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斯特拉克奇进行曲(Liszt:Rakoczy March)_李斯特钢琴乐谱
佚名 网络匈牙利王子弗朗兹·拉科奇二世(1676-1735)是匈牙利反抗哈布斯王朝统治的民族解放运动领袖。其军中常演奏一首咏唱风格的器乐曲,名为《拉科奇之歌》。传说此曲为宫廷乐师巴尔纳所作,后被改编为进行曲,在匈牙利民间广泛流传。
《浮士德的沉沦》第一部分的内容为:浮士德独自漫步在匈牙利原野上,天色破晓,田野上响起农民的合唱和民间舞曲。突然远处传来雄壮的号角声,出征的匈牙利军队列队走来。这时乐队演奏本曲。本曲常单独演奏,或与此剧另两首器乐选曲《鬼火小步舞曲》和《精灵之舞》组成组曲演奏。
乐曲采用a小调,2/2拍。首先由圆号、小号、短号吹奏出进行曲节奏的号角性音调作为引子,其节奏型带有军鼓敲击的特点,表现了军队行进的步伐;接着,在木管和弦乐器的伴奏下,短笛、长笛和单簧管呈示出进行曲主要主题,其富于跳跃感的旋律,活泼而充满生气,使人联想到精神抖擞的匈牙利军队的行进队列(片段1)。十八世纪初,匈牙利军乐多采用一种单簧管类型的民间木管乐器。本曲采用单簧管和无簧木管乐器,可能就是为了"再现"两百多年前匈牙利军乐队的音响效果。乐曲的中段存在一系列变化,由整个乐队在下属调上奏出了雄壮粗犷的旋律,经过多次演变之后,再现主要主题。最后在声势浩大的进行曲声中全曲结束。全曲演奏时间约为5分钟。
拉科奇进行曲也就是是第15号《匈牙利狂想曲》,约写于1840 年代。是李斯特为了纪念匈牙利王子拉科奇所作。拉科奇是1700年代匈牙利的一位王子,因领导反抗外族压迫的起义而成为匈牙利民族英雄。他的一位拉小提琴的宫廷乐师写此曲献给他,后来流传甚广,被误认为匈牙利民歌,成为匈牙利人民勇敢、不屈的爱国主义精神的象征。
李斯特用高超的钢琴技巧,将这主题发展成狂想曲。与前几首不同,这里没有几种速度的多段对比,除开有着强大推进力量的引奏外,基本上保持着较快的进行曲速度。结尾时达到高潮,表现出所向无敌的英雄气概。
Miklos Rozsa (1907 —— 1995) 出身匈牙利大地主家族,从小就在极其奢华且具文化气息的环境下长大,5 岁就会演奏莫扎特小提琴协奏曲而被被视为音乐小神童,因此他接受正统古典音乐的训练,师从 Bartok, Kodaly 等人,和 Fritz Reiner, George Szell, Gerog Solti 等名指挥家算是同乡且背景相似,后来另一个共同点是二战时都流亡到西方国家。
1925年Rozsa18岁前往德国进入莱比锡大学攻读化学,但是 Hermann Grabner 游说 Rozsa 的父亲表示他的天赋适合全职攻读音乐,天赋过人的 Rozsa 1929 年获得学位后才确定走向音乐创作的路线,这时他的创作重心仍以小提琴的协奏曲和奏鸣曲为主,1931 年他毕业后感觉德国反犹太势力高涨,因此改前往巴黎发展,在巴黎他认识了 Richard Strauss 和 Ernst Donanyi 非常赏识他的作品,让 Rozsa 对自己的小提琴作品更有信心。
但是1934年一件偶发事件却影响他后半生的方向,当时欧洲电影刚有声化没多久,法国导演 Jacques Feyder 请他为电影 Knight without Armour 配乐,刚开始 Rozsa 意愿不高,只把它当作副业,有个趣闻是 Rozsa 迷上了这部片女主角 Marlene Dietrich (中译:玛琳黛德丽,一个传闻 60 岁时稍为化妆一下还能演 30 岁角色的美女) 才决定投入此工作,不过后来这部片票房大获成功,加上欧陆纳粹势力高涨,Rozsa 将工作重心转往伦敦加入了 London Film Production。
到了1940 年二次大战爆发,London Film Production 老板 Alexander Korda 决定将公司搬到美国西岸的 Hollywood,身为犹太人的 Rozsa 只能选择一起前往美国,到了完全陌生的美国,使得 Rozsa 后半生投入原先只拿来当副业的电影配乐工作。
Rozsa 前往美国之后重心转向电影配乐工作,他深厚的音乐基础挥洒起来绰绰有余,1944 年他为一部投资不大的侦探电影 <双重保险> (Double Indemnity) 配乐时,这部片的制作 Billy Wilder 等人惊呼 "这根本不是该在这里出现的音乐,这应该在 Carnegie Hall 演奏的!" ,1947 年 Rozsa 约满后马上被经费最充足擅长拍大场面电影的米高梅 (MGM) 公司挖角。
Rozsa 遇到米高梅公司有如千里马遇到伯乐,他最著名的几部作品都出现在接下来和米高梅 12 年的合约时期里,例如:<宾汉> (Ben-Hur),<暴君焚城录> (Quo Vadis),<劫后英雄传>(Ivanhoe),<凯撒传>(Julius Caesar),<梵谷传> (Lust for Life)。