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头琴:穿过草原的风化作万马奔腾
佚名 网络马头琴的传说,李波 - 马头琴的传说
“对于草原的描述,一首马头琴曲的旋律,比画家的色彩和诗人的语言更加传神。”
马头琴,蒙古语称“潮尔”,蒙古族特色民族乐器,有梯形的琴身和雕刻成马头形状的琴柄,因而得名“马头琴”。其音色悠扬旷远,擅长表现抒情、和缓、苍凉的曲调,有“草原音乐之魂”的美誉。
2006年5月20日,蒙古族马头琴音乐经国务院批准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马头琴历史悠久,它是从唐宋时期拉弦乐器奚琴发展演变而来。成吉思汗时期(1155年~1227年)已流传民间。据《马可波罗游记》载,12世纪鞑靼人(蒙古族前身)中流行一种二弦琴,可能是其前身。
蒙古族所有的弓弦乐器,在蒙古语中都叫胡兀尔,类似于汉语中的胡琴。《元史》卷七十一《礼乐志》有载:“胡琴制如火不思,卷颈,龙首二弦,用弓捩之,弓之弦为马尾。”
据岩画和相关史料显示,古代蒙古人把酸奶勺子加工之后蒙上牛皮,拉上两根马尾弦,当乐器演奏,称之为“勺形胡琴”。当下许多专家认为这就是马头琴的前身,至今蒙古国的西部也有人把马头琴叫“勺形胡琴”。
• 敖汉旗喇嘛沟辽墓备猎图中,后排右侧人所持琴,形状酷似今天的潮尔琴(一种类似马头琴的古老弓弦乐器)。
当时的琴头不一定是马头,有人头、骷髅、鳄鱼头、鳖甲、龙头或玛特尔头等。玛特尔形似龙,面似猴,象征一种镇压邪魔的神物。大约于十九世纪末到二十纪初,琴首才渐渐改为马头。
《清史稿》载:“胡琴,刳桐为质,二弦,龙首,方柄。槽椭而下锐,冒以革,槽外设木如簪头似扣弦,龙首下为山口,凿空纳弦,绾以两轴,左右各一,以木系马尾八十一茎扎之。”此处描写的便是龙首的马头琴。
最晚至清代,马头琴的乐器形制还依然保存着唐代忽雷的风貌,琴头为龙首、琴体是“刳桐为体”,即以整木剜制出来的梨形琴箱,“冒以革”即琴箱正面蒙皮。由于是整木剜制出来的琴箱,这种乐器形制在制作工艺上要求较高。
清代中晚期,随着马头琴在民间的广泛传播,由于草原上各蒙古部落之间审美要求和工艺水平的差异,以及民间艺人的制作工艺水平的不同,产生了梯形琴箱或长方形琴箱,其在制作工艺上相对简易。
20世纪50年代初,马头琴迎来乐器改革与材料创新,主要倡导者是新中国第一代马头琴演奏家桑都仍和当时呼和浩特民族乐器厂的高级技师张纯华。经过反复试验,以及更多研究力量进入研制行列,最终确立了现代马头琴的基本乐器形制和制作理念。
如今,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推进,中国不仅在经济、科技等硬实力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文化事业更是欣欣向荣,物质生活水平的提高,人民思想的解放,推动了中国曲艺走向一个全新的发展阶段。
互联网与新媒体的普及和应用,打破了时空的阻隔,一首歌的时间,一个短视频,让我们能够随时随地欣赏国乐大师的作品,传统文化走进了日常生活,也在潜移默化中,走进人们的心里。
一.结构造型
马头琴由共鸣箱、琴头、琴杆、弦轴、琴马、琴弦和琴弓等部分组成,共鸣箱呈正梯形,也有极个别的做成六方形或八方形,琴箱框板多使用色木、榆木、花梨木、红木或桑木等硬杂木制成,上下两框板的中央开有装入琴杆的通孔,左右侧板上分别开有出音孔,琴箱正背两面蒙以马皮、牛皮或羊皮,皮面上彩绘民族图案为饰,也有正面蒙皮、背面蒙以薄木板的。
马头琴是属于指板类型的拉弦乐器,不设千斤,从山口到琴马的一段琴弦为有效弦长。它最突出的特点是,琴箱的面、背两面都蒙皮膜,这和一般拉弦乐器只正面(筒前口)蒙皮、背面(筒后口)设音窗或呈开口式是不同的。用马尾弓摩擦马尾弦,发出的声音甘美、浑厚、悠扬、动听,这在中外拉弦乐器中都是极为独特的。
二.演奏类型
• 潮尔
潮尔主要用于说唱的伴奏,可流行于内蒙古东部科尔沁草原,追溯到蒙古族早期文化时期的祝赞词和萨满教音乐。
潮尔定弦为纯四度,细弦在外,粗弦在内,民间称“潮尔呼格”(正四度定弦法)。演奏时用左手的食指和无名指第一关节和第二关节之间指腹触弦。大指在粗弦四度处轻轻触弦,造成与细弦五度形成同度泛音。这是潮尔的一种特殊的演奏方法。
• 伊克利
流行于新疆蒙古族居住区。除蒙鱼皮的半梨状共鸣箱之外,其他形制均与潮尔相同。如果说潮尔一直将说唱风格保留到20世纪初,那么伊克利则从另一渠道发展为可以独奏和伴奏的自娱性乐器。
伊克利一般演奏民歌或传统专用曲目,如《布勒吉木尔》《加丝拉布尔》等。伊克利的弦虽然还是马尾,但由于半梨状的共鸣箱,使音色稍带透明性。
• 黑力
黑力的共鸣箱与潮尔相反,是上窄下宽。粗弦在内,细弦在外,用纯五度定弦,民间称“胡尔呼格”(五度定弦法)。黑力演奏时用左手食指、无名指、小拇指和拇指触弦。黑力的演奏技法较为丰富,因为它比潮尔和伊克利多用一个小指,且用指尖触弦,与潮尔和伊克利相比较已有所发展。
• 冒仍胡尔
即现在广泛流传和使用的马头琴,在选材、制作工艺、乐器改革等方面有了很大进步。如选用制作小提琴的木料,用类似马尾粗细的尼龙丝代替马尾,共鸣箱的正面用蟒皮或桐木板,反面用桦梨木板,音孔位置由背面移到琴身左侧或正面,使用音柱和低音梁,琴弓改为类似大提琴琴弓,弦轴改为铜制机械。
从而,琴的材料的支撑力、弦的拉力和适应不同环境不同气候的能力等方面大大加强了,使古老的马头琴具备了适应当今时代要求的音质和音量。
三.演奏流派
按演奏的技法,传统马头琴演奏可分为四大流派,即“单音演奏法”“土尔扈特演奏法”“泛音演奏法”“朝儿演奏法”,每一种演奏流派都有自己的传承和传统的演奏曲目。与之对应的马头琴定弦方式也不尽相同,可以考证的定弦法有四种:一是“五度定弦法”,二是“吐尔扈特定弦法”,三是“四度定弦法”,四是“反四度定弦法”。
自20世纪50年代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来,由于文化的交流,中国国内内蒙古及其他各地马头琴的定弦方法也逐步统一采取“反四度定弦法”:a-d,即粗弦(低音)在外侧,细弦(高音)在内侧,形成纯四度音程。“反四度定弦法”亦是国际马头琴音乐的主流定弦方式。
辽阔的蒙古草原,悠扬的马头琴声还在飘荡,穿越历史的风尘,不遗余力地迸发着情感、力量和向往。马头琴,传承着蒙古游牧民族对自然宇宙哲学性的思考和体悟,凝结成生生不息的草原音乐之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