下,当他七岁时便获得维也纳音乐院(Vienna Conservatory)的允许入学 — 该校有史以来最年轻的学生。
他在那里跟随黑姆斯伯格(Joseph Hellmesberger jr.)学习小提琴,并与布鲁克纳(Bruckner)学习乐理共三年的时间。九岁举行第一场演出,并空前非凡地在十岁获得第一名成绩。之后他前往巴黎音乐院(Paris Conservatoire)向Wieniawski的老师马萨(J. L. Massart)继续学习小提琴。1887年他与四位都较他年长十岁左右的小提琴学生同获首奖毕业,当时他年仅12岁,至此之后他在琴艺上就不曾接受其他老师的指导。接下来的数年间,克莱斯勒在音乐事业上的发展并不顺利,其间甚至有朝医学及美术方面发展的举动,但在无法忘情小提琴的情况下,再度重返乐坛。
1901年他第二度赴美演奏,此次则大获成功。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克莱斯勒返回奥国从军,1914年因伤退伍并前往美国,但因反德情绪高昂,他只好暂且停止在舞台上的演出活动。1941年他在纽约街头漫步时遭车撞伤而不省人事,音乐界一度认为他没有希望重返舞台。然而一年后他就重登乐坛,演奏门德尔松(F.Mendelssohn)E小调小提琴协奏曲,并且技不减当年。克莱斯勒在作曲方面以小提琴作品为主。年轻时唯恐因自己名气不够大,使人不愿接受他的作品,因此他曾模仿旧时期音乐家的风格创作许多乐曲,并将乐曲冠上那些知名音乐家的名字,使这些作品得以迅速地广为流传。另外他也改编其他形式的乐曲而为小提琴曲,并为贝多芬、布拉姆斯等人的小提琴协奏曲写装饰奏(Cadenza),为后世留下丰富的音乐资源。
《美丽的罗丝玛琳》是克莱斯勒青年时代创作的三首维也纳风格的圆舞曲之一。罗丝玛琳是克莱斯勒认识的一位年轻姑娘。这首小曲以轻快的笔法,生动而细致地描绘了她那美丽动人的神态和婀娜的舞姿。乐曲用三段体写成,G大调,3/4拍,一开始,就呈现出罗丝玛琳纯洁、美丽的主题:在A段三十二小节里,这个主题反复出现了四次,给人以极为深刻的印象。由于这一段是用小提琴的连跳弓演奏,十分轻巧。把罗丝玛琳活泼的性格、动人的神态,刻画得栩栩如生。接下去,是乐曲的B段。它的旋律十分优美动人,圆舞曲节奏鲜明,动的幅度比较大。它把罗丝玛琳温柔、善舞、妩媚多姿的一碉又作了描绘。人们从这段音乐里可以体会到:罗丝玛琳姑娘正拖着长裙在旋转、欢舞。在这个旋律里还用了许多装饰音,呈强了活泼的特性。十六小节以后,由于在6、3等音上用了高时变音记号,使乐曲产生了离调倾向。八小节以后,干脆转到降B大调上去了。但是,再经过八小节,乐曲经过渐慢之后,又转回到G大调上,再现B段前十六小节的旋律。所以,这一段色彩是非常绚丽的。最后,是A段的再现。情绪显得更约会快、热烈。结束时的最后一个音,采用拨奏和弦,显得干净、利落。
几十年来,《美丽的罗丝玛琳》这支小曲已成为提琴家的最喜爱演奏的曲目之一。它还被改编成各种不同形式的器乐独奏曲和合奏曲,经常出现在音乐会上。在国外出版的一些名曲唱片或录音带里,很多都搜集有这支曲子的录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