钢琴业余学习和专业学习
佚名 网络钢琴的业余学习和专业学习有什么相同和不同呢?
这是个多有误解的问题。
在一些人的头脑里,以为既然是“业余”,似乎一切都可以不那么正规。于是,不符合规范的触键,不准确的节奏,不正确的分句,不好听的音色,不好的音乐表现等等,以为都是可以原谅、可以允许的了。他们往往把所有不正确的弹奏和不严格的教学“都用业余”二字掩饰过去。仿佛存在一种钢琴的“业余弹奏法”和“业余弹奏教学法”一样。
这都是有害的误解。误解的根源在于把“业余”二字与弹奏的教学法联系起来了。
其实,所谓“业余”也有指时间上是在业余时间里学习钢琴这层涵义,但主要还是指职业上,是种不以演奏钢琴为主要职业目标的学习。至于钢琴的弹法和教法并不能因为是在业余时间里进行而有根本性质的改变。在钢琴艺术的技术技巧、艺术表现等方面的基本概念、观念、原则、原理、规律上,只有科学与不够科学、正确与不够正确的区别,并无专业与业余之分。正如一位医生在业余时间里给人治病,同样要准确诊断、对症下药一样。
业余学生应当明确,并不存在钢琴的业余弹法与学法。相反,应当树立起这样的观念,那就是,一位业余学生弹好一首小曲,与一位钢琴家弹好一首大曲,就其面对的技术、技巧与音乐的艺术表现的诸多关系来说,在艺术规律、艺术真理上,并无本质上的区别。正因为如此,“业余钢琴比赛”、“业余钢琴考级”,才都要由真正的专家担任评委和主考人。
当然,业余学生最后能达到的钢琴弹奏程度,所学曲目的广度、深度,弹奏的精致度、完美度等方面,与专业学生在规格、标准上肯定是会有区别的。其中,程度的差别最为明显。一般来说,大多数业余学生不能达到专业学生那么高的程度。但是,在他们所能达到的某级程度上,必须坚持艺术、技术的基本要求。虽然这个要求的标准也有一个浮动幅度,但不能越过低限。过低,就不成其为钢琴艺术了。
人们常说学习音乐可以开发孩子的智能,但这不是绝对的。不当的学习方式不会让孩子变得聪明,可能适得其反。
钢琴音乐不同于绝大多数音乐,它需要两只手同时演奏不同的声部。一个旋律一个伴奏,有时干脆就是两个旋律、甚至三个声部、四个声部。旋律加伴奏的写作模式我们称其为主调音乐,两个以上旋律的是复调音乐。除了键盘类乐器,其它乐器基本上只演奏一个旋律,小提琴、单簧管、二胡、笛子、琵琶等等,有少部分乐器偶尔也能演奏一点多声部的音乐,但那不是常态。
钢琴演奏要求演奏者同时控制多个声部,好比让你两只手同时画图,一个画圆、一个画方。
不学钢琴的人觉得不可思议,其实经过长期的科学训练,双手协调演奏多声部音乐是件很简单的事。但问题就出在这里。
“双手绑在一起扒谱子,时间久了,孩子就会变成傻子。”这是笔者近三十年教学的深切体会。
不愿意分手练习,这几乎是所有学生的通病。急于求成,把谱子扒下来了事,这是90%以上琴童的问题。
既然是不同的声部,就各有不同的层次和功能,不分开练习怎么把握得住各个声部的特点呢?
而且,双手同时的练习,学生的注意力基本上都在读谱上,耳朵顾不上听了,指法顾不上看了,技术动作更顾不上了,节奏开始错了,旋律不连贯了……连续练习超过 10分钟,人就会非常疲劳。这时旁边的家长又在督阵,孩子有不由自主地想耍耍调皮,于是就开始聊话题、喝水、上厕所……
学习效率低下就是这样造成的。
双手绑在一起扒谱,绝对不会成为好的演奏。本界央视钢琴小提琴大赛现场周铭孙老师提到钢琴的学习要有理性的底子,曲子非常熟了才进入到感觉和灵性部分,很有道理。
不愿分手练的学生基本上都是在进行感性学习,丢掉了理性的支撑,会漏洞百出。不分手练习造成的疲劳使学生丧失了学习热情和兴趣,时间久了,对音乐也变得不敏感缺乏热情。
理性没有了,对音乐的热情没有了,不是变成了傻子吗?
可是,这样的事每天都在重演。这样还不如不学的好,时间可以用来看看课外书,那样收获会更大。跑出去疯疯玩玩也比这好,好歹有个身体健康和心理健康。
这个话题是写给家长和钢琴老师看的。很简单的道理。可是少有人注意,这个话题一点都不“音乐”,可是不注意你就得不到好的音乐,还会毁了你的孩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