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度乐器鉴赏
佚名 网络魔力单根(卡纳提克打击乐器)
魔力单根是卡纳提克音乐中用来掌控和维持演奏会中的“塔拉”或节奏的乐器。鼓身由杰克木(拉口沙木波罗,木波罗属,产于印度西部、东南亚中南半岛),鼓面和周边绳索由皮革制成。魔力单根是双面鼓。鼓身由单块木头制成。鼓身中空,分尺寸不同的两节,一节细长用于发出高音,另一节粗阔用于发出低音。鼓身壁厚仅有2/3厘米,这有助于保持它在低频声上的稳定性。
右手一头(低音):魔力单根右手侧鼓皮上有用锰粉、米饭、罗望子果汁混和制成的固定片,用来稳定鼓皮张力,提高音调。固定片在鼓头中央形成一个永久性的黑色环线形圆面,鼓头发出的音符就可以调至一个音阶的第一个音符,即主音。用不同的手指组合击打鼓头可产生不同的和声。左手一头(高音):左手一头鼓皮是光裸的,但在演奏时,鼓手会用捣碎的生米和水混合起来涂抹在鼓皮中央,这样就能产生特有的浑音或闷音效果。两侧鼓皮由多条皮革束带联结在一起。
西塔琴(印度斯坦弦乐器)
西塔琴是最流行的印度弦乐器,它使用已有700多年的历史了。它由一个大葫芦和柚木做成,有20个金属琴品,6到7根主弦,下方还有19根共鸣弦。它由指端的拨子弹奏。西塔琴的传统沿革漫长而复杂;可以追溯到古代的维纳琴。13世纪时,阿米库斯鲁(Amir Khusru)为了使这种乐器更灵活多变,翻转了弦的顺序并且安装了可移动的琴品。纳加斯瓦兰(卡纳提克气鸣乐器)
纳加斯瓦兰也被称为纳达斯瓦兰(Nadaswaram)。它是南印度版的唢呐。它属于木管乐器家族,被称为“Mangala Vadya”("mangala"表示吉祥的,vadya表示乐器),因为它常常在寺庙、游行队伍、庆典和其他一些欢庆的场合如婚礼等等演奏。它是双簧管乐器,开有从大到小的一排圆锥形的孔。它常常是用乌檀木做的。顶端则是金属的中空纤维管(叫做“Mel Anaichu”)插入一个金属筒子(叫做“Kendai”)中,吹口则是芦管制成的。除了簧片之外,一个小的象牙或者牛角的针也在纳加斯瓦兰上。它的作用是清除吹口中的唾液微粒,使气流顺利通过。底部装饰有一个金属的铃或钟形物(叫做“Keezh anaichu”)。
纳加斯瓦兰有7个指孔。还有5个附加的指孔开在底部以做控制之用。纳加斯瓦兰和笛子一样有2个半的八度音程,指法也和笛子相似。但有所不同的是,笛子是用部分开和闭指孔的方式演奏出半音调和四分调,在纳加斯瓦兰里它们是靠调节管内气流的压力和强度实现的。因此它是对演奏者要求严格的乐器。并且,由于它巨大的音量,它是室外乐器,和室内演奏相比它更适合开放的宽阔的空间。
迪尔鲁巴琴(印度斯坦弦乐器)
迪尔鲁巴琴介乎西塔琴和萨朗吉琴之间。它和艾斯拉吉琴(esraj)极为相似。以至于很多人无法将它们区分开来,它们的区别是共鸣器的形状和副弦的配置方式。也正因为两者如此相似,会演奏艾斯拉吉琴的乐手可以轻而易举地演奏迪尔鲁巴琴,反之亦然。萨朗吉琴(印度斯坦弦乐器)
萨朗吉被认为是最古老和最难演奏的弦乐器之一,它发源于北印度。萨朗吉的名字来源于单词“Saurangi”,意为“百种颜色的”,形容它能传达各种情绪和情感的非凡能力。这种乐器有60余种变种。最先进的一款是拉弥施米斯拉(andit Ramesh Misra)手中的,它由一整段树干掏空雕花做琴身。共鸣器孔洞,也就是琴弦弯曲的地方,覆盖着皮革。它有3副主弦和不少于36根的副弦,所有的弦在演奏前都必须根据要奏的拉格来调音。左手手指的甲根部负责掌控三根主弦的起停,而右手在底部持琴弓演奏。这意味着,这种乐器的基本训练需要流血,流汗,有时还有流泪。虽然萨朗吉声音明朗宏亮,但传统上,萨朗吉被当作声乐伴奏乐器。而且不幸的是,由于风琴(Harmonium,手风琴的近亲)的引入,以及萨朗吉琴对演奏者自身情况的苛刻要求,已逐渐使它沦为濒危的乐器种类,真正的萨朗吉演奏大师越来越难找。像拉姆?纳拉延(Pandit Ram Narayan)、胡斯塔德?苏坦汗(Ustad Sultan Khan)、拉弥施米斯拉这样的大师正在用激动人心的巡演复苏萨朗吉这件古老的乐器。在他们手里,这件乐器可以让一个人哭泣,微笑或是掩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